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新闻
2025-08-01 09:59:18
今天(7月31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加快数字人才培育,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介绍,数字人才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能力为核心,能够运用数字技术驱动业务创新、提升效率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数字人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数字专业人才,也包括数字管理人才、数字应用人才等。近年来,山东省持续深化数字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等全链条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打造数字人才发展新生态,有效激发了数字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数字人才培育工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聚焦市场需求,推进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围绕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打造全链条的数字人才培育机制,努力实现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一是高水平举办研修项目。围绕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十强”产业发展,邀请“两院”院士、省内外权威专家,举办数字技术领域高级研修班51期,传授前沿数字技术,进行研修交流。去年以来,培训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数字人才1500余人,有效填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人才缺口,提升了数字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实操技能,为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力支撑。二是高质量组织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项目。培育、遴选一批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年均培训数字技术工程师1200余人,培训人数居全国前列。三是高标准开展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坚持数字技能人才工学一体化培养,大力推进企业数字技能人才自主培养评价,发放数字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3.9万人次,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数字技能水平。
二、聚焦创新发展,推动人才引育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着力拓宽数字创新人才引育渠道,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一是加快招引高端创新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积极引进数字领域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顶尖人才,并组建核心攻关团队,解决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卡脖子”难关。去年以来,推荐20余名数字领域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5名数字领域人才获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二是加快招引海外创新人才。去年以来,组织30余家数字企业参加“海聚山东”留学人才招聘活动,招揽数字产业人才140余人。三是加快招引青年创新人才。组织一大批数字企业参加“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齐鲁博士(后)菁英”等人才招聘活动,累计收到博士(后)简历218份,达成博士后引才意向103人。
三、聚焦优化生态,推动人才服务与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建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数字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专业培训—职业指导—职称评价—生活保障”等全方位、全链条服务。一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2024年12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等10个部门,出台了加快数字人才培育的若干措施,围绕数字人才创新创业、竞赛选拔、激励保障等,提出12条务实举措,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二是发挥职称导向作用。制定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数字领域职称评价标准条件,重点考察工作实绩,不断提升职称评审的科学性。三是优化人才服务举措。将符合条件的数字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范围。去年以来,为221位高层次数字人才颁发“山东惠才卡”,提供交通出行、医疗保健等29项服务,努力为数字人才奋斗之路挡风遮雨、保驾护航。
为推动数字科技创新,促进优秀数字技术人才脱颖而出,营造重视数字人才、发展数字经济的浓厚氛围,今年将举办首届山东省数字工程师创新创意大赛暨国际数字工程师邀请赛。大赛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承办,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大赛主题为“智赋齐鲁 数领未来”,共设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创意4个赛道,每个赛道分设3个专业方向。本次大赛,将邀请国内外从事或拟从事数字技术领域的个人或团队参赛,参赛人员不限国籍、不限年龄、不限学历,其中以团队参赛的成员不超过8人。大赛的每个赛道设一等奖3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2个、优胜奖若干。获奖选手和团队将获得一揽子政策支持:对于获得一等奖的个人和团队,直接颁发奖金1万元,首次晋升高一级工程技术职称的,可以提前2年申报,民营企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经举荐,可以直接申报相应的职称;一等奖获奖个人或团队负责人,可以颁发“山东惠才卡”,在交通、子女教育等29个方面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并可以直接申报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等等。
本次大赛不仅是数字技术比拼的舞台,更是全球数字智慧与山东产业需求对接的桥梁。新闻发布会后,将发布大赛公告,正式启动大赛。10月—12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组织开展初赛、决赛,并同步开展数字人才项目落地对接、数字人才招引及项目推介等活动。诚挚邀请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参与大赛的宣传和报道,共同见证这场数字技术盛宴。
(大众新闻记者 杨烨莹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