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2020-10-24 09:40:00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一进沂蒙山,遍地起炊烟。八百里沂蒙,曾是红色热土,见证了山东老区人民拥军支前,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时的艰苦卓绝。如今,沂蒙精神正成为山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传承,成为新时代齐鲁大地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动能。
脱贫攻坚看山东,除了沂蒙山,还有黄河滩。
来到黄河滩,村台似江南。这里曾经洪灾泛滥,发展滞后。近年来,山东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社区工程,“摘穷帽”“拔穷根”“改穷业”,从滩区到社区,一字之变, 折射出脱贫攻坚进程中“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政策思路。
“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决不让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的殷切嘱托,正成为山东决战脱贫攻坚、助力老区振兴的不竭动力。
今天,从泰山之巅到黄河之滨,从胶东半岛到鲁西平原,在五级书记抓、党政一齐上、社会齐动员的大扶贫格局下,齐鲁大地涌动着干群合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热潮,真脱贫、防返贫、奔小康的新路正越走越宽。站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节点,我们再度凝望这片光荣的土地,新时代的荣光正在奋斗中闪现。
真脱贫 有成效
精准施策 着力抓党建促脱贫
代村干净整洁的街道。栗翘楚 摄
一栋栋“小洋楼”鳞次栉比;一间间沿街商铺人气十足;村民文化广场的绿荫下,三五成群的老人下棋聊天,悠然自得……
走进山东省兰陵县代村,一幅美丽乡村的新图景跃然眼前。
谁能想到, 20年前的代村,还是一个“散乱穷差”的贫困村庄。1999年,31岁的王传喜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代村一步步发生了变化。
“要拔掉穷根,就要找准‘病根’。我觉得,得先解决人、土地和制度的问题。”王传喜对人民网记者说。
从2005年选择走集体化道路之日起,代村就实行村民生活必须品由村集体无偿供给,且建起了占地1000亩的现代化新社区,就医、上学、购物一应俱全。据统计,2019年,村集体经济发展到各业总产值30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9万元。
“跟过去比,现在的日子真是比蜜甜。”村里的李学全老人笑着说:“俺重孙一出生,村里就给买了保险,十八岁以后分福利房,上学村里还有助学金、奖学金。对我们老人更是没得说,不但免费住公寓,还每月发放老年优待金和米面油。”
代村,是山东打赢脱贫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山东省建立起高效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推进体系、政策体系,做到扶贫问题优先研究、扶贫投入优先保障、扶贫项目优先安排。到2018年底,山东省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19年起,通过重点提高脱贫质量,贫困发生率基本“归零”,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归零”背后,是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奉献与付出。据介绍,山东省已累计选派5万余名第一书记,帮助农村抓党建、促发展。
白露刚过,在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松林村的蔬菜大棚里,人民网记者见到了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邢庆辉。在他身后,是7个占地42亩的双膜双结构大棚。通过因地制宜找准产业路子,2019年这块土地上实现黄瓜产量80万斤,带动村民就业35人,平均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
作为山东省委组织部工作组里年龄最小的90后,一年的驻村经历下来,邢庆辉的头发白了不少。“我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到基层去体验、去生活,去看一看现在的农村是什么样子。”对于初来乍到的邢庆辉来说,抓党建成为他的第一个“硬任务”。
“一个村庄要想长远发展、健康发展,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非常重要。我们以党支部评星定级为目标,着力规范班子运行,分别与村两委谈话,去带动村两委成员之间的配合、协作,去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村级班子的战斗力。”邢庆辉说。
来到临沂市费县新刘庄村,已经94岁的宋传荣带着人民网记者走进了自己刚刚翻修过的房子。
94岁高龄的宋传荣老人。栗翘楚 摄
老人家里的一面墙上,挂着一个名为《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政策一板清》的公告板。而在公告板上,有一个二维码格外醒目。
据县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如今贫困户的信息已完成电子化登记,扫码即可确认。另外,支援贫困户的负责人还可以通过扫码,将实施帮扶的日期和具体支援内容记入电子文档,有利于监督管理。
宋传荣告诉记者,对于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驻村第一书记陈建兵平时经常会来看望,询问大家的身体情况和家中困难,还协调省医院专家团多次进村义诊,为群众免费检查、诊病治病。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除了兜底保障,山东更着力推进“志智双扶”。
