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老电影中的反法西斯战争④丨《虎口脱险》:鸳鸯茶,鸳鸯品,我爱你,你爱我……

来源: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5-07-23 10:04:44


  1982年7月,法国电影《虎口脱险》在译制片的黄金时代来到中国,经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在国内放映,成为又一部配音经典。

  法式幽默既不沉重也不愤怒,战争只是背景,英法这对欢喜冤家的文化冲撞只是旁白,真正让人会心一笑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在战争时代下的自嘲精神。

  迷航巴黎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闪击比利时、荷兰、法国和卢森堡。坚持绥靖政策的张伯伦下台,丘吉尔继任英国首相,决定立即开始轰炸德国。

  影片的故事就开始于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国的空袭:一架轰炸机遭德军炮火重创,返航途中因迷航误入已被德军占领的巴黎上空,再遭防空火力袭击后坠毁,机组人员被迫跳伞逃生。有趣的是,开场夜间轰炸德国的远景中这明明是一架英军兰开斯特轰炸机,到了白天的巴黎近景却变成了美军B-17飞行堡垒。

  这一穿帮镜头实属无奈:1966年拍摄时,兰开斯特轰炸机已难寻可飞行道具,而B-17因存世较多更易获取。奇妙的是,这架错位的B-17恰好反映了二战时英美的战略差异——英国惯用夜间面积轰炸,而美国坚持昼间精确轰炸。

  法国抵抗组织

  影片中,雷金纳德队长降落在动物园时险些坠入虎山,这一惊险场景不仅隐喻了机组人员岌岌可危的处境,也巧妙呼应了中文译名《虎口脱险》的表层含义——真正的“虎口”危机。

  队员彼得挂在楼房外墙上,与工作中的油漆匠布卫陷入手忙脚乱的窘境。更糟糕的是,楼下德军正列队检阅!慌乱间,两人晃动的吊板将油漆倾泻而下,不偏不倚浇在德军军官头上——这场意外闹剧,成为全片第一个令人捧腹的经典桥段。

  只有队员麦金托什顺利降落到歌剧院屋顶,得到了指挥家斯塔尼斯拉斯的帮助。镜头切换至歌剧院内部——三名抵抗组织成员正在包厢花丛中设置炸弹,准备炸死晚上来听音乐会的德军司令。

  法国抵抗运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法国人民为反抗纳粹德国的占领及维希政权的傀儡统治而自发组织的抵抗力量。他们采取多样化的斗争方式:一方面通过游击战袭扰德军,破坏其交通线、电网及通信设施;另一方面秘密发行地下报刊,揭露纳粹暴行,鼓舞民众斗志。

  抵抗组织还承担着极其危险的营救任务——许多印刷商冒险伪造证件,协助被击落的盟军飞行员逃离占领区;普通民众则暗中为盟军士兵提供庇护与补给。这些地下网络成为战时欧洲最关键的逃生通道之一。

  1944年诺曼底登陆期间,法国抵抗运动不仅向盟军提供了关于“大西洋壁垒”防御情报,还实时传递德军兵力调动信息,使盟军在登陆后得以迅速向法国内陆推进,加速了法国的解放进程。

  鸳鸯茶、鸳鸯品、我爱你,你爱我……

  影片中,油漆匠与指挥家分别代替两名飞行员前往土耳其浴室,试图与大胡子队长接头。两人佯装不经意地哼唱着《鸳鸯茶》的曲调,反复打量着一位大胡子陌生人,试图确认对方是否就是他们要寻找的队长。而当刮掉胡子的雷金纳德队长现身时,两人连连否认方才提到过飞行员的名字。几经周折,众人终于成功接头。这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就此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同盟军,与纳粹德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鸳鸯茶、鸳鸯品、我爱你,你爱我……”这段被影迷津津乐道的暗号旋律,将土耳其浴室里这场既滑稽又尴尬的接头戏码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上译厂的配音艺术家们匠心独运,将原片中的“tea for two”巧妙地本土化为极具中国特色的“鸳鸯茶”,不仅保留了原意的暧昧情调,更赋予了中国人特有的幽默韵味。无论是两个操着英语的法国人,还是叉腰而立、一脸茫名的“大胡子”,每个细节都令观众忍俊不禁。

