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10-15 16:55:38
凌晨四点的天安门广场,26个来自高青乡村的孩子踮起脚尖,望向缓缓升起的国旗。人群中,一个清瘦的年轻人正轻声为孩子们讲解。他叫张学海,也曾是站在队伍中那个望向远方的孩子。
这是一场跨越八百里的陪伴,也是一次温暖的“反向奔赴”。多年前,张学海在“麦田公益”的陪伴下走出乡村、看见世界;如今,他成了麦田志愿者,带着新一代的孩子踏上北京研学之旅。从被照亮,到照亮他人,他用行动写出了公益最动人的注脚。
孩子们是第一次触摸长城的砖石,第一次走进大学的校园,第一次在科技馆里惊叹不已。而张学海,则是第一次以“哥哥”的身份,守护着和他曾经一样满怀期待的童年。登长城时落在最后的小女孩,在他的鼓励下终于登上烽火台;在国家博物馆里,他拉着孩子们的手,轻声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些瞬间,没有被镜头全部记录,却深深烙进了彼此的生命里。
这场温暖的循环并非偶然。近年来,高青县民政局依托“红领高社·青力发展”社会组织党建品牌,默默搭建起无数这样的爱心之桥。他们不仅关注物质帮扶,更注重心灵陪伴和视野开拓,让公益真正成为一场双向治愈、共同成长的漫长陪伴。
就像麦田创新发展中心负责人说的:“我们播下的不只是种子,更是希望的循环。”在这场跨越八百里的旅程中,没有施与受的单一关系,只有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而当社会组织成为这片土地的温暖注脚,乡村振兴便不再只是一个宏大的概念,而是由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一次又一次温暖的陪伴编织而成。
如今,回到高青的孩子们开始写下自己的北京日记,而张学海也在计划着下一次陪伴。爱的循环从未停止,它正在更多人中悄悄生根、发芽,终将长成一片希望的麦田。(通讯员 何晓玫)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