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09-13 14:31:40
在当今我国正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源于国际环境的风起云涌,也来自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层次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难免心生忧虑,然而,正如古人所言,“安危相依,祸福相生”,每一个挑战背后都蕴含着机遇。在此背景下,我们更应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勇往直前。
化危为机,离不开信心的支撑。面对危机,心态决定状态。悲观者一叶障目,乐观者看见曙光。历史上,中华民族多次在危难时刻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国内外复杂局势,我们同样需要这种洞察力和应变力,坚定必胜信心,把握危机中的机遇。“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关键在于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我们要在变化中寻找机会,在挑战中磨炼意志,以坚定的信心迎接每一个黎明。
拨云见日,靠的是志道不变。《尚书》有言:“有志无怠,可以成道。”在应对经济挑战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愚公不懈为搬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仍需要时间和耐心。党中央多次强调“政贵有恒,治须有常”,这要求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为一时的波动所动,不因暂时的困难而改弦更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济在稳定的政策环境中持续发展,逐步走出困境。
《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们不仅要有坚守的定力,更要有创新的勇气。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在破与立的交替中完成的。当前桓台县产业结构重、财政压力大,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这既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也需要市场的积极参与。党中央指出,“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我们要敢于自我革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同时注重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实现经济的破茧重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前进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全心全意投身于发展规划,聚精会神致力于事业推进,身体力行狠抓工作落实,一定能爬坡过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郑朝)
责编:孔艳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