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偶遇35年前夭折儿子:怕伤心不敢做鉴定

2016-09-14 10:36:24     来源:台海网

小字体大字体

 摘要:  13日上午,在江苏沭阳县城青少年广场附近,56岁的农妇丁巧荣和老伴再一次来到县城,希望能和35年前“夭折”的儿子相认。当年他怀孕生下了双胞胎,被告知最小的儿子“夭折”了,但今年春节后的一次生病住院,她在...

   “我不指望他花钱为我养老治病,就是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还活着?找了这么多年来,也好了却我一桩心愿。”13日上午,在江苏沭阳县城青少年广场附近,56岁的农妇丁巧荣和老伴再一次来到县城,希望能和35年前“夭折”的儿子相认。当年他怀孕生下了双胞胎,被告知最小的儿子“夭折”了,但今年春节后的一次生病住院,她在病房内见到了一名男子,让她的心再也难以平静下去,“和我大儿子太像了,连鼻子上的痣都一模一样,脸也活脱脱地像老头子。”

 

  往事:农妇产下双胞胎,被告知最小的男孩“夭折”了

  56岁的丁巧荣和和62岁的老伴郁光辉是沭阳县官墩乡友谊村人。当天上午,老两口拖着疲惫的身躯,乘坐公交车来到沭阳县城,他们满怀期待,期待着能够和那个35年前“夭折”的儿子相见,一家人能够在中秋节这一天真正地团聚在一起。

  回忆往事,丁巧荣的思绪飘回到了35年前。那是1981年的农历八月三十日,当天她因临产住进了沭阳县城一家医院,“3个月的时候,就检查过了,是双胞胎,都是男孩。”大概晚上8时左右,大儿子生出来了,“医生告诉我是个儿子,并让我继续使劲,里面还有一个。”

  丁巧荣说,自己当时还是清醒的,还告诉医生,肚子里还有一个,也是男孩。但很快,丁巧荣就因生产大出血晕了过去。几个小时后,丁巧荣醒过来后才知道,最小的儿子“糟蹋”(夭折)了,“70多岁的婆婆告诉我的,我当时心里很难过,婆婆没看到“糟蹋”的孩子,我也没有怀疑。”

  “医生当时告诉婆婆,孩子没抢救过来,只能抢救大人,有一个孩子抱就行了。”丁巧荣说,医院的人后来找到婆婆要了4元钱,去把“糟蹋”的小儿子处理掉了,“两元钱买‘蒲包’(裹尸布),两元钱处理费。”

  三天后,在句容挖水渠和修公路的郁光辉匆匆赶了回来,得知小儿子夭折了,他也没有想太多。

  寻找:一年跑了几百趟,被人当成乞丐

  但是,一个不期而至的传闻,让丁巧荣夫妇的内心掀起了波澜,也让夫妻俩执着地坚信,当初“夭折”的小儿子还在县里的某个家庭生活着,而寻找小儿子也就成了夫妻俩生活的目标。

  1988年的一天,郁光辉的一个侄儿与几个朋友喝酒。酒酣耳热之中,一名家住沭阳东关口的朋友一听说他是官墩乡人,当即提起官墩乡有一个姓丁的妇女生了双胞胎男孩,其中一个男孩被自家附近的一户人家抱养了。

  丁巧荣夫妇听到侄儿的讲述后,开始怀疑起来了,因为当时那人说得那么真切,一切都很符合,难道当初“夭折”的小儿子依然还活着?从此,夫妇俩开始了漫漫寻子路。

  沭阳县东关口距离官墩乡30多里地。郁光辉说,30多里地现在看来不太远,但当时连自行车都没有,全靠步行,一趟需要1个多小时,为了省钱,连5毛钱的公交车都舍不得坐,“那一年,我每天都去东关口,一个巷口一个巷口转。”

  经常是一早上郁光辉兜里装着饼,中午渴了就到附近人家讨口水喝,结果常常是被当成了乞丐,“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出来,要什么饭的?”后来得知原委后,附近的人家开始同情他,做面条给他吃,烧汤给他喝。

