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解码淄博文化灵魂“三件套”

来源:博览新闻

2023-05-05 08:32:33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徐光莹

  一个城市靠什么吸引游客、留下游客,甚至让他们流连忘返、再次心生向往?除了高楼大厦、城市风貌,美食美景、别样物产,更能打动人心的,则是这座城市迷人的文化气质和城市文化传奇的续写。

  盘点整个“五一”假期,除了打卡淄博美食美景,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淄博陶琉国艺馆、博山陶琉大观园、周村古商城、各文创园区,都少不了大包小提拎着陶瓷、琉璃、丝绸等礼品的身影。相信他们如此步调一致的行为,不仅是打包特产的初衷,而是因为对一封信中提到的文化灵魂“三件套”的种草,更是源于淄博始终坚守的文化自信和厚积薄发的文化底气。

  一次深得民心的种草

  近日,淄博文化灵魂“三件套”火爆出圈。做足了攻略的游客,“三件套”的内容脱口而出。

  5月1日,记者在海岱楼钟书阁偶遇四川南充游客贺春霞,她只身一人来到淄博,为的是体验淄博人的热情好客和陶琉特产。她先是到了心心念的博山陶琉大观园,买了花球、生肖等琉璃摆件,感叹很多好看的陶瓷琉璃没法带回去,下次一定开车再来淄博。

  名为“阿文爱旅游”的网友在掌中淄博公众号留言说:“我刚带全家游玩了山东,其中一站淄博,打卡了淄博的三个博物馆,真的比烧烤、景点更精彩。”

  城市不只是水泥马路的交叉和楼房的罗列,它更应是悠久文化与文明和谐的交融。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一旦没有了旋律,自然是噪音;同样,没有文化的城市,就如同没有了旋律的音乐,将会因缺少灵魂而成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空壳子。一座城市对于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正是城市蕴藏的文化源源不断释放出的磁力。

  让我们重温一下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出的《致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淄博是齐文化发祥地,演绎了‘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盛况,诞生了太公封齐、管鲍之交、管晏辅国等故事,成就了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美谈,孕育了《孙子兵法》《齐民要术》《考工记》《聊斋志异》等巨著,留下了齐长城、齐国故城遗址、东周殉马坑、世界足球起源地等文化遗存,陶琉文化、黄河文化、聊斋文化、渔洋文化等地域文化交相辉映,悠长的文脉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陶瓷、琉璃、蚕丝织巾是淄博更具韵味的文化灵魂‘三件套’”。

  这封情真意切的信充满了最大的诚意,让人们跨过视觉味觉的满足,将好奇的目光聚焦在了文化灵魂“三件套”上,全民种草淄博独一无二的陶瓷、琉璃和蚕丝织巾。

  “五一”小长假,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7.82万人,入馆游客呈现“两个80%”特点,即80%为省外游客;省外游客中,80%为大学生游客。他们被陶琉馆精美的陶瓷琉璃文物、藏品和陶琉艺术品、文创雪糕、文创糕点所吸引,看了吃了走的时候还不忘买点带回去。

  一种深入骨髓的自信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生活丰富的城市,总是充满着温度。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涵养着居住在此的人们,铸造了城市特有的人文风骨和精神特质,而人们因此有了深入骨髓的自信,并且默默润泽着这座城。这样的双向奔赴,让我们的城市更鲜活、更美好,更有向心力和吸引力。

  热情、好客、纯朴、大气,淄博便是这样一座来了便能被深深爱上的温暖之城、文化之城。

  历代古朴勤奋的先民们在淄博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老文化,也塑造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美妙传奇,写就了一幅文化灵魂“三件套”柔情脉脉的浪漫诗卷。陶瓷、琉璃、蚕丝织巾正是作为这些传奇的经典代表,在传承厚重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慢慢汇入淄博城市发展的灵魂,成为重要的名片,并在淄博大地上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淄博陶瓷源远流长。距今一万多年前的上古时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就开始掘地筑窑焚柴而陶。古老的陶,饱经风霜,沉稳而智慧;新颖的瓷,顾盼生辉,娴静而温润。距今约一千五百年前的寨里窑开始生产瓷器,结束了淄博只能烧制陶器的历史。正是这万年陶瓷文化的沉淀,以及后来的发展,才铸就了当今“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的品牌。

  从滑石质瓷、鲁玉瓷、鲁光瓷、高石英瓷到合成骨质瓷、华青瓷,淄博陶瓷不仅以千姿百态的精美造型著称于世,而且以其优良的质地、奇幻的釉色和巧妙装饰的自然融合使人赏心悦目。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是淄博每年一度的盛会,它的举办使我市的陶瓷品牌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加快提升,陶瓷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了解,以博山为代表的淄博琉璃生产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到了唐代已具有较大生产规模,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玻璃的制造中心,延绵于淄河两岸的琉璃炉,烧制出如宝似玉的琉璃制品。其中,鸡油黄雕刻的花瓶、文具等有“黄玉”的美称;内画壶风格独特,博得“袖里乾坤真正大,壶中日月尽包罗”的赞誉……一代代匠人历经时间的磨练淬炼出的琉璃艺术结晶,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笔。

