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
2020-10-07 20:50:00
编者按: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开展《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基层采访活动,派出精干记者,分赴基层一线,把视角聚焦在“人民眼中的小康”上,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笔触、温暖的影像,礼赞英雄人民、讴歌伟大时代。
时间:10月1日
地点: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下瓦泉村
见习记者:孙文泽
今年43岁的王乃勇,是博山区博山镇下瓦泉村的草莓种植大户,草莓种植面积从原来的0.7亩一直发展到现在的近3亩,客户群体也从区县拓展至全国。每逢元旦到春节,前来王乃勇家草莓采摘园的游客是络绎不绝,王乃勇也凭借种植草莓成了村里的红人。
记者采访王乃勇
王乃勇家门口停放的小轿车
10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王乃勇家中,刚进院子,便看到院里停放的小轿车。因为这一天恰逢国庆中秋双节,王乃勇家中也比平时热闹许多。看到记者前来,王乃勇连忙放下手中的活与记者交谈起来:“我是从10年前开始种的,刚开始只建了一个草莓种植大棚,后来草莓行情不断变好,加上市场需求量又大,所以就又建了一个,现在光种草莓一年就能挣10多万,加上现在还种着生姜、黄桃、猕猴桃这些,一年下来差不多能挣个20多万吧。”
鲜嫩多汁的草莓
记者了解到,王乃勇家种植的都是纯天然“有机草莓”,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今年年初受到疫情影响,草莓种植收入虽比往年较低,但仍达到了9万元。
草莓采摘园
在王乃勇带领下,记者来到他的草莓种植大棚。王乃勇向记者介绍道,最近刚好是草莓的播种期,上个月初刚播种完。虽然在大棚内种植,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播种,但为了提高其成活率,最好还是选择9月初到10月中旬之间来播种。一般在元旦前后草莓就成熟了,可以一直采摘到春节。
王乃勇雇贫困老人为草莓修枝
草莓幼苗
走进草莓种植大棚,记者看到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修枝。起初,记者以为她是王乃勇的家人,后来才得知是他从村里请来帮忙的。“她是村里的贫困户,因为年纪大了干不了太重的农活,所以我就雇她来帮我做些简单的杂活,浇浇水,修修枝什么的,这些活比较轻松,目的也是为了让她多挣点钱补贴家用。”王乃勇告诉记者,自己一年下来得雇200多人给自己干活,都是村里的贫困户。
别看现在王乃勇一家腰包鼓了,在2009年以前,他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年种地的收入只有几千块。别说雇人,就连养活自己家的四口人都成问题。为了补贴家用,他跑过运输,搞过养殖,但收入却一直不乐观。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王乃勇看到了商机。
当时,隔壁的上瓦泉村正在搞“百亩有机草莓种植基地计划”,看到隔壁村很多村民都靠着草莓种植实现了年收入过万,王乃勇很是眼红。后来,在村里扶持下,王乃勇建起了自己的草莓种植大棚。大棚是建好了,但如何种,如何卖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为此,下瓦泉村为想要种植草莓的村民请来的技术指导,在技术指导的帮助下,王乃勇很快学会了草莓种植技术,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
刚开始,王乃勇的销售渠道主要以零售为主,但草莓与他以前种植的玉米、花生等这些传统作物不同,如果采摘后不及时卖出,放一两天就会烂掉。加上下瓦泉村离城区较远,运输、人工、储存成本也非常高。看着辛苦种植的草莓因卖不出去而烂掉,王乃勇心中有苦难言。
2014年,随着博山镇第一届草莓采摘季启动,王乃勇又重新看到了希望。“采摘模式”不但能增加销售渠道,还能降低销售风险,让消费者吃到物美价廉的草莓,种植户也可以增加收入。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采摘园,王乃勇使出了浑身解数,每天通过网络不断学习更为先进的草莓种植技术和销售技巧,逐步拓宽自己的客户群体。皇天不负有心人,仅用短短一年时间,王乃勇家的草莓采摘园便实现了“供不应求”。
王乃勇用“联农APP”学习种植技术和管理网店
“现在名气已经打出去了,一到元旦,就陆续有人给我打电话问草莓熟了吗,啥时候能过去摘点?平常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就有人带着孩子过来采摘,每天大约能接待20多户,过年前后能有30多户,一般一天只能接待这么多,再多就忙不过来了。”王乃勇告诉记者,一般普通家庭来采摘园能消费100-200元,有些大客户甚至能消费上千元,平均下来一天收入能有3000元左右。
草莓采摘园日益火热,王乃勇的主要销售渠道从原来的“零售模式”逐渐变为“采摘模式”,真正实现“采”出来的致富路。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不断普及,王乃勇现在还开起了网店,做起了微商,如今客户已经遍布全国各地,草莓种植彻底改变了他的家庭生活。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