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07-30 14:54:01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淄川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年来,淄川区精准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淄川文旅发展破浪前行,文旅工作在党建引领、文旅贡献度提升、项目建设、品质优化、民生服务、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今天,我们邀请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峰同志,淄川区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皓同志,淄川区文旅局旅游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于萍同志向大家介绍淄川区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提出的有关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有:山东省新闻单位驻淄博记者站、淄博市属新闻媒体的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首先,请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峰同志介绍淄川区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情况。
刘峰:
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感谢媒体记者朋友及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工作情况向大家作发布。
近年来,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一直坚持以文旅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高效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我区接待游客71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1.5亿元,2025年1-4月份,淄川区接待游客近24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
一是抓实重点项目文旅建设,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2025年,新策划文旅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1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5亿元,涵盖城市休闲旅游、文旅新业态打造、景区提质升级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多个业态。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56亿元,投资完成率为30.1%。其中,聊斋文化旅游区业态提升项目被列为市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分线指挥部攻坚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今年以来,聊斋城景区成功打造了聊斋花灯节、演艺广场升级改造,加装巨幅LED屏幕,增加景区二消项目(阿狸牧场),“五一”期间推出“倩女幽魂”主题视听盛宴、大型沉浸式巡游“罗刹海市”,启用裸眼3D全息投影系统,邀请刘老根大舞台国内知名艺人开展一系列文化演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社会口碑。
二是全力做好太河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牵头启动度假区实地勘探工作,围绕度假区功能布局、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拟划定西石村及周边区域作为旅游度假区起步区规划范围。成立了以太河镇、区文旅局、潭溪山景区、西石村等为成员单位的度假区创建工作专班,全力推动度假区创建项目。目前,太河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编制招标意向公告已发布。
三是做好A级旅游景区综合提升,着力推进旅游服务品质升级。今年以来,升级聊城游客服务中心,改扩建旅游停车场3处,拓宽、硬化景区道路2.6公里,改建国家I类旅游厕所1处。我区三家4A级景区新增停车位2500余个,完善智慧景区建设,引导游客合理有序停车。聊斋园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入选山东省公共视频智能应用创新应用优秀案例。
四是强化旅游新业态培育,积极营造“文旅+”多元发展。进一步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培育旅游休闲街区,淄川商城旅游休闲街区成功入选第三批山东省旅游休闲街区。搭建“长城寻迹”旅游风景道交通网络体系,深入发掘“中国最古老长城”齐长城遗址历史文化底蕴,目前,淄川区“长城寻迹”旅游风景道已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省级旅游风景道。全面梳理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召开“智汇淄川 研学启新”淄川区研学旅游资源推介会,集中发布8条研学线路,吸引12家旅行社、23家研学单位参加。重点对七河生物、1954陶瓷文创园、黛青山富硒产业园、领尚琉璃文创园等试点单位进行全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
五是精心组织特色活动,全力激发旅游市场消费新活力。创新赵瓦福禧花灯会、“非遗大集”等5个“节庆IP+场景体验”的文旅活动矩阵,形成“可参与、可传播、可消费”的立体化活动体系。组织开展黛青山杏花节、齐山樱花节等16场“乡村好时节”主题活动,共吸引游客23万余人次,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到890余万元。
六是创新开展宣传营销,构建打造优质城市IP形象。淄川区文旅局先后赴济南、济宁、聊城、泰安等地市12所高校开展“青春遇见淄川 文旅走进校园”文旅推介活动。同时积极开展社会群体进景区活动,今年以来开展淄川区欧美同学会暨青年企业家走进潭溪山,齐鲁医药学院走进马鞍山、梓橦山,济南市摄影家协会潭溪山摄影创作基地揭牌仪式等推介活动。举办旅游行业短视频运营培训会、数字化应用提升培训会、抖音电商破局公开课等,为文旅宣传注入数字化发展新活力。组织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及研学基地、旅游商品等40余家企业参与“齐鲁1号”“坐着高铁游烟台”“好客山东 美好淄博”烧烤专列推介活动,以及赴临沂、徐州、蚌埠、开封等地参加“感恩遇见 品游淄博”淄博文旅推介会。
下一步,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以全局观念强化全域旅游发展,坚持以发展“聊斋大文化IP”为引领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工作新篇章!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感谢刘局长的情况介绍!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提报你所在的新闻单位。好,现在开始。
记者提问1:当刀郎演唱会全网爆红,当“淄博烧烤”点燃全国游客的热情,淄川——这座藏身鲁中的千年古城,正以“聊斋故里”“山水瓷都”散发出多元魅力,请问在淄川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方面,如何谋划推进?
