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08-28 16:13:44
鲁中网记者 张琦 通讯员 薛东强
夏日车流如织的淄博市沂源县城北外环道路上,中国石油淄博公司沂源北外环加油站的红色招牌格外醒目。7月,这座加油站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汽油销售完成率120%,环比增长4.9%,同比增长19%。数据背后,是一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革命,一次精准对接市场的策略升级,更是全体员工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奋斗故事。
精准施策:踩准市场节拍的“组合拳”
“每周二特意绕路来加油,一升省5毛,加一箱油能省20多块,还能免费洗车,太值了!”刚给SUV加满油的车主王师傅笑着说,手里正拿着加油站工作人员递来的洗车券。
进入7月,暑期旅游、乡村采摘热潮带火了当地交通流。加油站经理刘顺华带领团队分析数据发现,周边景区日均接待量同比增长35%,私家车出行量激增。“游客来了,不仅要让他们‘加得上’,更要‘加得值’。”刘顺华迅速调整策略:在原有会员日基础上,将每周二的汽油直降活动延长至全天,同步推出“270元代300元”“220元代240元”的阶梯式优惠券,叠加7天内核销免费洗车的福利,形成“加油+增值服务”的消费闭环。
针对周边农户夏收后购置新车的热潮,加油站还联合当地4S店推出“购车加油礼包”,新车车主首月加油享8.5折,短短10天就吸引了200余名新客户。“农户们过日子精打细算,我们的优惠得实实在在。”值班长张爽记得,为了让果农们了解活动,她带着宣传单页跑遍了周边8个行政村,晒黑的胳膊上至今留着晒伤的印记。
服务升级:把“小细节”做成“大文章”
“师傅,您轮胎胎压有点低,我帮您充点气吧?”上午10点,加油员陈亮看到一辆外地牌照的轿车停在加油机旁,主动上前提醒。车主愣了一下,随即感激地说:“刚从高速下来,还真没注意,太谢谢了!”
这样的暖心场景,在沂源北外环加油站每天都在上演。为了让客户在炎炎夏日里少等一分钟,加油站实行“高峰时段弹性排班制”:每天7点至9点、17点至19点,增派2名加油员引导车辆分流,同时开放3台收银终端,将单次结账时间压缩至30秒以内。
“不仅速度快,服务还特别贴心。”经常往返城乡的货运司机赵师傅说,上个月他凌晨3点来加油,员工主动递上热水,还帮他检查了车辆灯光。为了服务好夜间客户,加油站特意配备了应急工具箱、充电宝和简易餐食,“哪怕只有一位客户,我们也要让他感受到温暖。”站长刘顺华的话,道出了全体员工的服务初心。
数据赋能:用“智慧脑”算好“经营账”
“根据系统分析,周末9点至11点是旅游车加油高峰,咱们提前备好95号汽油,再增派一名引导员。”每周一的晨会上,刘顺华总会根据后台数据调整运营计划。
加油站引入的智能管理系统,能实时统计不同油品销量、客户来源地及消费习惯。数据显示,60%的客户是周边村民,他们更关注优惠活动;30%是外地游客,对加油效率和便捷服务需求更高。据此,加油站推出“村民专属月卡”,每月充值满1000元送20元便利店代金券;为游客开通“扫码加油绿色通道”,无需下车即可完成支付。
“以前靠经验,现在靠数据,经营起来更有底气了。”刘顺华举例说,系统显示暴雨天气后玻璃水销量会上涨,他们便提前备货,上个月仅玻璃水就多卖了300瓶。数据赋能,让加油站的每一项决策都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从精准营销到暖心服务,从数据赋能到团队协作,沂源北外环加油站用一个个扎实的举措、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诠释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之道。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