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03-24 16:06:30
在孩子们的手中,魔尺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翻转成灵动的飞鸟,折叠出璀璨的星芒,每一道棱角都迸发着童真的奇想。这不仅是手脑并用的益智游戏,更是空间思维与专注力的秘密训练场。
图片来源:博山区实验幼儿园颜山园
当孩子们第一次触碰到魔尺时,那些咔嗒转动的关节仿佛开启了新世界。过渡环节的魔尺时光里,轩轩突然举起笔直的魔尺说:“看!这是数字1!”茉茉指尖翻飞出歪歪扭扭的“彩虹”,赫赫则把24节魔尺绕成“宇宙飞船方向盘”的圆环。没有标准答案的时光里,这些看似杂乱的“抽象派雕塑”,正悄然破译着空间思维的密码。
基于孩子们对魔尺造型的持续热情,博山区实验幼儿园颜山园发起了“每周解锁新造型”主题活动,师幼共同学习魔尺造型。当孩子们成功拼合出魔尺造型时,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响着“老师快看”。一张张洋溢着成就感的笑脸熠熠生辉。
图片来源:博山区实验幼儿园颜山园
捕捉到孩子们对魔尺的探索热情,该园坚持每周在班级群同步推送魔尺趣味造型。从“小鱼”到“魔盒”,家长们纷纷化身“家庭玩伴”,看着视频与孩子一起研究扭动技巧。语汐妈妈记录“贝壳造型”,朵朵妈妈记录“螃蟹造型”,赫赫妈妈记录“小狗造型”,卷卷妈妈记录“手表造型”……当教室的欢呼声与家庭的欢笑声交织,魔尺便悄然串起了家园共育的温暖纽带。
随着对魔尺造型的熟悉,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平面造型迈向立体造型。偶然间,绾柠发现两个“贝壳”拼合竟能组成圆球。这一发现迅速引发班级“组合热潮”——多个魔尺拼出小火箭、城堡、弹簧……当零散的造型在合作中延展为奇幻场景时,魔尺不仅是玩具,更成为了孩子们丈量空间与创意的奇妙尺规。
图片来源:博山区实验幼儿园颜山园
茉茉通过自学掌握了魔尺“眼镜蛇”的造型,这一炫酷的技巧很快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热潮。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个令人惊叹的造型。茉茉见状,毫不犹豫地担当起了“魔尺小老师”的角色,热情地与小朋友们分享她的“眼镜蛇”秘籍。
魔尺课堂从“老师教孩子”变成了“孩子教孩子”,童趣与智慧在自主传播中悄然生长。
魔尺虽小,魔力无限。在孩子们手中,每一次转动都是想象的奔跑,每一次拼接都是创意的开花。从歪歪扭扭的尝试到酷炫的立体造型,他们用小手丈量空间,用笑声点亮成长。关于魔尺的故事还在继续,孩子们会变出恐龙还是宇宙飞船?期待他们的下一次展示。
(大众新闻·鲁中网记者 徐梦迪 通讯员 赵锦瑞 公维昊)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