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张店区公园街道:老街区焕发新生机 特色小巷惹人爱

来源:鲁中网

2023-11-08 17:14:30


  鲁中网淄博11月8日讯(通讯员 李磊)“老房老院子,小街小巷子,沿街一溜小铺子”。小街巷反映一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涵养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行走在张店区公园街道沁园社区的小巷里,一步一观景,一景一陶然,处处让人感受到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强劲脉动和全新变化。

  花开沁园 遇见城市里的“慢时光”

  漫步在沁园社区,这里安静祥和的人居环境令人羡慕。虽然地处中心闹市区,却无半分嘈杂之音。成都的玉林路因为一首歌曲《成都》,让人们向往、难忘,在沁园社区,也有这么一条巷子,它虽然没有小酒馆,不过巷子里的彩绘墙和祥和安静的人居环境,也同样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志愿者们用手中的画笔和绚丽的色彩,沿着北二巷两侧墙面勾勒出一幅幅“鸟语花香”,将慢生活文艺和文化元素巧妙地注入其中,为社区“增花添彩”。爬山虎伸展着枝叶爬上墙头、“牡丹花”在墙角枝头尽情绽放、调皮的“小猫”翘首捕捉蝴蝶……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星星点点的斑驳,让人情不自禁的沿着小巷慢慢走,感受街巷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在推进老旧小区文明城市创建中,沁园社区以“街道—重点片区—社区—院落”为链条,结合沁园社区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在该片区实施了“花开沁园”特色提升工程,让老街续写文化,让文化进入生活,让生活成为风景。“前几年,我们这里到处是小餐饮、小饭店,油烟噪声污染严重,如今的小巷里开起了书吧、宠物店、花店、咖啡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了。”帮忙种植花草的居民寇荣云为社区近年来的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竖起了大拇指。来到小巷,点一杯咖啡或者茶,翻开一本喜欢的书,或看看喜欢的小动物,再到巷子里拍拍照片,小巷如今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

  老照片新记忆 追寻城市文脉

  沿着小巷前行,一面老照片时光墙吸引居民驻足,“1988年的中心路”“1990年的柳泉路路口”“更名前的张店站(火车站)”“淄博第二百货商店”……一张张老照片是无言的回忆,照片里的每一条街、每一条河、每一个建筑,承载着百姓的柴米油盐和生活轨迹。通过道路变迁、企业蜕变、地标掠影等不同模块的展示,让社区原本斑驳的墙面增添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文情怀,让居民从老照片里寻回那些年共同的记忆,也让一座城市的历史因为影像作品而更显生动温暖。

  “一座垃圾不落地的城市、一座礼让行人的城市……”傍晚时分,沁园社区的王阿姨带着孙子去往人民公园,王辛西街两侧的墙面上“一座最有爱的城市”公益广告引人注目,王阿姨一句一句教孙子念着墙面上的内容……这是社区打造的一条“家风小街”,两侧墙面绘制了“十个一”公益广告和孝老爱亲等内容,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一句句真诚的文明倡议,在美化社区环境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向辖区居民传递着文明的力量,引导居民成为文明创城的参与者。

  “以前这些墙面斑驳破损,还有小孩子在上面乱涂乱画。现在统一进行墙面美化,不仅变好看了,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许多文明知识。”往来的居民纷纷点赞。

  时光墙、彩绘墙、公益广告与小区原有的环境氛围融为一体,美化了环境,传播了风尚。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宣传主题,却又符合小区的整体氛围,相得益彰。

  老有所乐 提升居民幸福感

  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是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试金石”。

  “小区老年人比较多,大家都迫切希望能有一处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总算是盼来了……”沿着小巷继续前行,一处古朴的建筑映入眼帘,这里是社区首家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沁园社区·和贤悦健康养老服务中心。书画阅览室里,书画爱好者们聚在一起彼此切磋交流,互相帮助和学习,并且还能辅导身边的一些爱好书画的居民练习、学习书画,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和贤悦健康养老服务中心也是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理疗康养、中医理疗和休闲活动室一应俱全。在这里,老人们可以享受到读书习字、健康理疗、休闲娱乐等服务。在这里的老人们出门散步有人扶,生病可做常规治疗,还可以参加各种文娱活动,“档期”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真正让老人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文明,是城市最美的风景,也是一座城市灵魂的完美体现。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往往要从细微之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公园街道从细微之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从实际之处发力,织牢民生“幸福网”,让城市建设既有“面子”更有“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