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新闻
2025-04-16 14:43:52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5-2027年)》,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口支援办公室主任李秋生介绍,近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系统谋划了今后一段时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打造更高质量的齐鲁样板,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印发省级规划。
二、主要特点
《规划》编制中,注重与国家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十四五”相关规划、“十五五”规划思路研究递进承接,突出“全面推进、彰显特色、提档升级”,坚持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聚焦目标导向,明晰发展定位。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着眼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合理设定指标体系,按照“区域协同、带状示范、点上突破”的总体思路,提出优化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格局。
二是聚焦短板弱项,加快提档升级。深刻剖析城乡融合、农民增收、人居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不足,将提档升级贯穿《规划》始终,确保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聚焦特色优势,塑造过硬样板。立足农业大省、产业化强省等基础优势,深入总结山东特色模式路径,丰富完善齐鲁样板的内涵特征,谋划实施五个振兴“组合拳”,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齐鲁样板更具榜样性、示范性、原创性。
四是聚焦政策创新,确保规划落地。创新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着力破解资金、用地、人才等要素瓶颈,同步配套7个重大工程、56项具体行动,作为保障《规划》落地的有力抓手,已由省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牵头部门联合印发。
三、主要内容
《规划》分四大部分,共有10小节、27条内容。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和发展格局。明确了指导思想和未来几年的主要目标。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基本建成,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规划》提出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按照不同类型分类推进村庄规划建设,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加快推动胶东、中部、鲁南、鲁西四大区域协同发展,分条线建设沿黄、运河、海滨三大轴带,同步强化涉农产业园区等多点支撑,着力构建“四区三带多点”的区域布局。
第二部分为“五个振兴”的具体阐述。《规划》对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高素质乡村人才队伍、乡村文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治理现代化等内容依次展开论述,系统部署了20项重点任务,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乡村产业增收富民、广纳人才服务乡村发展、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全要素协同推进“五个振兴”,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第三部分为乡村振兴的驱动力。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提出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协同推进改革创新等具体措施,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探索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住房的实现形式,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和持久动力。
第四部分为规划实施保障机制。通过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推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识别二维码查看文件原文
(大众新闻记者 杨烨莹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 李欣苁)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