这个问题请刘峰同志回答。
刘峰:
您好,非常感谢您提出这个问题。2025年,区文化和旅游局将集中力量在提升内在质效,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着力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聊斋文化旅游区业态提升、太河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抓手,计划打造“一链两区”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一链即全域旅游产业链,两区即聊斋文化旅游区、太河省级旅游度假区),努力把淄川区打造成为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下一步我们将谋划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推动A级旅游景区提升改造。探索聊斋文化旅游区业态提升新思路,打造聊斋文化研学旅游品牌。淄川区将深度探索聊斋文化旅游区业态提升新路径,按照“一村一园一馆”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打通开发建设路径,推进村庄、故居、景区资源整合发展。以“轻资产、重整合、赋科技”理念,加大聊斋城景区科技、数字化程度,运用数字孪生、AI(人工智能)、XR(扩展现实)、CG(计算机动画)等数字技术,对聊斋城景区进行数字化赋能提升,同时丰富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研学、演艺、夜游等多类业态结合。同时,依托聊斋文化以及聊斋旅游资源的研究和开发现状,以聊斋文化为核心和主题,从省、市、区三级层面策划研学旅游线路,串联起陶瓷、琉璃、铁壶、诗歌(俚曲)、民俗、美食、农事体验等各类元素,充分展现独具特色的聊斋文化魅力。依托师专、水校等驻淄高校,进一步加强聊斋文化研究和应用,丰富和完善课程和线路设计,做好与研学旅游结合文章。
二是大力推动乡村旅游迭代升级。利用乡村民俗节庆、农事体验、工艺美术和农副产品等非遗和民俗资源,以潭溪山冰瀑、齐山樱花、云明山红叶等A级旅游景区季节性节庆活动;以同古大集、东东峪村非遗大集等乡村集市、以齐艾健康文化节、凤凰山农民丰收节等农事节庆活动为重点,促进农业生产、风土人情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培育具有淄川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
三是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做好接流引流文章。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在巩固深挖传统客源市场的基础上,聚焦年轻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推介和优惠活动,靶向开发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二消项目。深耕学生群体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开展文旅企业进高校、高校学生进景区活动。建立“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区镇互动、部门联动、游客参与、多业统筹”的全方位宣传推广模式。同时,积极利用新媒体加强线上宣传引流,与景区、民宿、研学基地、旅行社等各涉旅企业进行互推,打造旅游宣传营销矩阵,形成宣传合力,不断扩大淄川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是不断丰富提升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加大聊斋文化、鬼谷子文化、齐长城文化、工业遗产文化、乡村文化的挖掘力度,结合聊斋城景区打造、工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培育,打造具有淄川特色的旅游品牌。引导鼓励景区结合自身优势延展“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引入康养、研学、特色演艺等新型旅游消费业态,加快从单一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不断提升我区旅游综合服务接待能力。
谢谢!
感谢刘局长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2:淄川区工业起步早,陶瓷、琉璃、煤炭等特色产业历史悠久,发展遗迹保存完好。请问如何利用这些工业遗迹发展工业旅游,实现赋能工业转型升级?
