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览新闻
2024-11-27 08:29:43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孙艳芹 侯林 赵希翔 李凯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细胞,肩负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区县域经济。近日,本报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区县,看重点项目建设,了解产业发展状况,通过挖掘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特色与亮点,努力点旺“拼经济”的势头、拓展“强产业”的路径、提升“抓项目”的效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淄博实践提供强大动力。
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对电子产品进行老化处理。
新华医疗感染控制车间技术人员在组装清洗消毒设备。
●张店:抓好项目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11月25日记者了解到,张店区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今年以来,共实施市区重大项目56个,总投资67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2亿元。
“没想到顺利投产后的麦滔科技公司又把飒露光学公司引进来,该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创造了张店区招商引资项目最快的落地纪录。”张店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志军向记者介绍说。
当天,记者来到山东麦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滔科技”),看到数百台CNC数控加工设备正开足马力,按照订单要求生产手机中框、镜头支架等精密配件。山东飒露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飒露光学”)的光学盖板项目,作为麦滔科技的配套产业,今年也将完成调试并正式投产。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形成年营业收入30亿元的产业规模。
“麦滔科技目前主要进行高端精密金属加工;飒露光学正在建设强化车间,后续计划建设丝印、镀膜等车间,我们的产业链条将持续拓宽。”飒露光学行政部经理李方雨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球头部智能电子生产厂家的核心一级供应商,麦滔科技吸引了飒露光学纳米微晶玻璃电子光学盖板项目落户张店区双创产业园。这一成功的产业链招商范例,为张店区打造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
“星河街·童鑫项目定位为‘24小时未来活力青年城’,自6月1日运营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张店区马尚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宇君告诉记者,星河街是马尚街道新晋消费引流项目,下一步街道还将引入更多受年轻人青睐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场景,一体推进项目建设、企业引入、载体提质、平台扩容等工作,聚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今年我们加大了夜经济载体项目的培育力度,新增培育特色夜间经济载体3个,成功申报星河街·童鑫、淄博八大局广场商贸城项目等市级夜间经济载体项目5个,累计计划投资约3.3亿元。”张店区服务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张店区服务业现有重点建设项目23个,完成投资30余亿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张店区以“打造文化高地、推进共富样板”为目标,高水平建设文明和谐促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积极推进各类文化项目建设。
“我们着重建设了体现城市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文化设施,拓展城市书房等文化服务空间96处,全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达到136个。”张店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唐庄城市温泉综合体、淄博航空港文化体验廊道和淄博万象汇都市运动中心等“一站式”商旅文体娱联动新载体均已建成,齐林科普广场等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增至39家,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淄川:“链”上发力 汽车零部件向“新”掘金
11月25日,记者走进山东泰展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展机电”)的智能化生产车间,看到智能机械臂上下翻飞,工人们聚精会神地操作着精密刀塔式数控机床,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
“今年3月份,我们的空气悬架系列产品正式投产,在提升企业产能的同时,订单也呈现爆发式增长。”作为宝马、奔驰、北汽、广汽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汽车配件的供应商,泰展机电是淄川区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之一。企业生产总监赵子豪告诉记者,今年1至10月份,企业产值同比增加35%,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企业订单量的持续增加,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2020年1月,淄川区引入了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并将汽车制造业作为全区的“一号产业”“头号工程”,全力推动吉利雷达、唐骏欧铃丰富产品矩阵,支持泰展机电、雷帕得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以实现淄川区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100亿元、汽车零部件及服务企业突破100家的“双百”目标。
在此背景下,借助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大批汽车产业链上企业纷纷来到淄川落户“掘金”。
2023年4月落户雷帕得智造产业园的山东宝铃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铃自动化”),就是其中一家。“我们参与了山东雷帕得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悬架弹簧智能化技改项目,为其提供国内首条全自动智能化板簧生产线。”宝铃自动化是一家非标智能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可以为汽车产业提供智能化技改服务以及相关的零部件制造。销售负责人国佳告诉记者,通过在淄川区建厂,企业在设备加工、服务客户以及物流中实现了降本增效,年产值得以连续增长。
2023年,依托百名专家院士淄博行,吉利雷达、唐骏欧铃等企业分别与多家配套企业签约,14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落地淄川。今年,泰展机电的链上企业博睿机电年产1万套电动叉车驱动与转向控制器,以及5万套汽车电控悬架与转向控制器项目,在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落户。此外,雷帕得汽车链上企业无锡微能、鲁诺特种电缆、歌路宝、西安德卡汽车系统等相关企业也来到淄川,成为淄川区汽车产业“链”式发展的缩影。
截至目前,淄川区已拥有4家整车企业、93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装备的产业集群。其中,2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唐骏欧铃提供整车配件配套,4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中国重汽、一汽集团、陕西重汽、江淮汽车等主机厂提供整车配件配套。
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目前,淄川区正加快构建汽车全生态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式发展全面起势。今年1至8月份,淄川区29家汽车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33.2亿元,同比增长7.3%。
