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10-09 08:52:10
鲁中网记者 张琦 通讯员 赵雪曼
2025年9月30日,博山区实验幼儿园人民路园与易达园携手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两园教师围绕幼儿园“双回归”自然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讲解、目前教师课程中存在的困惑以及周计划的预设和生成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分享教学经验、碰撞育人思路,切实以教研联动助推保教质量共促共升。
1.聚焦“双回归”理念,解锁自然育人模式
王清宝园长从解决的主要问题、过程与方法、“双回归”自然育人模式成果三大维度,对“双回归”自然育人模式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梳理与讲解。
王园长讲到,“自然+”课程目标以“亲自然、爱社会、慧生活”为核心目标,以“自然认知、生活实践、自然与生活融合”为课程内容的体系。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广泛汇集经验,主动获取知识,实现多元表达;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实现活动方案的共生、审议、实施、调整、评价,通过三维审议,给予动态支持,最终形成课程实施路径的闭环。
2.捕捉儿童兴趣,搭建教师困惑诊疗室
孙喆园长针对教师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找到项目起点、解决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活动评估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答疑。
孙园长指出,要立足“儿童视角”,聚焦幼儿日常生活,捕捉孩子的“真问题”与“惊异瞬间”,利用环境、偶发事件、季节变换、节日特点等,抓住热点,并转化为可探索的项目,解决孩子共同面临的共性、个性问题。同时,通过活动评估推动课程进化,优化教师教学,促进儿童发展。
3.周计划支架支持,探索预设与生成的智慧
马晓彤园长以“预设与生成的智慧”为主题,聚焦周计划制定,讲解了具体的支架支持,帮助教师们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
优秀的周计划应是“有准备的生成”,兼顾课程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的时间里,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进行项目活动。在周计划制定时,要追随孩子的兴趣,基于当下实际和孩子的现实需求,明确活动总目标,通过“观察、记录、倾听”的循环,整理成“问题清单”,利用主题环境的暗示作用,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
4.沉淀教研收获,赋能日常教学实践
一场深度教研,一次育人思路的碰撞。三位园长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解锁理念、以“困惑诊疗”破解难题、凭周计划搭建支架,将“双回归”自然育人模式的实践路径清晰铺展。从捕捉孩子的“惊异瞬间”到打造“有准备的生成”课程,每一步探索都围绕“亲自然、爱社会、慧生活”的核心目标,让幼儿在自然中汲取成长力量,让教师在互动中实现专业进阶。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本次教研的成果融入日常教学,用更科学、更生动的方式,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未来,幼儿园将继续深耕自然育人沃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大自然、大社会的课堂里,收获知识、绽放天性,让教育真正回归本真、回归儿童!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