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02-14 14:32:30
鲁中网记者 孙蕊
《哪吒之魔童闹海》点燃了乙巳蛇年新春电影市场,打破多项影史票房纪录。在淄博周村,一幅高10米、宽8米的哪吒墙绘也点燃了这个小村庄的冬天。乡村画家沈靖宇,将电影海报从线上搬到线下,用墙绘装扮家乡,乡村与艺术的珠联璧合,在新春时节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惊喜。
在绘就哪吒之前,沈靖宇在去年绘制了生肖龙庆贺新春,为了给冬奥健儿加油将冰墩墩、雪容融搬到墙上,为了让村里老人圆梦把北京代表性建筑画在奶奶的院墙外,为了让孩子们满意将熊大熊二画在墙壁上……隆冬腊月,他在一遍遍修改中领悟摸索,在一幅幅墙绘中蜕变为村里人眼中的“大画家”。如今,沈靖宇的哪吒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村里还连夜安装了照明灯供游客参观打卡。沈靖宇用画笔表达对这片乡土的热爱,将学来的本领倾注于家乡,扮靓村庄的斑斓画作让艺术在田野间生长、传播。
艺术浸润田野,除了“点睛”的墙绘,更要运用好乡村土生土长的文艺资源、文化财富,让艺术乡建打开乡村的审美空间。在沂源县,“艺术活化乡村”的发展理念让曾经土气、沉闷的7个村庄华丽蜕变成为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沂河源田园综合体的兴建,改变了原有乡村旅游简单农家乐的模式,邀请知名艺术家合作建成了21座艺术馆,打造10余套艺术民宿,“汇泉桃花节”和其他艺术展、体育赛事等各类文体活动在村庄轮番上演。艺术乡建激活了龙子峪村、刘家坡村等村庄的闲置资源,催生农村产业变迁,让艺术和乡村从邂逅到相依、相融。这些艺术馆和艺术民宿,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让绚丽多彩的艺术画卷在乡村徐徐展开。
艺术人才与艺术建筑涌入乡村,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融入了乡村肌理。但艺术乡村仅凭“美丽颜值”当然不够,也要对接好农民群众美好生活文艺需要,把艺术送到他们身边。2024年,淄博市通过“送戏下乡”“文艺五进”活动将多场高质量的文艺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累计惠及群众达31.5万人。春节期间,民俗展演、绚烂灯会、扮玩大荟等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为全市人民奉上了一场“年味十足”的文化盛宴。扎根乡土的民俗艺术、戏曲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乡村的历史、风景、人情都被艺术磁场纳入其中,“接地气”的艺术让村民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归属感。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不仅事关“美丽颜值”的修缮,也事关“精神内核”的涵养。不能因为墙绘火了就一窝蜂地打造“网红村”,也不能因为艺术馆出圈就急着斥资邀人。忽视乡村发展脉络、风土人情,生搬硬套高大上小清新的建筑“符号”,盲目上马民宿、村咖、展览,只会让村庄不土不洋、不伦不类。
以艺术激活乡土文化,必须植根于当地的人文脉络,把握传统文化资源的脉搏,因地制宜介入艺术元素,才能更好让乡村“美”起来、文化“活”起来、村民“富”起来。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