●桓台:追“光”逐“绿”塑强新动能
11月20日,山东金诚石化集团厂区(以下简称“金诚石化”)巨大的工业管网纵横交织,往来工人脚步匆匆,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正在加紧生产中。
“这套装置完全达产后所带来的减排效果,相当于植树900万棵,或者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驶一年。”金诚石化技术部经理荆亮说。
综合利用二氧化碳,是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今年,金诚石化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投资建设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充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已然成为石化行业绿色转型的先行者、引领者。
据了解,该装置通过回收企业上游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采用“脱硫+低温液化提纯”气体分离技术,可年生产100万吨工业级二氧化碳和2万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和干冰,将对“双碳”目标的实现起到示范推动作用。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也为企业朝着新目标前行注入了强劲信心。今年以来,桓台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县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11月20日上午,山东汇达蠕墨装备有限公司9.42MW(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我们新上的光伏发电项目,显著优化了企业的电力结构,收益相当于新上了一条生产线所产生的利润。”公司总经理周新兴说。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000余万元,年均实现发电量1134.64万度,通过采用先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将光伏组件与厂区建筑的外墙、屋顶等部位进行融合设计和安装,是桓台县单体最大的“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光伏发电项目。
据周新兴介绍,项目并网发电后,可以年节约标准煤5565.92吨,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89.49吨,减少碳粉尘3984.03吨。根据国家规定的光伏电站25年使用寿命估算,该项目累计可以为公司节约电费4538.5万元,年均节省电费181.54万元。
今年,桓台县把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作为优化能源结构的重点,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核心进行布局,着力推进整村开发和企业“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光伏发电项目。截至10月份,全县光伏装机容量278.8MW,预计年可实现发电量4.1万余度。
进入四季度,桓台县企业发展与项目建设捷报频传,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绿色环保制冷剂、亚洲最大的氟硅新材料等生产基地,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等4种产品形成全国最大产能,氯碱离子膜、氢燃料电池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领先行业发展。
打造形成一系列具有专属特色、更具竞争力、更富创新力的地标产业,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桓台县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跃升。
●淄博高新区:机器人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
截至今年10月份,淄博高新区机器人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由一开始的产业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到如今的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发展前景持续向好。背后是“有解”“链式”“用户”“生态”四个思维在起作用,促使淄博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向着集研发、生产、集成、应用于一体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体系迈进。
淄博高新区的机器人产业布局在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期,如何破解“转型难”?“有解”思维很关键。
记者采访了解到,淄博高新区发挥丰富的科技孵化载体优势,为处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机器人企业,提供孵化、加速、技术等一体化服务。淄博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氏达特减速机”)作为淄博高新区土生土长的机器人企业,从仅有3人的初创团队到现在拥有400余人的规模化企业,离不开淄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护航”。近三年来,纽氏达特减速机已申请专利49项,自主研发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在国内精密减速机市场份额约占24.7%,产能最高达70万台/年,产品远销海外。
破解难题的同时,淄博高新区还有针对性地建链、强链、延链,以“链式”思维培育打造“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应用端”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依托“研发1个项目、成立1家公司、培育1个产业”的创新孵链模式,成功孵化出山东能行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法奥智能(淄博)装备有限公司等12家机器人产业公司,产品从机器人上游关键零部件,延伸到智能协作机器人、行走轴机器人以及系统集成等产业链中下游,逐步形成全产业链体系。
体系渐显,企业要快速发展,还离不开外部环境。淄博高新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思维为企业打造发展环境。通过建立“一个项目、一位挂包领导、一个推进部门、一个属地保障、一套推进方案、一抓到底”的“六个一”推进机制,有力确保了纽氏达特减速机年产150万台精密行星减速机及精密传动系统模组项目、法奥意威智能协作机器人生态产业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通过链接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借助基地的智能协作机器人研发制造板块,以及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近三年来已开展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运维培训和技能评价服务2048人次,涵盖企业41家,有效提升了产业链条上专业人才的技能熟练度和业务素质能力。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淄博高新区以“生态”思维推进企业抱团取暖、“集群式”发展。通过规划建设山东能行机器人产业园、智能协作机器人生态产业园、齐鲁智能微系统创新产业基地,实现机器人研发、生产、集成、应用等全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通过政府站台——自主孵化——以商引商——政企合作的模式,完善产业链条,迅速协助机器人产业链链上企业扩大产能。淄博高新区机器人整机产能由2018年的年产300台(套),增长到2023年的年产7000台(套),机器人产业链产值、利润额、纳税额实现3年连增,新建纽氏达特减速机年产150万台精密行星减速机及精密传动系统模组项目、法奥意威智能协作机器人生态产业基地等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机器人整机10万台(套),成为省内具有行业优势的机器人先行区。
在四个思维的推动作用下,淄博高新区为机器人产业打造起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通过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创新活力的不断加持,淄博高新区正抢抓机遇,将机器人产业这张新质生产力的名片擦得更加亮眼。
责编: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