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两重”攻坚之路 | 淄博以科技与创意解码“诗与远方”

来源:博览新闻

2025-07-04 10:23:49


  “太震撼了!我竟能伸手触碰贵妃游船边飘落的花瓣,瞬间就穿越到大唐!”7月1日,体验完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VR项目的大学生韩和君难掩惊叹。这场奇妙的沉浸式体验,正是淄博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

  这颗“石子”激起的层层涟漪,源于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对空间的巧思重构。今年春节后,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启动负一层改造。全新空间规划出主题文创、VR 体验等五大功能区,公共区域面积扩至 3000 平方米,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参观体验。“今年陶琉馆重点打造的VR剧场,是推动数字化升级的重要举措。”该馆宣教文创科科长张鸣介绍,今年暑期,馆内还将推出原创VR内容《女娲补天》,与灯工琉璃展及雕塑作品联动,以虚实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琉璃艺术的起源与文化内涵,打造独特的数字文化品牌。

  “真的是太美了!”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四楼“浴火芳华 —— 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展”现场,游客们赞叹着,用手机拍摄着精美展品。19 位当代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大师的93件作品造型丰富、风格多样,极具代表性,令参观者大饱眼福。

  “浴火芳华 —— 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展”的成功举办,为淄博琉璃走向更高平台奠定了基础。6月10日,淄博琉璃重磅登陆文博界的“艺术圣殿”——中国国家博物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琉光璃彩 —— 淄博琉璃艺术展”在这里盛大启幕。

  本次展览以淄博琉璃为窗口,精心设置“肇兴千年”“幻彩永驻”“璆琳佳器”三个单元,180 余件(套)古今琉璃珍品惊艳亮相,从千年历史渊源到当代创新成果,生动诠释中国琉璃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展览开幕后获得空前成功,每日接待观众1万余人次,日均文创销售额1万余元。

  当博物馆的科技浪潮奔涌向前,整个淄博的文旅版图也在同步扩张,文旅业态愈发丰富,持续吸引着八方游客。截至目前,全市A级景区数量已达85家,其中9家景区年游客接待量突破百万,彰显出强劲的旅游吸引力。这背后,是淄博对文旅融合新路径的执着探索。

  以红叶柿岩旅游区为例,景区在原有自然景观基础上,精心打造出“柿岩仙村”,将历史文化与热带雨林景观巧妙融合,令人耳目一新。今年4月,景区与开心麻花强强联手,推出“奇幻聊斋”主题旅游演艺作品,日场《狐仙小翠》以轻喜剧形式生动再现原著情节,夜场《奇幻聊斋》借助光影技术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氛围,全网曝光量超5亿次。“我们将继续秉承‘将文化融入生活,让历史活在当下’的理念,推出‘一票三日游’等惠民政策和丰富多样的主题演艺活动。” 山东红叶柿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演艺部部长丁艳霞表示。

  博山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刘冰介绍,今年博山区通过优化联席会议机制,增设陶琉产业专班,高效破解项目难题。在这项机制的推动下,博山区的20个省、市、区三级重点文旅项目上半年已全部开工,其中红叶柿岩旅游区的“一企九村”联村党委模式和颜神古镇的非遗文创融合发展实践,都成为区域文旅发展的亮眼名片。

  当景区与项目成为文旅发展的骨架,创意市集则为其注入鲜活的血肉。从烟火气的八大局到文艺范的唐库文创市集,从“这有局儿” 到“海岱好市”,淄博将市集打造成沉浸式消费新场景。美食香气与非遗技艺交织,市井喧闹与文化底蕴共鸣,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城市记忆。

  据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陶志宇介绍,今年以来,淄博市文旅高质量发展分线指挥部紧扣“提品质、塑品牌、促消费”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119个市级文旅项目、51.52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涵盖景区焕新、新业态培育等多个领域,勾勒出淄博文旅的未来蓝图。

  截至今年5月底,112 个项目开工、25.17 亿元投资落地,超九成的开工率不仅是数字的突破,更预示着文旅融合的质变。随着项目陆续建成,淄博文旅产业竞争力将进一步跃升,为游客带来更精彩的体验。

  “下一步,分线指挥部将聚力做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文章,为市民游客提供更有活力、更显特色、更加舒心的文旅体验。” 陶志宇接受采访时说道。可以期待,在创新驱动与多元融合的双重引擎下,淄博文旅将呈现更多精彩。(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秋云)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