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在淄博,每一束光都值得被看见

来源:鲁中网

2025-06-30 18:12:30


  鲁中网记者 孙蕊

  “七一”前夕,淄博市“你是我的眼”七一专场音乐会温情开唱。这个盛夏,淄博以音乐为媒,将根植于淄博大地上的温情与大爱慢慢展开。每一束为淄博而闪亮的光芒,交织成流动的星河。淄博这座“宝藏之城”的魅力再次升级,不仅在于市井的烟火、秀丽的风景,更在于城市血脉中涌动的脉脉温情。

  一束光的力量 童声嘹亮唱响淄博

  “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但我的世界从不缺少光。”周俊篪,一位热爱唱歌的盲人少女,用歌声感染了身边人、温暖了无数网友,也是专场音乐会的“主角”。

  周俊篪和哥哥周钦帅均患有先天性视神经发育不良症,只能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感知微弱的光亮。看不见乐谱,就反复听旋律、背歌词,在学习歌唱的路上,她付出的汗水和辛苦远超常人。2023年,周俊篪演唱的《大鱼》《你是我的眼》等歌曲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单曲最高收获近百万点赞,无数网友被她的歌声感动。

  “她在黑暗里歌唱,却让世界听见万丈光芒。”网友真挚的评论,也让15 岁的周俊篪坚定了学习音乐的志向。2024年3月,周俊篪从普通学校转入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学习盲文,系统打磨音乐才能。

  多年的积淀让周俊篪兄妹在专场音乐会上大放异彩,伴随着兄妹俩的歌声,特殊群体儿童与市少儿艺术团合唱团共同演绎了《夜空中最亮的星》;两人深情演唱《贝加尔湖畔》,带领观众走进空灵静谧的湖畔;《大鱼》《如愿》《浮光》《世界赠予我的》等歌曲陆续唱响,周俊篪清澈的嗓音感染了现场每一个观众,传递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从被黑暗笼罩的孤单身影,到聚光灯下熠熠生辉的舞台新星,周俊篪在爱与掌声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梦想在周俊篪的歌声里飞扬,在孩子们的舞蹈中跃动,在多彩的画布上蔓延。在音乐会的舞台上,一张特殊的画布呈现在观众眼前,孩子们一笔一划描绘出自己的梦想——宇航员、教师、消防员……城市则是每个人梦想的摇篮,用坚实的臂膀托举起一个个稚嫩的梦想,为每一束独特的光芒铺就闪耀之路。这份温暖备至、永不缺席的守护,见证着自强不息、努力奔跑的故事,书写着城市最温情的篇章。

  汇聚向善微光 青年有为建设淄博

  专场演唱会见证了孩子们梦想的轻盈起舞,也让更多普通人从平凡的岗位走向璀璨的聚光灯,感人的事迹汇聚成炬,温暖着现场的每一个观众。

  何为勇敢?它是滚滚浪潮中毅然转身的逆行背影。博山特战救援队队长崔春杨,在涿州大水中迎“汛”而上,星夜赶路驰援积石山震区。作为退伍军人的崔春杨,秉持身份即责任的信念,用行动体现退役军人的担当。

  何为敬业?它是十年如一日的勤恳付出与默默坚守。顺丰速运快递员左致聪,如同城市的摆渡人,骑车穿行在大街小巷,把包裹准时安全的送到大家的手里,看到客户收到快递的那一刻,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让他一干就是十年。

  何为奉献?它是不计回报的真心交付。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翟晓凤,从一名学生志愿者成长为资深公益人,在展会上做好服务,在乡村里抛洒汗水,一路走来热爱可抵万难。她坚守公益初心,接过时代赋予的“接力棒”,致力于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在舞台之外,更多的凡人善举聚光成芒。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李振华扎根沂蒙山区,用一根扁担挑着书本与物资,翻山越岭为山里娃送去知识的火种,捐出毕生积蓄和国务院特殊津贴,成立“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惠及贫困学生1.24万余人次。

  淄博市民李松林在苏州勇救落水青年,在水温极低的河水中托起落水青年生的希望。早在2018年,李松林的父亲李效训就因跳水救人获得“淄博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两代人、两次救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李家扎根发芽。

  尘埃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千万束光的合力,凝聚成淄博“人好物美心齐”的城市底色,激发着每一位市民“我在淄博、我爱淄博、我是淄博人”的归属感、荣誉感。好人好事感召无数市民,98万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以主人翁姿态为城市形象添砖加瓦,微小却滚烫的善意,如砖石般垒砌起淄博的温度,让 “人好物美心齐”的鲜活故事在城市里持续上演。

  人好物美心齐 携手共塑“五个淄博”

  热门商圈的爱心驿站内,明亮的灯光、舒适的座椅,构筑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规划整齐的夜市街区里,霓虹招牌在夜幕时分次第亮起,让游客沉浸感受淄博的“热辣滚烫”;准时开启的社区直播间,社区书记和市民围坐在一起,察民情、传民意、议民生,搭建起沟通的连心桥。热情好客、真诚友善、守望相助,这些渗透进城市肌理的人情味,彰显出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更积蓄着城市向善向上的内生力量。

  “我想用画笔为宣传我热爱的家乡尽一份力,带领孩子们识淄博、画淄博、爱淄博。”《哟嗨!淄博》的作者牟蔚蔚站在舞台上分享自己的创作故事。牟蔚蔚耗时一年完成了这本手绘城市行旅图,让每个翻开它的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淄博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扬沙、漏沙、推沙、切沙……一捧黄沙经过沙画师李丽的手在沙盘上翻飞,勾勒出“五个淄博”的城市画卷。审批流程化繁为简,高效、温暖的服务提升市民与企业的体验,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之城”;八大局市场的公平秤、覆盖全域的信用体系,诚信成为城市闪亮的名片;志愿者或是服务在乡村一线,或是助力城市文明建设,将点点微光汇聚成大爱星河,让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志愿精神在淄博蔚然成风;车间走出全国劳模,科研一线的创新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无数劳动者用智慧与汗水推动城市前行;淄博琉璃走进国家博物馆,山水之间演绎聊斋的人鬼情缘,丰富的文化活动塑造了独特的文化标识,文明薪火燃烧得更为炽烈。

  淄博火爆出圈以来,实现了从“爆火到长红”的城市跃迁,打造了“人好物美心齐”的良好局面,都离不开“五个淄博”的有力支撑。服务淄博、诚信淄博、志愿淄博、劳动淄博、文化淄博,五个维度如同五根坚实的支柱,相融相促、同频共振,汇聚成不竭的澎湃动能,推动城市不断迈向新高度。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