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10-28 14:19:32
记者 王钰程
共富大棚、共富综合体、共富公司……在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一场关于“共富”的实践,正悄然改写乡村发展的轨迹。创新的“共富综合体”模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了一条扎实的新路径。通过整合资源、联动项目、激活村庄内生动力,岭子镇不仅让村集体收入节节攀升,更让“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愿景照进现实。
“共富大棚”:多村联合体激活增收新引擎
位于岭子镇宋家村东的俊岭田园综合体,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总体规划设计的重大农业项目。总投资6亿元,规划总面积8000余亩,分三期推进。这里不仅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更是岭子镇“共富大棚”模式的核心载体。
“项目一期重点建设了2.3万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和5万平方米日光温室钢构大棚,并深度融合数字化场景应用。智能温室大棚内,四个功能区划分清晰:1号棚为景观种植展示区,2号棚为无土栽培种植区,3、4号棚为有土栽培种植区。”淄博淄川俊岭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孔江说,四个大棚的供暖全部接用附近山水水泥余热发电站的余热资源,在保障冬季果蔬生长的同时,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配套的自动打药机、水肥一体机、补光灯、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等智能装备,让大棚管理变得高效精准,既提升了蔬菜产量,也大幅节约了人力物力。
“5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钢构大棚则于2022年3月全面完工,作为有机栽培种植区,主要种植优质番茄、西瓜、黄瓜等果蔬。”王孔江介绍,后续建设中,物联网及温控系统、园区气象采集系统将相继安装,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实时调控,“一物一码”农产品溯源系统也让产品质量可追溯、有保障。
2022年5月,由镇党委、政府搭台、俊岭农业免费提供大棚和技术指导,司家、台头、小口、林峪、上店、王家6个村成为首批试点村,由村里派出人员自主管理,种植俊岭特色蔬菜。经过一年运作,每个村获得分红约11万元,扣除人工成本后,村集体净增收5万元以上,试点效果显著。2023年7月启动的第二期项目,新增郝家、下河、朱家3个村参与,借鉴一期经验,推动全镇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迈向15万元以上。
“共富综合体”:资源整合平台打通产销闭环
如果说“共富大棚”是产业增收的基石,那么岭子镇共富综合体则是资源整合与价值提升的中枢。通过整合农副产品展销、民生服务、特色产业加工三大板块,联动“共富大棚”“共富小饼”等多个项目,共富综合体成为打通产销链条、提升品牌附加值的核心平台。
“过去各村产业分散,现在通过综合体平台实现标准化、品牌化。‘买岭子、卖岭子’是我们共富公司想实现的理想目标。”岭子镇小王家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怀波说道。他以“共富小饼”项目为例:多村联合投入200万元共建全自动生产线,依托新星集团物流渠道日销5万包,仅保底分红每年就达12万元。通过“五统一”模式——统一种子、肥料、加工、品牌、销售,订单农业覆盖全镇,公共品牌的注册更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王怀波不仅是村书记,还担任着岭子镇共富公司的“乡村CEO”。他带领村民盘活闲置资源,利用闲置资金,以村民变股民的形式,先后打造了岭上人家特色种植基地、初心旅馆、放心馒头房,并在筹建豆制品厂的同时,活化利用闲置办公楼,建成了岭子镇共富综合体。“我的作用就是如何把岭子镇的好产品卖出去,再把各村需要的产品买进来,形成‘买岭子、卖岭子’的良性循环。”
共富综合体不仅是经济平台,更是民生服务载体。农副产品展销厅内,应季即食、五谷杂粮、礼盒三大专区陈列有序,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工会驿站、职工餐厅等设施则构建起覆盖劳动者的服务网络,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双村共建”:强村带弱村抱团走出致富路
面对村庄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岭子镇创新推出“双村共建”机制,通过党建结对,促成沈家河村与司家村、黄家峪村与北石村等4对村庄“联姻”,以先锋村带动潜力村,共享资源、技术与管理经验。
上半年,已实施民生综合体、鲜切花大棚等项目6个,开展各类共建活动30余次,初步实现了强村带弱村、共同发展的目标。这一机制与共富公司、共富大棚相互支撑,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共富网络。
数据显示,通过共富综合体的整体带动,2024年全镇27个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70%以上村庄超过50万元,经济薄弱村被彻底消除。2023年,仅食用菌产业集群就带动10余个村实现增收。
“我们岭子镇成立共富公司,由镇党委、政府牵头、多村联合成立,主要目的是发展产业,提高各村集体收入,并带动农户务工就业。”岭子镇副镇长齐坤表示,“依托共富公司,我们打造了岭上共富综合体,设立农产品展销厅、直播间等功能室,对西红柿、茶叶等农产品进行线上线下销售。通过共富公司的带动,预计今年各村集体收入能达到25万元以上,同时还能带动镇上一部分人就业,实现多赢局面。”
从智能温室的科技种植,到共富综合体的资源整合;从多村联合的“共富大棚”,到结对共建的强村带动——岭子镇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正绘就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共富新图景”。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