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着力九方面工作 今年淄博品质提升这么干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2-02-20 11:16:12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力实施产业、开放、城市、生态、文化、民生“六大品质提升工程”,全力巩固提升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发展态势,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

  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打造“人才金政37条”升级版

  筹建人才公寓1万套

  新引进大学生4万人以上

  在提前完成“三年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基础上,实施新一轮

  “硕博人才储备计划”

  “产业领军人才引领计划”

  “五年二十万大学生来淄创新创业计划”


  扩大需求稳增长 全力抓好大项目

  抓好460个市重大项目

  深入落实省扩需求“十大行动”,全面启动综合立体交通网、现代水网、新型基础设施网等“七网”建设,策划实施一批既能扩大短期需求,又能增强长期动能的重大项目,着力抓好张博市域铁路改造、城市大外环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滨淄临高铁、淄博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增强需求拉动力。

  全力抓好总投资5500 亿元的460个市重大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150亿元以上。积极承接产业梯次转移,加强与世界500强、中国500 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战略合作,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引进一批高端优质项目。

  改造提升

  新世界商业街等特色街区

  办好消费促进月、“齐游淄博”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落实新能源汽车、家电更新等消费升级政策。加快传统商圈经营模式创新,改造提升新世界商业街等特色街区。

  积极培育新零售、首店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打造陶琉、美食、农产品等一批特色网红商品。

  加快布局一批商品集散中心、综合物流园区和公共配送中心,推进山东高速鲁中产融物流园、淄博内陆港保税冷链基地等31个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支持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新服务,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会展经济、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市。

  新增5家以上上市公司

  围绕重点产业链和产业园区,精准实施“一业一策”定制化服务,拓展完善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信贷体系,推动人才贷、科技贷、信易贷、春风齐鑫贷等金融产品增量扩面,加大对制造业、乡村振兴、民营和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4700亿元以上。

  深化与三大证券交易所对接合作,新增上市公司5家以上,10家左右企业报辅导或申报IPO,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淄博板块”扩容。

  健全科创发展导向的产业基金体系,打造以财金集团为主体的基金投资运作平台,以科创基金港、基金小镇为载体的基金集聚平台,力争基金规模达到1700亿元。

  新旧动能转换再突破

  完成市级重点技改项目500个以上

  扎实开展传统产业“五个优化”攻坚行动,抓好数字化“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工程,推动“技改专项贷”提质扩面,完成市级重点技改项目500个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覆盖面达到80%。开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倍增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培育平台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产业算力中心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依托海尔卡奥斯等头部企业,发挥淄博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中心平台作用,培育典型应用场景30个以上,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培育绿色工厂20家以上

  实施新经济培育“沃土”行动,举办2022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年内形成600辆无人驾驶、2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推动自动驾驶应用示范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打造氢能和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产业新地标。

  用好省支持淄博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建设机遇,加快布局光伏、储能、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新环保产业,推动重点经济园区创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示范园区,培育绿色工厂20家以上。

  年内打造形成1个2千亿级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19条重点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牵头建立产业链合作机制,持续推动补链延链强链,力争“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做优做强国家级、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年内打造形成2千亿级产业集群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4个以上。

  实施骨干企业跨越发展行动,支持企业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争创品牌,力争年内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7家。开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大力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建筑行业头部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开拓外埠市场,打响“建筑之乡”品牌。

  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

  实施黄河三角洲药谷、氟硅新材料基地、黄河三角洲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打造沿黄新动能增长极。扎实推进“济淄六个同城化”,推动科创大走廊示范区规划建设,支持周村区建设省会经济圈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布局建设国家级无机非金属材料孵化器和新材料特色产业园。

  以“五个协同发展”链接胶东经济圈,小清河年内具备通航条件,进一步畅通淄博“出海口”。支持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国际合作园区,规划建设淄博经济开发区国际合作产业园、周村中日产业园。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培育单项冠军企业76家

  打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通道,年内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1700家、1200家。实施企业创新平台“扩量提质”工程,推动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跨界创新,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群体。年内培育国家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单项冠军企业达76家。

  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5家以上

  推进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研发平台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5家以上。聚焦“四强”产业和氢能、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聚力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实施“氢进万家”等省级以上科技示范工程,加速产业链与创新链良性互动。

  加快淄博科学城、高新区“双创”公园城建设,支持桓台县争创国家创新型县,推动淄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创新“政府引导+中介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淄博转化应用,优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全链条服务,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

  打造“人才金政37条”升级版

  深化与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鲁医药学院等驻淄高校融合发展,加快齐创大厦建设,推进山东科技大学淄博产业技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山东工艺美院淄博校区建设。

