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耕读展家风

2016-08-16 17:29:14     来源:鲁中网

小字体大字体

 摘要: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稳定道德力量。中国是礼仪之邦,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

  许潇家庭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稳定道德力量。中国是礼仪之邦,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赫赫有名的东娄山玉照堂王氏家族的祠堂的门口刻着对联是:

  念祖宗创业为艰,克勤克俭;

  教子孙永不忘本,维耕维读。

  作为当地名噪一时的大宅门,当年象征性极强的大旗杆、贞节牌楼以及雄伟的建筑群已经消失,仅剩下残垣断壁,辉煌的时代渐行渐远,虽然淡出人们的眼帘,但是玉照堂王氏家族深厚的家世、凝重的家训和博大的家风在当地广为流传,石碑虽毁,口碑尚在,至今余音不断。家风家训就是支撑这个家族的精神力量。

  我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没见过庭院深深地大宅门,但是细思起来也是在“勤俭耕读”的风气中成长起来。

  谈“勤”,自不必细说,农村人最是勤劳。奶奶在爸爸不满周岁时撒手人寰,爷爷就是靠着一个人两只手把爸爸姐弟四人养育成人。在我有印象时,爷爷已经白发苍苍了。从我记事到爷爷去世,他没有一天不在劳动。每天清晨爷爷起床先拿上出头去田间地头转一圈,等太阳慢慢升高村子里渐渐热闹起来,爷爷正好从田间回来了。

  爷爷常说“人勤地不懒”,我们家的房前屋后每一尺土地爷爷都能恰到好处的利用起来,黄瓜、丝瓜、茄子、甜瓜,农家人常有的东西爷爷都侍弄得很好。爷爷年轻时参加了志愿军,在军队里学得一手好伙计:烙饼、包饺子、缝衣服、修收音机,我印象里没有爷爷不会干的活。在他的影响下,爸爸兄弟姐妹四人虽然没有机会跳出农门,但日子都过得舒舒服服。在家里的影响下,我很幸运没有养成懒惰的习惯,在校读书时是这样,参加工作也坚持勤奋踏实的努力。

  我爷爷的老一辈们都是老实厚道的庄稼人,自是没有王家那样丰厚的家业,从土地里刨食儿的农人们自是节俭持家。

  上幼儿园之前,我多跟爷爷住在一起。那时候我吃饭很挑食,不合胃口的饭菜常常会偷偷倒掉。有一次我悄悄把一个咬了几口的馒头丢掉了,爷爷走过去把馒头捡起来,至今记忆犹新的去处。一处快要倒塌的老屋,一个黑黢黢的老人一瘸一拐的走出来跟爷爷打招呼,他们说了什么我已然记不得。只记得老人的家里断壁残垣、散发出一种我不喜欢的味道。回去的路上爷爷告诉我,这户人家本来很富有,可是他的儿子好吃懒做,把家业都败光了,他老了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还只能住在破破烂烂的房子里。如果,我懂节俭,以后我们家也会变成这样子。这使我在当对好吃懒做产生了非常大的恐惧感,自此知道应该节俭节约。后来想起来,那个好吃懒做败家的故事极可能是爷爷编来教训我的,但是这一个“俭”字确实让我受益良多。

  因为家里人都很节俭,我对于饮食服饰等没有要特别精心的要求。读书期间省吃俭用留下来的生活费多半被我换成了书来读。

  说到读书,是我家的一大要事。爸爸姐弟四人,都没有通过读书走出农门,因为爸爸兄弟顽劣,只有二姑姑读书肯上进。可是奶奶去世的早,家里没有人照顾年幼的爸爸,爷爷只能忍痛让二姑姑辍学回家照顾幼弟。纵使后来二姑姑嫁出去,成家立业在村里做起小买卖,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没能让二姑姑读书依然是爷爷埋在心的痛处。我上学后,经常听他说,不要学你爸爸整天就是玩闹,要跟你二姑姑一样多动脑筋。我读小学时经常考年级第一,每次发了奖状我都第一个跑去给爷爷看。爷爷只读了两年学并不认识多少字,但是他接过奖状,眯起眼睛看的笑滋滋的。爷爷经常找我不用的课本来读,有时候会念出声来,我听出爷爷许多字念不对,于是笑他“山东秀才——念半边”,爷爷想呵呵地说,“你爷爷要是个秀才就好喽”,“盼着你考个秀才吧”。

  我读书期间,爷爷一直全力支持我,他把省吃俭用的钱留下来给我补贴生活费,每次考试必关心我的成绩。在我读高中期间爷爷罹患胃癌,他知道我功课很紧坚决反对我回家看望他。最后一次回家看她,他已经病得很重,几乎不能起身。看见我,他还是挣扎着做起来,叮嘱我不要挂念他,要安心学习,看看以后能不能考个什么。我知道他的意思,他并不知道现在的学生读书能考个什么,但是他是希望我能通过考个什么走出农村。

  在爷爷的影响下,爸爸妈妈都非常支持我读书,跟我同龄的小伙伴,有很多因为是女孩子在读完初中就辍学打工去了。我能有今天在这里作为共产党员写这篇文章的机会,应该感谢我们家里对读书这件事的支持。

  再说说“耕”,从我记事到现在我们家里从来没有放弃种地,即使现在种地的收入根本微不足道。爸爸还是习惯把零零散散的荒滩儿都收拾出来,谁家要种就去种,没人种爸爸就自己拾掇起来。我常常劝他,种地收入少又累,还是不要种了。爸爸说,农民不种地能干什么,农民不种地你们这些上班的人吃什么。渐渐地,我对“耕”有了更新的认识。如果说读书是枝繁叶茂锦上添花的事,那么耕就是深埋在地底的跟,是中国农民的根,是农耕文明的根,是中国发展的根。“耕”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的粮食,它是一个家庭的安全感,是社会的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的安全感,是一个中国农民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感。

  克勤克俭,维耕维读,多少家庭没有只言片语的表示,却在坚持着传承着这一优秀的家训。勤奋、节俭、爱劳动、爱读书,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良好社会风尚的体现。80、90后作为社会的生力军,责无旁贷应该担当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的责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2270723,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