据统计,2019年,山东省共计培训高素质农民3.5万人,为137万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人才返乡创业势头良好,2019年全省发放乡村人才创业贷款近25亿元。
2013年,30岁的杨巍放弃自己在无锡小有成绩的物流事业,回到山东省曹县大集镇孙庄村做起淘宝生意,专做葫芦娃的演出服装。第一年,他在淘宝平台上赚到第一桶金20万元。
依托村党支部的支持和镇政府在资金、场地、公司注册、电商知识培训等方面提供的优厚便利条件,杨巍的天猫店铺发展很快,现在已经达到12家,公司也从单纯的供货商变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的综合性服饰公司,2019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
2013年以来,大集镇约有6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700多名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力推动产品质量提高和网店经营水平提升,过去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如今纷纷返乡创业。
谈起扶贫工作,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表示:“工作中,我们着力抓党建促脱贫,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关键问题,着力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着力抓产业扶贫,着力推动重点区域集中攻坚,着力实施农村‘七改’工程,着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加大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帮扶力度。”
防返贫 有保障
织密“保护网” 筑起“拦水坝”
“大家住在这里既能安居,又能创业。滩区群众再也不会因房致贫、因房返贫了!”
最近,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黄河滩区热闹了起来,不少老百姓说,要搬家了,终于住上新房了,再也不怕洪水了!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村台。刘祺 摄
2018年底,山东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脱贫后的山东,把防止返贫和新致贫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黄河滩区易地扶贫搬迁正是巩固提升、防止返贫的关键之举。
2019年,山东探索建立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对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等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即时发现,即时建立台账,由扶贫部门牵头各行业部门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核心标准开展帮扶。
2020年以来,山东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结合脱贫攻坚自查评估和“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对贫困户开展核查,对一般农户、稳定脱贫户进行走访摸排,排查返贫致贫风险点。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作为辖区内的日常监测责任人,重点将“三保障”存在困难的一般农户、因病因灾因意外等支出骤增的家庭、无监护人的精神病人和流浪人员、建档立卡以外的低保和特困分散供养人员等纳入监测范围,持续跟踪家庭收入、生产生活条件、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发现返贫致贫风险点及时向扶贫部门反映。
山东省扶贫开发办主任崔建海对人民网记者表示:“对有劳动能力的,山东通过组织外出务工、发展产业,支持其增收致富;对劳动能力较弱的,利用扶贫车间、公益岗位、扶贫专岗、疫情防控临时岗位等进行妥善安置,帮助其就近务工;对无劳动能力的,综合运用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扶贫资产收益、孝善养老等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存在问题的,着力补齐短板弱项。”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山东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强预防和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
“我就因为有了一技之长,才不会再返贫。”山东省蒙阴县野店镇大石头村的邢士东告诉人民网记者。
和其他生活在沂蒙山区的人一样,邢士东世世代代生活在偏僻的山村里,这里四面环山,村子就坐落在山坳里。2014年的一场车祸,导致了邢士东高位截瘫,从此生活不能自理。为治病,邢士东欠下很多债,家庭陷入贫困,虽然有低保和残疾补助,但只能解决吃饭问题。要想脱贫不返贫,得有一技之长。
邢士东在直播间里介绍村里的农产品。人民网记者 夏晓伦摄
看着当地丰富的土特产,邢士东有了主意。在村镇领导、县商务局和扶贫干部的多方帮助下,邢士东做起了微商。2018年,又在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和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开了淘宝、拼多多等网店。2020年,他又加入直播带货的行列。