这个问题请陈皓同志回答。
陈皓:
淄川区拥有陶瓷、琉璃、煤炭、汽车等众多工业元素,近年来,区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明确推动“工业+”开发,支持域内陶瓷琉璃等产业向研学体验、文化创意转型,进一步打造淄川工业旅游品牌。截至目前,淄川区已建成1个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领尚琉璃文化创意园),2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川鹰食品文化产业园)。
一是工业遗产活化与老厂房改造。领尚琉璃文化创意园由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展示传统琉璃烧制技艺与现代设计,设有琉璃烧制区、精品展览区及互动体验区,成为淄川非遗研学与工业观光的热点。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都瓷苑·刘永强陶瓷艺术博物馆,在原淄博瓷厂旧址上改造而成,保留红砖厂房、老窑炉等工业遗迹,转型为陶瓷博物馆、工业展厅、咖啡馆及大师工作室,引入陶瓷学院、非遗体验等项目,形成集展览、研学、文创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二是企业联盟与研学基地建设。明确工业旅游发展定位、目标和布局,通过整合企业资源,拓展企业文化旅游产品,深入挖掘企业发展历程、品牌故事,在川鹰食品、七河生物、吉利汽车智慧工厂等企业联合成立研学基地。川鹰食品文化产业园提供传统酱油酿造体验和数字化生产观摩;七河生物园区展示香菇智能化生产流程及VR互动沙盘;雷达汽车工厂开放智能生产线,提供汽车制造研学课程,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让游客感受企业文化魅力。
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增强品牌影响力。深入挖掘我区工业旅游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明确品牌定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旅游品牌形象。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发挥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展示工业旅游的魅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旅游展会、推介会,提升淄川工业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整合全区资源,培育精品工业旅游线路,加强与周边景区、旅行社的合作,共同推出综合性旅游线路,将工业旅游与山水风景游、休闲度假游等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
未来,淄川区以陶瓷琉璃、生物科技等产业为基础,形成陶琉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等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并提升附加值,持续深化“工业+文旅”价值链,推动传统工业城市向多元旅游目的地转型。
感谢陈局长的回答,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3:淄川山水蕴灵气,以其独特的人文环境,交织出自然天成的山水文化美卷。请问淄川区夏季旅游亮点有哪些?
这个问题请于萍同志回答。
于萍:
谢谢您的提问,淄川区文旅局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四季分明的气候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合民俗、非遗等资源,打造了“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嬉雪”的全季旅游体验,让游客在不同季节都能感受到淄川的独特魅力。
为了更好的兼顾自然野趣与现代体验,夏季主打“山水清凉+网红打卡”的夏季避暑游。游客朋友可以在潭溪山参与高空玻璃漂流、百米观光电梯、星洞传说等网红项目,体验在峡谷间的清凉与刺激。齐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4%,自然环境优美,徒步在山间,沿溪流而上,享受夏日清凉。
我们以特色民宿为中心进行周边景点串线游,无论是潭溪山悬崖酒店、天上的古村落牛记庵,还是主打轻奢度假的朱水湾,以及各具特色的叮咚小院、上舍、芸弘山房等民宿,都可以让游客放缓脚步,感受放松身心的愉悦。
同时,我们不断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持续做好“旅游+”“+旅游”的文章,通过业态创新、跨界融合,推出了短途游、自驾游等年轻人喜欢的旅行线路,先后打造了户外卡丁车、越野、房车露营等潮玩项目。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推动研学旅游发展,积极打造地质探秘、红色之旅、古村落民俗感知、聊斋文化、陶风琉韵等8条研学旅游线,将淄川的山水、文化串联成研学符号,镌刻在参加研学游孩子们的童年中。
在打造不同业态的同时,建设一流旅游目的地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随着景区化村庄和乡村旅游重点村的不断建设发展,乡村生态游也备受青睐。您可以前往东东峪村、梦泉村、马家庄等村庄,观乡村新貌、住特色民宿、品农家饭菜、享山水清凉。
下一步,淄川文旅将持续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加快景区提质升级建设,推进景村一体化,不断培育新业态、开发新场景,为前来游玩的游客打造更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欢迎大家来淄川游玩!谢谢!
感谢于主任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可以联系淄川区文旅局或宣传部的有关负责同志。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