  国防军与盖世太保

  影片中,躲在歌剧院指挥家房间柜子中的飞行员麦金托什暴露后逃走,德军少校阿克巴赫躲在柜子中诱捕了返回的指挥家。阿克巴赫威胁指挥家:“我是正规军,不是什么秘密警察。你要不肯说,我就只好把你送交会让你开口的有关部门了。”指挥家装傻顾左右而言他。

  从他的话来看,阿克巴赫属于德国国防军,是纳粹德国的正规武装部队。德国国防军在二战初期以“闪电战”战术横扫欧洲,于1940年6月14日占领巴黎。6月22日,法国签署投降书,德国国防军正式接管法国北部及大西洋沿岸地区,负责城市防务、交通管制及镇压抵抗。

  而阿克巴赫口中的秘密警察,其德语缩写Gestapo,音译就是盖世太保。盖世太保成立于1933年,是纳粹德国最臭名昭著的恐怖机构之一,其手段包括秘密逮捕、酷刑审讯、集中营关押等。二战爆发之后,盖世太保随德国国防军一同进入占领区,残酷杀害占领区人民和战俘,是纳粹党对被占领国家人民进行特务恐怖统治的工具。

  1945年,纽伦堡军事法庭将盖世太保定性为犯罪组织,同时指出,虽然德国国防军最初并非犯罪组织,但在二战期间,却参与了多起战争罪行,成为纳粹屠杀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

  粮食配给与木煤气卡车

  影片中,在抵抗组织的帮助下,飞行员一行逃出了巴黎。然而没过多久,他们乘坐的邮政车就因没有汽油而抛锚了。于是,队长雷金纳德分配了伙食定量券,众人徒步前行一段后,从修道院偷走了一辆怪模怪样的的卡车。

  二战中,德军通过掠夺占领区粮食维持本土供应,导致被占领区陷入饥荒。根据法国政府统计,占领区所产72.5%的小麦、100%的食糖、87%的黄油、64.6%的牛肉都被德军掠夺。1940年8月2日起,占领区对面包、面粉制品、大米、糖等开始实行配给制;10月23日,配给范围扩大到黄油、奶酪、肉、咖啡、鸡蛋等。

  除了粮食掠夺,法国更遭遇了严苛的能源管制。汽油作为战略物资被德军优先征用,民用燃料遭到严格限制。这一困境迫使法国人不得不寻求替代能源,而木柴煤气发生器成为了战时最普遍的解决方案。

  这种装置通过不完全燃烧木柴或木炭,将其转化为可燃气体输送到发动机燃烧。影片中,雷金纳德偷走的卡车,其驾驶室两侧和顶部的铁罐,是气体净化与冷却装置,负责过滤焦油、灰尘,并降低气体温度,使其能够安全地进入发动机燃烧。

  木煤气的热值仅为汽油的1/3,导致发动机功率大幅下降。因此,这类车辆加速迟缓、极速低下,且每次启动前需耗费10至30分钟预热气化炉。尽管效率远不及汽油,但木煤气系统结构简单,改装成本低廉,成为战时法国平民与抵抗组织维持交通的无奈之选。

  风把我们吹回去了!

  影片中,众人阴差阳错齐聚莫索特德军总部。木匠和指挥家被阿克巴赫少校逮到,一起装傻充愣贡献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审讯戏。幸好雷金纳德队长与麦金托什放火大闹德军总部,众人趁乱逃出,驾驶着马车前往远处有着滑翔机的牧场。滑翔机成功升空,电影也即将宣布结束,然而反转来了!

  “风把我们吹回去了!该死的风。”英军飞行员一行人乘坐滑翔机越过德军哨卡,却被风吹了回来,幸好德军的斗鸡眼射手误击落己方联络机。滑翔机带众人飞向自由世界,这段德国占领区的逃亡之旅在观众的笑声中落幕。

  当滑翔机掠过阿尔卑斯雪线,北非沙漠的酒馆里,一曲《马赛曲》正压过纳粹的喧嚣。我们将在下一期作品中继续讲述发生在卡萨布兰卡的精彩故事,敬请期待。

  策划:魏鹏 辛然

  文案:姜晖

  设计:陈艳娇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