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4-02-04 10:42:00
鲁中网淄博2月3日讯(通讯员 张桂玲)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春风猎猎,战鼓催征。翻越一程山水,我们再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回顾过去的一年,淄博教育以改革为笔,绘就不断上扬的“奋进曲线”,彰显韧劲干劲。以实干为要,汇聚值得铭记的闪光瞬间,照亮未来征程。我们一起回眸淄博教育2023年共同走过的高光时刻!
高考质量取得历史性飞跃
高考质量呈现“多点突破、全面开花”的喜人局面。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牢固树立“质量立教”“质量兴教”思想,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共同营造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社会氛围。在优化师资队伍保障、强化教科研支撑、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完善教学质量考评机制等方面“加速跑”“竞速跑”,为推进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巩固新高考改革育人成效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领跑全省
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所有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在省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展评活动中一等奖获奖数量名列第二,在全省第一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我市代表队获奖总成绩位居全省第二、团体总分一等奖,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挑战组)中成绩位居全省前列。这得益于我市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发力,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通过配齐体育教师,开展学生体质健康专题教研,组织阳光大课间展评和各类体育竞赛等举措,进一步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等要求,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全面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全面育人成果引发广泛关注
2023年6月28日—3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教育家朱永新率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等30余名教育界知名人士来淄调研,对淄博在完善中小学教研工作体制、打造高素质教研队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淄博基础教育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打造“五育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优质基础教育生态的一次集中展现。2023年,有4名学生获评全国及全省“新时代好少年”。
全国首个整市构建“大美育”格局
学生审美素养持续提升,在三年一届的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一等奖50个,获奖率全省第一。多年来,淄博围绕“以美育美,育美的人”,在“全员、全程、全面”上出实招,在“品质、品格、品位”上下功夫,坚持“学科渗透、课程实施、资源统筹”三线并进,初步形成了小、初、高美育相衔接、课堂和课外相结合、普及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和社会家庭美育相联系的“大美育”体系。
学生信息化创新能力全国领先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我市八次夺取团体总分第一名。这得益于我市先后实施一系列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实践项目,大胆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鼓励开展信息技术与多学科融合实践,优化作业设计以及教学测评家校共育新机制,大力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类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素养。
改革破题,激活教师队伍建设一池春水
在全省率先整市推行“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中小学教师职称分级聘任改革。在全国首创专兼职教研员配备机制,突破教研员终身制。2023年,获1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创历史新高。1名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省唯一;“齐鲁最美教师”2人、占全省1/5;“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5人、占全省1/6;“国家名师”2022年全省8人,我市4人,2023年再占中小学系列“半壁江山”,被省教育厅誉为名师培养的“淄博现象”。
建改并重,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
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3所,优化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59所,教育集团办学实体增至100个,实现资源共享、以强带弱。全面建成国内最先进的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偏远农村及薄弱学校的孩子可同步聆听城镇名师授课。全省教育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在淄博召开,在2023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贡献教育数字化转型“淄博方案”。
合理配置资源,全市小学一年级学生平稳度过入学高峰期
2023年全市小学新入学人数激增至6.8万人,比2022年新入学学生数增加30.6%,学位供给压力巨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与各区县统筹谋划,实现所有孩子平稳有序入学。
打造“教育+城市”共生体
淄博职业学院、淄博师专“升本”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全面启用,牵头成立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6个,打造现代产业学院56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淄博市自2016年实施校城融合战略以来,与驻淄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平台320余个,达成校企合作计划项目497个,带动研发投入11亿元,科技转化产出210亿元,为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暖心贴心,打通教育服务“最后一公里”
率先在全省整市落实幼儿入园“轻松指尖办”,进一步实现服务事项线上办、就近办、快捷办。在全省率先推行入学“幼随长”,更好满足多孩家庭子女“长幼随学”需求。实施课后服务、“校长、家长陪餐”、点对点定制公交等“一揽子”惠生惠民措施,织密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统筹融合“家、校、社”育人资源,建成“齐家共成长”网上家长学校,以24小时全天候服务模式最大化满足家长需求,教育群众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