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⑦|“金果子”为山区小镇带来过亿收入 900户摘掉贫困帽子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

2020-10-08 15:39:00


  编者按: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开展“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基层采访活动,派出精干记者,分赴基层一线,把视角聚焦在“人民眼中的小康”上,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笔触、温暖的影像,礼赞英雄人民、讴歌伟大时代。

  时间:9月30日

  地点: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

  见习记者:王晓艺 通讯员 戴巍

记者采访窦玉亮

  “今年我果园里的猕猴桃产量有4000多斤,已经供不应求了!”在博山区源泉镇的猕盛果园里,负责人窦玉亮开心地说道。

窦玉亮的果园门口

  9月30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源泉镇的猕盛果园采访。一进园,便看到猕猴桃架上还挂着一颗颗果实。“这是今年我果园里最后一批猕猴桃,至今还有很多游客进来问,我都不卖了!这批是我自己留着做实验用的。”窦玉亮告诉记者,他想让猕猴桃自然成熟,即摘即食。

  窦玉亮说:“刚开始我对种地不感兴趣,之前我是做钢结构的,但因为有高空作业,职业的危险系数比较高!现在种植猕猴桃后,你看哪里还有危险。”

  从2008年开始,源泉镇开始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镇政府通过免费提供猕猴桃的苗木,并且加大对土地流转支持的力度、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田间道路及水利设施等一系列政策,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开始种植猕猴桃。

  窦玉亮说:“我当时也是看到很多村民都赚钱了,确实是眼红。”2016年3月份,窦玉亮开始种植猕猴桃,4年的时间,他的果园面积达到20亩,产量4000多斤。“今年的猕猴桃受到‘倒春寒’的影响有些减产,不然产量还能再提高一些!”窦玉亮对记者说。

  窦玉亮不仅通采摘园进行线下销售,还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直播等网络平台来推广自己的猕猴桃。窦玉亮说:“今年我冷库都没有用,冷库会影响猕猴桃的口感,最主要的是确实都卖完了,供不应求!年收益也达到了20多万!”

窦玉亮在果园里工作

  最早种植猕猴桃的人是源泉镇的村民赵廷安,他最先从泰安果树研究所引进了猕猴桃树种植技术,村民们当时种的是传统农作物,对猕猴桃这种新事物并不接受。于是赵廷安率先试种了3亩,其他农户们看到赵廷安的猕猴桃结出了硕果,有了效益,便陆续把原先的作物换种了猕猴桃。

  随着农户们对猕猴桃种植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猕猴桃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从2008年源泉镇猕猴桃种植面积1000亩,到2020年源泉镇猕猴桃种植规模达到20000亩,12年的时间,源泉镇已经发展成为江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

果园里,猕猴桃一颗颗挂在篱架上的枝头

  记者和窦玉亮在果园里边走边聊,他随手摘下一个猕猴桃递给记者,窦玉亮告诉记者,这个品种名为“碧玉”,因为源泉镇是淄博市特级水源保护地,生态环境好,昼夜温差大,气候适宜,所以这里产的猕猴桃特别好吃。

  在2018年,博山成立了猕猴桃产业协会,窦玉亮也是协会中一员,协会加大了对散户果农的培训,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推动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充分利用网络和平台来拓展销路,为当地猕猴桃种植户提供免费的网络销售培训。

  在源泉镇,像窦玉亮这样的农户不在少数。小小的“金果子”不仅吃着甜,也让种植农户的生活也“甜”了起来。猕猴桃的种植不仅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成为名副其实的富农生态产业,也为源泉镇带来了兴旺的人气,每年8月份到9月份的采摘节期间,也带动一大批农家乐、饭店等产业的兴起。

  源泉镇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戴巍告诉记者,今年源泉猕猴桃产量3000余万斤,全镇销售收入1.5亿元,户均可增收2万元,带动9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猕猴桃产业现已成为源泉镇群众脱贫奔康的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在大力推动源泉镇猕猴桃产业规模化发展,今年9月10日,博山区第八届猕猴桃文化旅游采摘节的启动仪式在源泉镇猕猴桃广场举行,源泉镇通过线下物流合作和线上的电商直播等方式,让猕猴桃不仅在全国各地热销,还出口到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源泉镇的猕猴桃产业还在不断发展,也使得猕猴桃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金果子”。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鲁中网微信二维码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