来源:滨州网
2024-11-26 08:33:30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市锚定“民生品质更实”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健全制度、创新机制、推动落实,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交出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创新救助途径
帮扶困难群众就业增收
陈环荣是无棣县棣丰街道办事处的特困人员,她和丈夫常年需要就医治疗,因为无法外出工作,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今年,陈环荣在无棣县民政局的帮助下,参加了“好棣小货郎”善行助困项目,让她在家门口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
陈环荣说:“县民政局给我配了一辆流动餐车,每天有人专门给我送货。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个七八十元,少的时候卖个三四十元,每个月平均有1000多元的收入,让我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希望。”
“好棣小货郎”项目由无棣县民政局发起,5家爱心企业支持并捐助。项目通过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流动餐车的形式,帮助低保对象、特困、低保边缘等低收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拓宽他们的创收渠道,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无棣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志磊说:“通过我们的增收平台等多方途径,今年已辅助256名困难群众实现了‘零成本’创业和‘家门口’就业,每人月均增收300元至900元,完成了从‘输血’救助到‘造血’救助的转变。”
夯实救助根基
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
今年9月,家住邹平市九户镇的村民郭某因心脏病需要紧急手术,除去医保报销外,个人还需承担医疗费用6万元,让他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
邹平市九户镇民政所所长孙芳告诉记者:“当时我们从信息预警和入户核查中了解到郭某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其进行临时救助3000元,解决了郭某一家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我们还将其纳入低保边缘家庭,最大程度上保障他的基本生活。”
目前,邹平市有城乡低保5619人,特困人员2043人。针对因医疗支出或教育支出大幅增加而超出承受能力的家庭,因意外伤害、事故灾害或遭受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和有救助需求的困难群众,邹平市根据困难程度和类型,实施精准救助。
邹平市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王凤水说:“我们深入基层调研,通过多方学习考察,探索出临时救助‘一次审批、分次救助’的新制度。通过补齐‘短板’、扫除‘盲区’,精心编实织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切实有力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量体裁衣”制定帮扶方案
让社会救助更精准
惠民县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参加民生议题活动,工作人员近距离倾听群众呼声,学政策、解难题、办实事。
惠民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管理股主任马洪彬告诉记者:“我们将社会救助纳入县、镇、村三级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群众的困难拿到主题党日会议上来商量。对困难群众提出的诉求,拿出一个可行性的帮扶方案,让我们的社会救助更加精准。”
通过活动开展,今年惠民县已主动发现排查信息6500余条,实施临时救助60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91.33万元。
惠民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景乐军说:“我们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方式方法创新。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和协理员等基层力量,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的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更主动、更精准、更多元的救助帮扶,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坚持人民至上,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深化“物质+服务”多维救助,做好全市10万名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提高9类17.7万名困难群众保障标准,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
滨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瑞说:“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将按照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的要求,以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为目标,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政策,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责编: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