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山东构建“2+17”科创体系,攻坚人工智能、工业母机等17个重点产业

来源: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5-11-12 16:47:10


  11月12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6—2028年)》等4个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山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介绍了山东在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方面的具体做法。

  孙海生表示,省科技厅坚持将服务产业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系统构建了“2+17”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工作体系。一方面,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高规格印发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2个指导性文件;另一方面,聚焦19个标志性产业链的发展需求,省科技厅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人工智能、工业母机、低空经济等17个重点产业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在推进落实过程中,山东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夯实深度融合基础。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完善项目凝练机制,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发射升空,世界在建工程最大直径盾构机“山河号”下线,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出港运行,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降低原油消耗70%,“十四五”以来已获批1类新药9个、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17个重点产业领域的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数量,超过我省平台总数的70%,重大创新平台与产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目前全省17个重点产业的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82人,占全省总数的一半,泰山人才达到1334人,占全省科技领域泰山人才总数的85%。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抓牢融合发展关键。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今年重大科技攻关指南建议75%来自企业,90%以上的省重大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8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建强“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助力1900余家企业获“无担保、无抵押”融资超103亿元,有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全省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5万家、居全国第三;高新技术企业3.5万家、居全国第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业比重达到55.31%。较去年提高1.99个百分点,超出“十四五”规划目标5.31个百分点。

  三是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畅通融合发展路径。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出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16条“硬措施”,指导22家试点高校院所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赋权改革、“先使用后付费”等方面先行先试,持续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布局建设6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40家中试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山东科技大市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促成科技成果交易近1600项,成交额突破15亿元。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孙来彬 济南报道)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