一路走下来,邢士东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盖起了十间大瓦房。高位截瘫的邢士东不仅成了村里的致富能人,而且还帮助了三名残疾人,带动了20多户村民发展电商。
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开展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完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强化政策集成、资金整合、资源集聚,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山东省脱贫成果长效机制正在不断巩固完善。
奔小康 有质量
培育 “领头雁” 解码新技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培育出一方特产,一方特产也能振兴一方经济。在山东,插上科技翅膀的传统产业能飞的更高,小康生活也会更有质量。
夕阳西下, 山东省临沭县52岁的地瓜种植大户李庆柱坐在田间地头,迫不及待地给记者分享起提升科技含量后,增产增收带来的喜悦。
之前因为采用传统种植技术,缺少科技含量,李庆柱一年的收入仅2万元左右。“现在不同了。通过流转300亩土地,能达到产量100多万斤,通过采用脱毒育苗,能高效避免病虫害,一亩增收2000-3000元,现在能达到30-40万……”谈到收入,李庆柱的嘴角就会微微上扬。
好产品还需要好销售渠道,做地瓜深加工的戚发军说:“现在生产线的工人最多能容纳60人,产品也销售到了全国各地”。放在以前,虽然当地种植基础好,但科技含量低,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传统低效模式难以保证增产增收。
李庆柱(右一)与脱毒育苗、产品销售合伙人。李栋 摄
“谁能想象我们世代种的地瓜能带来这么多收入,真得感谢服务队啊!”李庆柱所说的服务队是两年前从省里下派到村的。
2018年9月,山东省9个单位的10名干部,组成省派平邑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奔赴平邑武台镇,联系当地5个行政村,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任务,成为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探索。
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因素。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指出,到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训普遍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
看到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视,韩梅的父亲笑得合不拢嘴。
2016年,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的韩梅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乡创业,和父亲一起成立了平邑县源丰家庭农场,成为了一名新农人。她利用大学里所学的电商专业知识,在网上售卖农场种植的桃子,开启了“互联网+农业”的创业路,利用网络直播、网店、微信等渠道进行宣传销售当地的农产品。
“虽然父亲已经年近50,但是他对国家提倡的新型职业农民非常感兴趣,他说自己种了一辈子地,也想换换思维。所以他会经常参加各地组织的培训,学习新的技能方法、新的经营理念,我也会把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知识与他分享。”韩梅告诉人民网记者。
2018年,韩梅还考取了“T1级电商讲师”,目前已培训近5000千余人,其中近3000人为农村青年妇女,带动上百家网店走上正轨,帮助广大妇女青年实现了网络致富梦。在乡亲们眼里,这个“95后”的小姑娘,为农产品插上了互联网翅膀,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实践表明, 致富带头人是村域经济的先行者、探索者, 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新时代“沂蒙六姐妹”之一的于学艳,虽是莒南县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却凭着一股韧劲白手起家。
2003年,偶然的一次外出,于学艳发现了编织网兜的致富商机。她介绍,西瓜网袋主要附加值在编织劳动上,虽然每个的利润不高,但胜在操作简单,每天都能编不少,一天下来就能挣几十多块钱。农村有很多闲置劳动力,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赚些‘外快’,这是实现脱贫的好方法。
目前,于学艳的公司已辐射带动周边的11个村庄600余人,以及外省市江苏、日照等剩余劳力2000余人参与本项目加工。据了解,编织西瓜网袋网兜一天可收入20元左右,一个月就是600元左右,贫困群众直接增加了收入,能实现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说起带领乡亲致富的经历,于学艳满脸自豪。孙家栋 摄
从一贫如洗到拥有大型西瓜塑料网袋生产企业,于学艳用一个个小小的西瓜网兜编出自己的小康生活,也兜起了身边脱贫致富路上的乡亲们。
谈到心目中的小康愿景,于学艳这样说道:“自己有能力就要为大家分忧,带动身边人的人致富,让他们有钱住房、有钱治病、有钱养老,要让清水煮地瓜干的日子永远不再继续。”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金秋时节的齐鲁大地上,处处回荡着丰收的歌谣,而昂首行进在脱贫奔小康新路上的山东人民,也正交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山东答卷”。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