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2025-09-02 15:04:31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来自山东14个市的51家民营企业上榜,上榜企业数量比去年增加1家。
淄博两家石化企业——金诚石化和鑫泰石化上榜,分别以约627亿元、508亿元的营收总额列第189位、第242位。
在化工行业近年来面临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淄博“化工双雄”缘何上榜?透过榜单,我们对淄博的民营经济又有怎样的认识?
底色
化工行业近年来面临严峻挑战。2023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7%,2024年同比再降8.8%,2025年前5个月同比再降10.1%。
这种下滑主要源于行业的“内卷式”竞争——低质量、同质化的无序竞争,显著拖累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行业困境,化工企业积极调整战略布局。
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化工行业依然表现亮眼,这一点在山东表现得尤为突出。
淄博两家上榜企业均属化工行业,这也折射出其工业的底色。
淄博化工产业规模大、基础好、产品种类多、产业链特色鲜明,是淄博工业的“顶梁柱”“压舱石”,目前已形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板块,聚烯烃、聚氨酯、氟硅材料、工程塑料四大特色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涵盖上榜企业在内的领先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成果。
金诚石化
以金诚石化为例,作为特色显著、优势突出的石化企业,近年来公司重点向高端聚烯烃新材料、环氧丙烷、专用化学品方向发展,已形成了石油化工基础牢固、高端化工科学配套的产业链,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业绩连续多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称号,被评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试点企业、山东省绿色工厂。尽管受行业周期影响,今年金诚石化相比去年下降43位,但其仍以较大优势承担的淄博民企“带头大哥”的责任。
鑫泰石化
鑫泰石化则逆势发展,相比去年的第259位提升了17位,总营收比去年的约476亿元的营收总额,增加了约3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鑫泰石化完成上缴税金72.41亿元,连续5年取得取得临淄区年度纳税总额和地方财政贡献“双第一”。当下,鑫泰石化正谋划一系列项目,其中MCP联产化工新材料项目总投资36亿元,该项目具有全国首套、打破垄断、国产化率100%、关键补链项目四个突出特点,项目是全国首套百万吨级沸腾床装置,打破法国爱克森公司技术垄断,突破“卡脖子”困境,是下游高端化工产业链中的关键补链项目,可每年新增150万吨原料加工能力。
未来,随着一系列项目在2025年、2026年分批建成投产,届时,鑫泰石化产品结构将实现彻底转型,营业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亩均税收持续保持全省最高,走出一条“小油头、大化身、高化尾”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活力
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民营企业强则中国强。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推动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时间回到半年前的2月26日,山东在烟台召开专题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与30余名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包括博纽氏达特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安利书在内的7位企业家代表,围绕产业发展、政策支持、营商环境等方面谈感受、议发展、话未来,唱响山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春之声”。
纽氏达特
今年以来,山东出台加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突出问题29条、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50条等政策措施,实施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集中优质要素和政策资源,破解民营企业发展急需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如今,山东51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比如上榜企业来自全省14地市,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1310.49亿元,同比增长6.68%,实现五连增。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5585.33亿元的营收总额,居全国第10,蝉联山东省民营企业榜首。
以地市来看,东营16家企业上榜。滨州上榜7家,青岛、潍坊各5家,烟台、济宁各3家,济南、淄博、泰安、临沂各2家,聊城、菏泽、日照、威海各有1家。
单看民企500强上榜企业数量,淄博似乎并不抢眼。不过,透过榜单的表象,我们参考2025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看到的则是淄博民营经济蓬勃向上的活力。
新恒汇
今年山东新增的4家A股公司中,有一半来自淄博,新恒汇和信通电子这两家企业在12天内先后上市,且两家公司的大门相距仅750米。随着这两家公司的先后上市,淄博上市公司达到了35家,仅次于青岛(64家)、烟台(51家)、济南(47家),列全省第4位。
如此多的上市公司云集淄博,一方面说明看好淄博的未来,另一方面则是民营经济活力迸发的体现。
潜力
关于民营经济有一个比较流行的“6789”的说法,民营经济大概能贡献六成以上的税收,七成左右的投资和GDP,八成以上的就业和九成以上的企业数量。
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民营经济更是被广为看好。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每13家民营企业中就有1家来自山东,今年上半年,山东省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0.1%、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1.1%。
央居齐鲁的淄博,十分重视民营经济,始终把民营企业家摆在“C位”,持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厚培发展沃土,滋养企业成长,全力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淄博夜景
今年3月14日,淄博市召开专题会,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当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后盾,始终把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把民营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做到“有策必送、有需必应、有难必帮、无事不扰”,打通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堵点,厚植事宜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让民营经济有动力,在淄博根更深叶更茂、行得稳走得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淄博民营企业发展势头稳中向好。2024年,淄博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超60万户,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企业营收达4800亿元,占比70%以上。优势产业链群不断壮大,过百亿元产业链达到15条,新增省支柱型雁阵集群3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90家、68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4家。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55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到2560家。
9月1日, 淄博大亚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回复北交所的第一轮问询;6月,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IPO申请,这是2023年淄博印发全市上市后备企业名单中,17家 I类培育企业中的2家,还有15家上市后备企业正摩拳擦掌。
持续点燃的消费市场热情,也为淄博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8月15日,备受瞩目的盒马鲜生在张店区富力万达广场盛大开业,“首店经济”风生水起,今年上半年,张店区成功吸引区域首店、高端商贸等优质资源落户,以餐饮、服装、生活服务类为主的29家首店自开业以来客流不断,淄博主城区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以雄厚的工业基础为底,以60余万民营经济主体为腰,以“四强”“四新”产业为尖,淄博的民营经济生态,正孕育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孙良栋)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