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08-28 16:12:06
鲁中网记者 张琦 通讯员 薛东强
在中国石油淄博公司,有一支由5人组成的维修小团队,他们常年穿梭于各加油站之间,手里的扳手、万用表不仅能修好设备,还能"变"出降本增效的新点子。今年以来,这支团队通过12项技术创新,为公司节省维修费用超80万元,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35%,用“小创新”解决了加油站运营的“大难题”。
让加油机"自愈":省下的不只是钱
"以前加油机一报错,就得等厂家来人,光差旅费一次就上千。"团队带头人李钰记得,去年冬天某加油站的加油机突然停机,厂家技术员三天后才赶到,单站停业损失超万元。这件事让他下定决心:"不能总被设备'牵着走'。"
团队抱着电路图研究了半个月,发现加油机80%的故障是传感器接触不良或程序小错误导致的。他们尝试给加油机加装"智能诊断模块",把常见故障代码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提示,比如"滤网堵塞"会直接显示"请清理过滤器"。一次,周村正阳路加油站的加油机突然跳枪,站长毕锋利根据模块提示自行清理了滤网,5分钟就恢复了运营,避免了至少2小时的停业损失。
这个小创新推广后,公司外委维修次数减少60%,仅差旅费和人工费就省下20多万元。"现在设备出问题,我们先看模块提示,八成能自己解决。"毕锋利笑着说。
给油罐"装大脑":从"被动修"到"主动防"
油罐液位仪是加油站的"生命线",一旦数据不准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但原厂的液位仪校准服务每次要收费一两千元,全年下来是笔不小的开支。团队里的"技术控"张帅盯着液位仪琢磨:"能不能自己做校准工具?"
他带着团队拆了3台旧液位仪,用废旧钢管做支架,结合手机APP开张帅李涛带着装置上门,通过"模拟液位法"反复调试,2小时就完成了校准,一分钱没花。而以往请厂家来,不仅要等时间,还得支付服务费。
更妙的是,他们给液位仪加装了"预警系统",当数据波动超过阈值时会自动报警。6月的一个深夜,系统突然给李钰王磊发来警报:某加油站油罐液位异常下降。团队连夜赶到现场,发现是管道接口轻微渗漏,及时处理避免了油品损失和环境污染。"以前是设备坏了才修,现在能提前'抓妖'。"李钰打趣道。
修旧利废有妙招:小零件里的大文章
"这个电磁阀还能用,换个阀芯就行。"在团队的维修间里,摆满了拆下来的旧零件。杨大鹏是出了名的"抠门",他总说:"新零件贵,咱们修修还能用。"
加油枪的密封圈是易损件,原厂配件一个要30元,团队发现用耐油橡胶自制的密封圈成本只要5元,寿命还更长。他们一口气做了200个,供各站替换,光这一项就省了5000多元。
为了让创新成果落地,团队还制作了《设备维修手册》,配上短视频教程,教加油站员工处理简单故障。"现在员工都会换滤芯、调压力了,我们能腾出时间研究更复杂的问题。"李钰说。
截至目前,这支维修小团队的创新成果已在中国石油淄博公司所属60座加油站推广,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从30天延长到58天,年节约维修费用预计突破100万元。在他们看来,创新不在大小,能让加油站设备转得更稳、运营更省,就是最大的成就。而那些闪烁在扳手与电路图间的智慧火花,正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引擎。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