  依托省会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链接集聚更多高校院所和创新团队,完善“揭榜挂帅、全球引才”、产业顾问团等机制,新增省级及以上高层次行业领军人才60人以上。打造“人才金政37条”升级版。

  【城市】

  实施市植物园改造、柳泉湿地公园等281个重点项目

  完成孝妇河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一期工程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孝妇河奥林匹克公园和东部山地运动公园

  建设提升100处以上街头游园、口袋公园、郊野公园

  新改建城市绿道100公里以上

  【文旅】

  新增90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规划建设50处多功能运动场地、20处青年时尚运动场地,打造体育生活新场景

  加快齐盛湖公园海岱楼“钟书阁”、颜神古镇等项目建设,打造公园城市“网红场景”

  实施市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项目,年内建成博物馆5家


  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形象

  26条城市道路新改扩建和品质提升

  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全面启动淄博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推动淄博新区统筹融合发展和张周一体化。开工建设高青至商河高速公路,加快临淄至临沂、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建设,建成沾化至临淄、济南至高青高速。

  城市快速路网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用,启动北京路、上海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实施广州路、华光路等26条城市道路新改扩建和品质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经十路东延等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建成启用淄博火车站南站房,抓好鲁维青铁国际物流港等7个场站园区建设,提升鲁中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新改建城市绿道100公里以上

  实施市植物园改造、柳泉湿地公园等281个重点项目,完成孝妇河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一期工程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孝妇河奥林匹克公园和东部山地运动公园,建设提升100处以上街头游园、口袋公园、郊野公园,新改建城市绿道100公里以上。

  全面推进火车站北广场片区改造提升等城市更新重大项目,实施23个棚户区改造和4万户老旧小区住房改造。启动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清零”行动,实施11个排水防涝工程,布局建设汽车充电桩3500个,对100万户居民天然气设施进行改造更新。

  张店区、经开区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

  高标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完善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功能,实现重点乡镇、工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构建覆盖全域的“城市数字大脑”,探索形成一批算法治理、规则治理应用场景。持续深化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张店区、经开区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现老旧小区简易物业管理全覆盖,持续提升规范化星级物业服务水平。

  构筑淄博数字农业新优势

  培育6条数字化农业产业链

  加快中国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落地,加力推进凯盛浩丰智慧农业、新希望六和智慧养殖等重点项目,建设50个智慧村居,打造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数字产业应用场景。推动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全链条,培育高青黑牛、沂源苹果、博山猕猴桃等6条数字化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总部经济,支持龙头企业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构筑淄博数字农业新优势。

  培育壮大5个特色产业集群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开展重要农产品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0万亩以上,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万亩,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

  培育壮大粮食、蔬菜、畜牧、林果、农文旅5个特色产业集群,创建示范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以上,打造沿黄乡村振兴特色板块。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建设规范化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500个以上。

  精准治污发力生态文明建设

  新建改造10座综合能源港

  深入实施“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和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严格执行“五个减量替代”,精准管控“两高”行业,推进煤电机组优化整合和节能改造,全年压减煤炭消费总量50万吨,单位GDP能耗下降3.8%。

  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新建改造10座综合能源港,推进博山、临淄、桓台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国家级试点,新增光伏装机规模120万千瓦以上,支持分布式制氢发电设备推广应用,构建立体化、多层次能源保障体系。

  精准推进治污减排

  持续抓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组织开展工业企业脱硫脱硝、废气旁路排查等五大专项行动,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深度治理,对水泥熟料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年内再实施2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6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积极创建“无废城市”,深入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整治五年行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完成19座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严格落实“四水四定”要求,实施黄河流域节水高效综合利用示范区、引黄供水高效利用等项目,加快建设黄河百里绿色长廊,筑牢黄河生态屏障。

  推进“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实施沂河、乌河、淄河博山段河道治理,深化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打造“四河两湖”生态水系。完成19座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和5000亩山体绿化。

  让文化给淄博注入红利

  深度挖掘城市文化价值

  实施齐文化传承创新突破行动,加快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齐长城文化公园、“齐风胜境”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推动齐国故城遗址、蹴鞠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齐文化研究阐释、遗产保护与开发,编辑出版《齐国通史》等齐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创作一批齐文化影视、戏剧、动漫作品,高端策划齐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办好红色淄博馆藏革命文化展,改造中共淄博市委旧址。讲好淄博工业故事,做好工业遗址、商业遗存、村落遗址等保护性开发和文化传承,建成新华1948文创园等工业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做强地域文化名人品牌。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策划创作35部讴歌新时代的文艺精品,传承弘扬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

