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齐评 | 投身奔流,“淄博制造”闯世界

来源:鲁中网

2025-08-21 11:14:43


  记者 王雨萌

  近日,我省前7个月外贸数据出炉,全球贸易浪潮翻涌,山东外贸“韧性”和“活力”再显。前7个月,淄博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突破600亿元,其中出口值375.7亿元,同比增长3.1%。

  新擎出海:民企占主导 “含新量”提升

  民营企业是市场活力的“晴雨表”,更是外贸结构优化升级的“排头兵”。1-7月,淄博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3040余家,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20家。其中,民营企业近2900家,进出口491.9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八成以上。

  以淄川区为例,上半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达261家,较去年同期增加36家。淄川区先后组织33家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境内、境外展洽活动23场,组织35家企业加入“山东外贸优品库”。

  民营企业积极出海,大有作为,是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内部政策驱动和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年以来,一系列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金融支持等措施,直接降低民营企业运营成本,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更加精准的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推行外资企业设立“一口办理”“全程网办”提升审批效率,完善重点外商投资“首席服务官”机制和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及时响应解决外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诉求和困难……企业冲锋在前,政府保障在后,齐心开拓海外市场。

  服装、家电和家具被称为外贸出口的“老三样”,现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以迅猛的势头,为淄博外贸出口注入新的活力,也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领域。1-7月,淄博市出口新三样产品4.6亿元,同比增长187.2%。其中,锂离子蓄电池、电动汽车分别增长17.3%、233.9%。

  淄博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支持集中式光伏高质量发展;海关也根据“新三样”出口重点企业不同产品的特性,上门开展“一对一”帮扶,畅通出海渠道。

  从拼“量”拼“价”,到竞“智”逐“新”,外贸结构深刻变革,发展空间依然巨大。淄博市有望在新能源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为我国外贸出口作出新的贡献。

  以变应变:换思路 转赛道 拓市场

  开拓新兴市场对冲贸易风险,已成为外贸企业的共识,作为新兴市场的东盟,已经是淄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1-7月,淄博市对东盟进出口100.4亿元,对传统市场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64.5亿元、50.8亿元。淄博对拉美、非洲分别进出口88.8亿元、39.1亿元,同比增长74.6%、85.2%。对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较去年同期增加6个。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新选择,前7个月,淄博市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值为402.3亿元,占全市外贸总额67%,并呈稳定增长态势。除传统订单采购外,多家企业通过建工厂、设办事处、技术合作、共建生产线等方式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拓市场,走向全方位合作。

  随着“齐鲁号”中欧班列新增线路的不断丰富与延伸,“班列+跨境电商”“班列+冷链物流”等新型模式的迅速发展,淄博的“内陆港”已日益凸显为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为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淄博的医疗防护龙头企业蓝帆医疗,曾经历过对美市场深度依赖,后来启动战略转型,大力开拓欧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金砖国家等非美市场,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线。蓝帆医疗的对美出口业务占比已降至三成以内,与全球100多个非美国家的600多家客户建立了稳定合作。

  拥有70年历史的淄博宝恩集团,生产的沙发产品登上过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还曾被美国白宫选用。今年面对高关税冲击,宝恩集团主动应变谋变,对欧美市场进行细致严密的大数据分析,在产品选材和工艺上进行优化升级,国际订单不减反增,“爆款”频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逆袭”。 

  去年底,淄博举办了外贸优品采购对接活动,邀请来自19个国家的100余位境外采购商前来对接采购,全市机电、轻工、纺织、汽配等多个行业120余家外贸企业参与洽谈。走出去,请进来,淄博的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

  内外兼修:品质过硬 优品“圈粉”

  练好内功,自有定力,无惧风浪。淄博的企业已经明白,深耕专业特色领域、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优化供应链管理,才能构建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多元化贸易格局。

  近年来,通过抢抓“私人定制”消费机遇,海思堡成功创建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蹚出了“互联网+服装智造”之路。以前,公司每年为美国一些中小型服装企业提供100多个牛仔款式的设计服务,今年部分美国合作方为了规避高关税冲击,将生产线转移到了埃及等国家,但是这些国家工艺落后,美国客户又请求海思堡继续提供设计研发服务。

  淄博太极工业搪瓷有限公司的特材装备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搪玻璃设备制造基地。不锈钢搪玻璃设备高端产品曾长期被德国、日本企业垄断,公司攻克了“外包不锈钢搪玻璃”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现在产品已应用于辉瑞、拜耳等国际药企的GMP生产线,直接抢占外企30%的市场份额。

  华澳陶瓷与山东理工大学达成长期合作,投入大量资金,重点研发新型碳化硅复合辊棒。企业生产的超高温超强陶瓷辊棒、碳化硅复合辊棒等产品,远销东南亚、印度、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产能在细分领域位居国内前三名。

  同样以技术赢得市场的还有山东汽车弹簧厂。一片弹簧要承受200万次疲劳测试,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靠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技术,公司的钢板弹簧在众多同类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了戴姆勒的金牌供应商。

  顺流而下,借势千里;逆流而上,方显本色。淄博工业门类齐全,农业基础雄厚,商贸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有着外贸发展的优势和底气。虽然与先进地区仍有差距,但淄博外贸正靠着扎实内功和战略视野,投身奔流,急流勇进。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