  “那几年我都没有出去工作,一直在寻找儿子,官墩乡至东关口基本每天往返一趟。”郁光辉说,自己不敢公开寻找,怕被人打,只能见到人就打听,蹲下来聊,一年365天要跑二百多趟。

  “我心里一直放不下。想一直找下去。”郁光辉说。而丁巧荣更是多少次在梦中做梦梦见这个从未见过面的儿子。一位当地妇女看郁光辉实在可怜,告诉他别找了,“他们家早都知道你在找,孩子爷爷早带着孩子去上海了,家里已经没人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郁光辉夫妇慢慢断了寻子的心思。2012年,大儿子一家去南京开了家饭店,常住南京。郁光辉夫妇也就跟着去了南京,帮着儿子照顾一下饭店的生意。

  巧合:生病住院遇到了大儿子“克隆版”男子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6年春节后的正月初四,患有肾结石的丁巧荣从南京回到沭阳县一家医院治病。住入病房当晚,同病房一个女病人的爱人提着饭盒走了进来。

  “见到他的第一眼,我的脑袋就‘嗡’的一声,心里七上八下的,第一感觉,这不就是我儿子吗?”丁巧荣说,当时她就对男子说,“你很像我家儿子。”随后,她又问男子,“你是不是抱养的?”男子笑了笑,没回答。丁巧荣说,当时她心里很难受,想认又不敢认,怕认错人,一夜翻来覆去没睡着觉。

  丁巧荣流着泪给老伴郁光辉打了电话。当郁光辉匆匆赶到医院看到这名男子时,他当即断定这个男子就是自己当年“夭折”的小儿子。

  后经郁光辉多方打听,得知这名男子叫郭波涛(化名)。而郭波涛也承认他是抱养的。郁光辉说,自己多方调查得知,当地一种说法是,郭波涛养父母也育有一名男孩,但那个男孩身体不好,郭波涛的养父母相信再添个男孩能冲喜的迷信说法,这才找人抱养了这个孩子。

  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丁巧荣毫不怀疑这名男子就是失散多年的小儿子,“亲戚也说很像。他鼻子上的痣和大儿子一模一样,他的眉目、神情、举止和脸庞简和老头子非常像。”

  困局:两家交往了半年,但对方迟迟不肯做鉴定

  几经接触,郁光辉和丁巧荣和郭波涛一家慢慢熟悉起来,“他第一次上门,带了几十斤白酒,让孩子喊我们爷爷奶奶。”丁巧荣说,大儿子从南京回来,也会喊郭波涛一家过来吃饭。

  “熟悉了之后,他说会像亲生父母一样对待我们,要是我们生病了,他会出一半钱。但是大儿子当面和他讲清了,父母不要他负担,不要他养老。”丁巧荣说,他也理解郭波涛的苦衷,毕竟他的养父母还健在,但自己只是想弄清楚,做个鉴定,看他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我不想追究当年孩子是怎么被抱养的,我只是想弄清楚孩子是不是还存在,只要知道我的孩子是不是还活着,了却一桩心愿。”丁巧荣痛苦地说,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要把孩子带回去,办几十桌酒席,热热闹闹的;如果不是,认个干儿子都可以,依旧当成亲戚走动。

  面对丁巧荣夫妇要求亲子鉴定的要求,郭波涛选择了回避,这让一直以来苦苦追寻的丁巧荣夫妇愈加痛苦。13日上午,在郁光辉夫妇地指引下,记者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郭波涛临时居住的地方,却发现大门紧闭,一名穿着蓝衬衫的男子骑着电动车匆匆忙忙离开。郁光辉说,离开的这名男子正是郭波涛。

  附近一名和郭波涛熟悉的男子告诉记者,郭波涛现在压力太大了,“网上出来后,骂什么的都有,你让他怎么面对?”他说,自己曾多次和丁巧荣夫妇说过,这事要慢慢来,要处着看看,急不得,现在弄成这样,能怪郭波涛吗?在记者的要求下,该男子多次拨打郭波涛的电话沟通,但郭波涛始终未露面。记者再拨打他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郁光辉说,由于长期思念“失散”的小儿子,他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每天夜里能抽两包烟,血压高得厉害。”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2270723,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