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抢收保储齐发力 淄博市秋粮收获已过半

来源:博览新闻

2025-10-13 08:31:51


  连续降雨不利于秋粮收获,泥泞田垄困住常规农机,高含水量玉米面临霉变风险。面对秋收“拦路虎”,淄博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联动企业、合作社与农技人员,打出机械抢收、科学烘干、分类施策的“组合拳”,更以专业农机服务护航,全力推动秋粮应收尽收、安全归仓。截至10月11日,全市秋粮已收获112.21万亩,收获进度达54.7%。

  10月9日,临淄区齐陵街道石庙孝陵村的田间,收割机的轰鸣声穿透雨雾,履带稳稳碾过泥泞,金黄的玉米不断卷入机舱。种粮大户吕永军站在田埂上,看着430亩玉米顺利收割,紧绷的眉头终于舒展:“可算是收割完了,心里也踏实了。”得益于机械化助力,该村500多亩玉米仅用2天就完成抢收。

  齐陵街道本季玉米种植面积达2.6万亩,连续降雨导致常规收割机“寸步难行”。为抢回农时,齐陵街道办事处第一时间联合山东鲁供齐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紧急调配20台四驱轮式、履带式收割机投入作业。截至10月10日,已收割0.7万亩玉米。“不仅帮着抢收,还能在地头直接收粮。”鲁供齐丰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推出“烘干+收购”一条龙服务,玉米从地头直接运至烘干基地,全程“不落地”,既省了农户晾晒的麻烦,又避免粮食霉变损失,还能保障粮食品质。

  抢收不停步,烘干跟得上。受降雨影响,近期收获的玉米含水量普遍偏高,临淄区各烘干中心开启“人停机不停”模式。在朱台镇的鲁供齐丰烘干基地,两座烘干塔昼夜运转,新鲜玉米经低温干燥处理后,以每小时20吨的效率循环烘干。“现在单塔日烘干能力约500吨,两座塔一天能烘1000吨,全力解决农民的烘干难题。”基地负责人张军说。截至10月9日,临淄区秋粮收获19.19万亩,进度达60.56%,其中,玉米收获18.29万亩,进度达62.22%。

  桓台县同样在秋收战场上“挂图作战”。10月10日,果里镇李王村的致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烘干塔持续运转,大马力农机随时待命。“一天能烘300吨,秋粮一进场就能作业。”合作社工作人员说,为保障烘干后粮食及时入仓,合作社还腾空了1万吨库容。目前,合作社通过市场化运作,为周边种粮大户、合作社提供专业烘干、仓储服务。放眼桓台全县,27个烘干服务点、43台烘干机械昼夜运行,日烘干能力达4689吨,为秋粮归仓筑牢保障基础。

  农机服务是秋收的重要支撑。针对降雨带来的作业难题,市、区县农机部门均成立“三秋”农机化生产服务小组,深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业生产一线,全程开展机械化生产指导服务和农机安全宣传督导。41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主动担当主力军,由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统一指挥调度,积极参与农业防灾救灾,根据需要开展跨区作业支援,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农户的需求,我市还推出“分类施策”方案。在烘干设备充足的地区,全力组织应急抢烘,推动“粮食不落地”直入烘干塔;在设备不足的乡镇,以及对不愿送粮烘干的散户,农技人员上门指导,推荐临时铁丝网“玉米囤”储存玉米法,同时协调开放公益性场地、划定专门晾晒区,待天晴后集中抢晒,避免“二次损失”。“收获后别堆垛,及时扒皮,晴好天气抓紧晾晒、烘干,脱粒后含水量要降到14%以下。”农技专家反复叮嘱农户,用实用建议帮农户守住秋收成果。

  截至10月11日,全市秋粮已收获112.21万亩,进度达54.7%,其中,玉米收获进度达54.96%;累计上阵机具4743台套,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2457台;累计烘干玉米1.984亿斤。

  从田间抢收到车间烘干,从企业助力到农技、农机服务护航,淄博正以扎实行动攻克降雨难关,全力守护好每一粒秋粮。(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谦)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