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琉光璃彩 齐韵淄博 | 淄博琉璃传承千年文化之韵

来源:博览新闻

2025-08-19 10:25:12


  编者按:淄博是琉璃之乡,依托深厚的自然资源、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孕育出瑰丽多姿的琉璃艺术。近年来,随着琉璃产业的持续创新升级,淄博琉璃更成为吸引外地游客打卡淄博的一道文化盛宴,为淄博文化之城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即日起,本报特开设“琉光璃彩 齐韵淄博”专栏,从文化、产业两大维度,展现淄博琉璃的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现状,探寻这一宝贵艺术遗存在当下焕发出的新魅力、新活力。

  琉璃不语,饮光而生。流传千年的神话传说,为淄博琉璃赋予了神秘的文化魅力。而琉璃匠人们的一件件精品,则不断惊艳着世人的目光。

  从历史到现在,“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淄博”的赞叹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提及。

  琉璃溯源

  8月12日,来自青岛的游客杨先生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展柜前驻足良久,他仔细欣赏着眼前透亮的琉璃展品,里面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

  战国琉璃珠

  “我们的镇馆之宝战国琉璃珠,不仅是淄博地区出土的最早的琉璃制品之一,更是全国范围内发现的最大的战国琉璃珠。其材料之纯,成色之好,实属罕见。”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宣创文教科科长张鸣介绍道,“对于淄博琉璃的起源上限,目前有实证可考的,是在博山发现的元末明初琉璃作坊遗址。”

  青龙山鸟瞰博山城(1935年摄)

  时间回到1982年11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淄博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毕思良在回家途中,在博山城里沿河东路附近的施工地槽内发现了琉璃残件、红土块、炉渣及陶瓷残片,并由此揭开了中国现存最早古琉璃窑炉遗址——元末明初琉璃作坊遗址的面纱。随后,在403平方米的遗址范围内,共清理出1处琉璃大炉遗址与21处小炉遗址。由此,淄博琉璃的起源通常被定为元末明初。

  考古专家同时指出,该作坊遗址规模庞大,出土器物的器型与制作技术已极为成熟,据此推断,博山琉璃的起源或许更早。

  明清“御炉”

  色彩多变的花瓶,造型可爱的动物,美轮美奂的花朵……淄博琉璃在变幻无穷中总能以独特的审美和工艺让人百看不厌。这精湛的技艺因何而来?“琉璃生产与明清宫廷工场之间的深厚渊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博山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福源介绍说。

  在明洪武初年,宫廷内官监在博山设立专制贡品的琉璃作坊,为明宫廷供应琉璃贡品长达275年。清康熙年间,内务府设造办处,分设玻璃厂,匠役除少数外国人外,主要从博山征调,所用琉璃料条等也多产自博山。博山的玻璃炉因此被誉为“御炉”,当地工匠则被称为“御匠”。

  鸡油黄编钟

  这些琉璃工匠在将淄博琉璃技艺带入皇宫的同时,也把皇宫与外国的琉璃技艺带回淄博。鸡油黄、金红等名贵色料的制作工艺,铁吹筒吹制技术及套料雕琢技艺等,均来自京城,极大促进了淄博琉璃工艺水平的提升。凭借高超的陶琉技艺与丰富的生产原料,这一时期的博山琉璃不仅行销全国,还远销东南亚一带。

  旧时生产场景(资料图)

  更令人惊叹的是,清朝至民国时期,淄博琉璃在销售模式上开启“连锁经营”,构建起以博山为中心的销售网络。琉璃又称“料货”,当时全国有100多个“料货庄”,老板们通过信息互通,建起专门产销玻璃烟嘴的“洋嘴子市”,并在较长时间内引领着中国琉璃发展的主方向。

  传承与新生

  近年来,随着淄博琉璃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个体从业者顺势而起,成为玩转传统与潮流的“新玩家”。今年6月1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上,《十二花神》《九龙九凤冠》《繁花》等作品备受人们喜爱,圈粉无数。

  琉璃作品《繁花》

  “以前很少有人了解琉璃,现在很多人都会在网上私信我,要来工作室看作品,要来体验琉璃制作。这为我们琉璃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琉璃作品《繁花》创作者,融点琉璃文创工作室主理人、淄博琉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六代传承人王婧瑶对记者说。

  “琉璃作为淄博民间的传统手工行业,从元朝发展至今,始终薪火相传,并在不断创新中,逐渐形成完整的优势产业和独特的琉璃品牌。”身处淄博琉璃产业的主要聚集地,博山陶瓷琉璃行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赵晓娜深有感触地表示,琉璃的美并不单一,内画鼻烟壶带着“山东画派”的笔墨灵气,灯工作品在火焰中绽放玲珑巧思,还有雕刻、热成型、名贵色料等几大类别,近千个品种、上万种花色,欣赏琉璃作品,宛如步入美不胜收的奇幻世界。

  如今在博山,琉璃产业生态圈愈发鲜活。30多个大师工作室里,灵感与炉火碰撞出奇妙火花;80余位国家级、省级琉璃艺术大师坐镇,以指尖技艺续写传奇;爱美琉璃、金祥琉璃、西冶工坊等13家企业各展所长;5000余名从业者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淄博琉璃的未来筑牢根基。

  淄博琉璃,必将在火与光的淬炼中不断精进,为淄博城市文化注入更深厚的底蕴和蓬勃活力。(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耿雪)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