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东营筑牢生态屏障,黄河口生物多样性创纪录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2025-11-26 10:16:19


  11月24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服务中心主任宫振卫介绍了东营市在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主要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东营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系统观念,构建生态保护大格局

  黄河三角洲是全球最年轻、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坚决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求,统筹推进水、林、田、湖、草、湿地、滩涂、海岸线一体化保护修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紧紧围绕“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标杆”目标,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目前,全市野生植物资源达1145种,陆生野生动物989种。2025年东方白鹳繁殖536只,创历史新高;黑嘴鸥年繁殖种群数量稳定在1万余只。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鸟类种类增至405种,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经过系统治理,黄河水生态系统稳定提升,消失30年的黄河刀鱼重新出现。

  严守生态底线,强化监督管理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要求,扎实开展监督执法检查,组织各县区核实疑似生态破坏问题线索,建立问题清单,及时移交线索。将生态保护红线成效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面,建立“方案审核—过程监督—结果评估”闭环机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行为,要求违法主体编制修复方案,明确修复范围、措施和时限。县区分局全程跟踪监督,确保修复效果。目前,已完成3个违规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深化示范创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积极组织指导各单位编制创建规划。2020年以来,利津县陈庄镇、黄河口镇、黄河路街道办事处等先后获评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2023年,利津县成功创建山东省生态文明十强县,争取奖补资金1000万元;河口区新户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4年,垦利区成功创建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样板。2025年9月,东营区拟争创全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相关创建材料已提交生态环境部审核。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东营市成功承办全省“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等重大宣传活动。以鸟类博物馆为阵地,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研学实践活动。成立多个民间生态保护组织,吸引志愿者1000余人。“一起趣河边”项目入选省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今年4月,“万里同心 共护黄河”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联动活动在东营市启动,联动开展了植树造林、净滩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展示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下一步,东营市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大众新闻记者 陶敬玉 实习生 张永胜)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