  春秋战国时期,淄博丝绸就号称“冠带衣履天下”,明清时代已相当兴盛,是中国丝绸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现在漫步在周村大街上,仍然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丝绸文化的丰厚底蕴。这里保存着千余年来丝绸基地的印记,那些虽经岁月洗涤但仍保留着历代丝绸兴衰的地名和许多以蚕丝为图案的建筑装饰,无不形象地向世人传诵着一个个有关丝绸历史的美好传说。

  丝绸的凝重来自于历史,它将一章一页的历史,一丝一绒地织进了经纬之中。它以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内涵,织绣着淄博文化的壮丽篇章。

  波澜壮阔的百年工业史造就了我市陶瓷、琉璃、丝绸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体系,呈现出集群式发展的态势。目前,我市是国内唯一涵盖陶琉产业全门类的产区,拥有陶琉企业800余家,规上企业129家,是国内乃至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热塑琉璃产地和琉璃产品生产基地。丝绸行业规上企业2家,缫丝及丝绸面料的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形成了缫丝、织造、练印染、筒丝染色、长车轧染、家纺制品、丝绸工艺品、国内外贸易完整的产业体系。

  一场意味深远的升华

  城市的气质,近看是风景,远看是传承。人文意蕴散落街巷、隐于美物,当人在城中,能从不同角度感知文化脉动,就会对这座城更加认同和依恋。

  那么,经过了千百年岁月的沉淀,如何更好地传承,才能让“三件套”历久弥新?如何解读和升华,才能让“三件套”的文化脉动焕发时代光彩?

  如今,当我们翻开淄博文化灵魂“三件套”那充盈着齐风淄味的一页页,品味着陶瓷的古朴温润,琉璃的精美素雅以及蚕丝织巾的华丽庄重,才能细细咀嚼出那一行行透露着城市灵魂的诗句所蕴含的文化深意,才能感受到“三件套”传奇在淄博的现代演绎。

  为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去年以来,山东省重点推进“山东手造”工程。陶瓷、琉璃、丝绸等传统优势产业和区域产业集群让淄博拥有发展“山东手造”的天然优势,我市重点打造了陶瓷、琉璃、丝绸、食品酿造、家居5个手造产业集群。

  守正与创新,在“山东手造·齐品淄博”的匠心打造中碰撞出了多彩的火花。

  寓意一碗一年、岁岁团圆的“虎悦春碗”“瑞兔春碗”连续两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喜庆亮相,这是市委宣传部、华光国瓷联合央视总台文创联合打造的专属生肖福礼,瞬间为“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吸引了巨大的流量;山东硅元以陶瓷为载体,将“海岱清风”“太公封齐”“稷下学宫”“孔子闻韶”四个齐文化主题的宏伟画面,与陶瓷合二为一,让齐文化生动鲜活起来,也让现代陶瓷和人们的美好生活融为一体。

  人立琉璃、领尚琉璃、康乾琉璃、爱美琉璃、西冶工坊、金祥琉璃……千年炉火炼出七彩琉璃,一大批琉璃企业和文创园在根植传统文化的同时,不仅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还力求通过产品传递文化理念,实现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并不断附加年轻、时尚、靓丽元素,突出“创意”和“新造”,博得了年轻人的青睐,拉动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染坊丝绸坚持深挖丝绸文化,结合齐鲁文化、聊斋文化、陶瓷文化,将区域宝贵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元素与丝绸文化相结合,突出绿色生态理念,研发了集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古老技艺与现代织染技术于一体的丝绸文化创意产品,产品分为丝绸文化创意产品、丝绸工艺品、旅游产品、家居产品、服装服饰五大类上千个花色,丰富了丝绸文化创意产品的艺术文化内涵。

  创新创意点亮活力。我市坚持以“文”塑神、以“创”塑形,持续深化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合作,创新设计齐品、淄味、聊斋、蹴鞠、烧烤等五大系列视觉形象系统,打造具有纪念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有效提升了陶琉、玻璃、丝绸等传统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手造与文创的碰撞,加速文化资源向文化IP的转化,让每一件作品、每一个造型、每一个画面,都在讲述着动人的淄博故事。

  为了让淄博陶琉之花有一个集中绽放的舞台,让淄博呈现更多的陶琉之美,2018年,由外型犹如鸟巢的圆形陶瓷楼和外型犹如水立方的方盒子琉璃楼组成的淄博陶琉国艺馆华丽绽放。许多陶琉企业及大师工作室纷纷入驻,成为颇具淄博特色的打卡地。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不仅仅要拂去岁月的尘埃,更要让传统精粹从历史中走出来,走进我们生活当中。无论是在“山东手造”济南展示体验中心建设淄博营销窗口店,淄博文昌湖服务区手造展销旗舰店投入运营,还是推动手造产品进景区、进商超、进文明实践站,都是我市积极搭建平台,让百姓共享文化灵魂“三件套”“两创”成果的积极努力。

  当下淄博,独具韵味的文化灵魂“三件套”扮靓了淄博窗口,让淄博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积蕴下,延伸了经度,拓宽了纬度,以无比的文化自信绘就着“强富美优”城市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