  加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优化“一核两翼三带六组团”全域布局,抓好天鹅湖罗曼园、牛郎织女景区等30个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深化5家国家4A级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百里黄河风情带建设,高端策划黄河文化传承保护系列项目,打造“黄河十湿地+温泉+慢城”黄河文旅品牌。

  加快智慧文旅体系建设,规划公共区域双语标识,提升淄博文旅云“一站式”服务,增加“一元公交游”旅游专线,引进发展星级标准酒店和地域文化主题酒店,让“快旅慢游”成为新常态。

  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培育5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办好陶博会、啤酒节、五音戏艺术节、淄博马拉松等节庆赛事活动,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打造公园城市“网红场景”

  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5+N”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效能,新增90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规划建设50处多功能运动场地、20处青年时尚运动场地,打造体育生活新场景。

  加快齐盛湖公园海岱楼“钟书阁”、颜神古镇等项目建设,打造公园城市“网红场景”。实施市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项目,年内建成博物馆5家。

  开展剧院影城免费开放日活动,举办“齐舞悦动”等文化展演活动50场以上,公益性文艺演出75场以上。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行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创新推进全域美学教育,完善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


  【营商环境】

  启动“无证明城市”省级标准化试点,推行“齐好办”项目管家全链条服务,打造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升级版

  力争跨境电商进出口突破50亿元

  年度省外到位资金突破600亿元

  实际使用外资8.5亿美元

  【民生】

  新改扩建中小学校9所、幼儿园42所

  每个区县建成1处县级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镇、街道综合养老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60%、100%

  建成覆盖全市的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新增长者食堂300处、家庭养老床位3000张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

  启动“无证明城市”省级标准化试点

  启动“无证明城市”省级标准化试点,推行“齐好办”项目管家全链条服务,打造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升级版。深入推进数字政府“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建成100项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六稳”“六保”政策,延续执行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惠性纾困政策,出台一批助推市场主体稳健发展的政策包。完善领导干部挂包重点项目、“首席服务官”等制度安排,各级领导干部到一线助企解困、帮扶发展。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精准培训企业家4000人次以上,增强广大企业求新求变、做优做强的内生动力。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证财政支出强度,推进资本型财政建设,提升财政经济综合效能。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企业战略性重组,组建产业发展集团,推动市属国有资本向“四强”产业、新经济、基础建设、公共服务领域集聚。

  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亩产效益”“能耗效益”评价机制,对闲置低效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再开发、再利用,落实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搭建公共资源交易全周期生态体系,建设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探索用能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

  力争跨境电商进出口突破50亿元

  发挥淄博综合保税区双循环枢纽作用,扎实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高端规划建设鲁中国际陆港,常态化运营“淄博—黄岛”五定班列,打造“公铁河海空”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持续加大“一带一路”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市场开拓力度,新增有进出口业绩企业500家,支持淄川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

  积极推动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和展示交易中心,力争跨境电商进出口突破50亿元,年度省外到位资金突破6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8.5亿美元。

  建设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城市

  新改扩建中小学校9所、幼儿园42所

  加快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创建工作,新改扩建中小学校9所、幼儿园42所。推进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建成“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60%中小学校建成智慧校园。

  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分级竞聘机制。打造“低负高效”课堂,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完善“普职融通”办学机制,畅通职业教育贯通培养链条。实施驻淄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支持淄博职业学院举办职业教育本科、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普通本科高校。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建成市中心医院感染楼等重点公共卫生项目,全面提升传染病流调、检测、救治能力。实施区域医疗高地攻坚行动,建成知名专家团队工作室80家、临床重点专科50个,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增中心村卫生室50处,开展门诊慢性病用药和报销服务向乡村延伸试点,打造农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开展“千名中医进基层”和“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万家”活动,建成示范性托育机构20处,对100名适应症脑瘫儿童实施康复手术救助。

  建县级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

  健全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每个区县建成1处县级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镇、街道综合养老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60%、100%。推进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融合发展,开放护理型养老床位2000张以上。建成覆盖全市的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新增长者食堂300处、家庭养老床位 3000张。

  做好稳就业保增收工作

  落实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完善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施“创业齐都·乐业淄博”计划,政策性扶持创业1.5万人,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城乡公益性岗位1.63万个。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

  健全“1+N”社会救助机制,出台突发急难群众救助政策,修订完善低保、特困管理办法,将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为1.5万名特殊困难家庭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衔接。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持续扩大社保、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国家集采药品进药店”活动,优化“淄博齐惠保”产品设计,完善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两会”报道组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