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新闻
2025-10-28 17:07:15
一场即将落地济南的高规格论坛,正成为窥探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力的重要窗口。10月27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东盟 + 中日韩(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将于10月31日在济南市历城区融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以“智济东方・数联未来”为主题,这场论坛不仅是推动中国与东盟及日韩地区AI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合作的桥梁,更将集中展现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三级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发展成果。

省级布局:打造全国AI产业特色发展新高地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山东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基础牢固,集聚人工智能骨干企业1124家,相关产业规模占全国9%左右,已经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垂直领域模型赋能实现重点产业全覆盖,成功创建了一批先导区、试验区等国家级试点,日益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特色发展新高地。
在支撑AI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山东的“硬实力”尤为突出。信息技术产业年营收超过3000亿美元。海尔、海信、浪潮、歌尔4家企业进入中国电子百强前15名,浪潮集团的AI服务器实现全场景覆盖,市场占有率连年居全球首位,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形成有力配套,构筑起关联产业的“坚实底座”。
智能算力“提质增量”表现亮眼。山东智能算力占算力总规模的比重超过51%,获批国家智算云服务试点,成功创建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是中国北方地区第二个大型国际通信枢纽,是中国首个拥有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双枢纽”省份,全省运力指数居全国第3位。
数据优势持续“巩固扩大”。山东数据平台汇聚数据超过2200亿条,提供数据共享服务超过520亿次,均居全国前列;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企业1998家,培育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24个,均居全国前茅;成功获评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代表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开放数林指数”居全国首位。
模型产品“百花齐放”,让山东在AI技术创新上占据主动。17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总体处于全国第一梯队。推动浪潮海若、卡奥斯天智等148个行业大模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打造105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工业领域特色优势正在加快形成。同时,广阔的应用空间,更成为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沃土。山东工业规模大,2024年全省工业营收超过1.67万亿美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三位;产业门类全,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大类、207个中类中的197个、666个小类中的603个,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省份;企业实力强,拥有中小企业超过400万家,丰富的场景成为人工智能落地的天然土壤。

市级突破:跻身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八强
论坛选择落地济南,正是对这座城市AI产业雄厚实力的最佳印证。作为济南市重点打造的标志性产业链之一,人工智能产业近年来依托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三区叠加”的战略优势,以链式思维、系统性思维构建“政策、项目、要素”协同发展生态,实现了产业能级的跨越式提升。2024 年,济南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482亿元,在IDC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上位列第八。
作为中国软件名城,济南依托良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基本形成覆盖算力、数据、模型、应用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培育了以浪潮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龙头骨干企业。算力和数据方面,智算规模达4763PFlops,建成32个行业数据集,浪潮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模型方面,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大模型11个,占全省数量的64.7%,在全国城市中位列第7;纳入全省大模型产业运行监测的企业66家,占全省43%,浪潮云建设运营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模型工厂。
应用方面,坚持需求导向,面向7大领域55个细分行业构建了场景开放和应用体系,围绕“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钢铁、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济南重工的磨机运行监测等37个场景入选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大模型“百景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名单,山信软件“尚智冶金AI大模型”等43个项目入选山东省2025年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攻关项目名单,数量均居全省首位。累计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项目18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56个。

区级发力:打造全省算力核心承载区
论坛最终落址历城区,背后是这片区域在AI产业发展中的强劲势头。当前,历城区正全力构建人工智能全链条生态,以“算力筑基、创新驱动、应用赋能、载体支撑”为核心,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历城区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最鲜明的优势,便是在算力领域的硬核实力。作为全省算力核心承载区,历城区已建成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6个算力中心,已建成算力总规模达2300P,约占全市总量的44%。同时,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牵头建成国内首个“算力生产、高速互联、智能配给”一体化的“山东算网”,汇聚全省高性能算力1074P、智能算力2000P,链接全国算力资源6000P,为全链条生态提供了充沛的算力支撑。
历城区集聚创新资源,激活生态动能。历城区驻有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泉城省实验室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每年培养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才700余人,集聚13名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2024年以来获批人工智能领域省市科技项目11个,招引达梦数据、云知声等14家数据与大模型企业,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大模型2个,入选济南市典型大模型产品名录11个。济南大模型创新工场已训练注册大模型115个,支撑研发基座大模型7个、自主研发垂域大模型10个。
与此同时,历城区深化场景应用,拓展生态空间。聚焦“人工智能+”,在各专业领域打造特色场景。制造业中,力诺瑞特新能源数智工厂、宏济堂丸剂数智工厂等项目,通过AI技术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双提升;教育领域,“青松课堂”“青松测评”覆盖全省20余所学校;家居与文旅领域,卡特加特“全屋智能方案”、凌宇智控《一梦入大唐》数字文旅项目等,让人工智能走进生活、服务民生,形成“应用反哺技术迭代”的良性循环。
另外,产业载体的完善,则为历城区AI产业发展搭建了优质平台。以济南超算科技城为核心,在人才大厦打造6200平方米的“智速空间”,构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体系,加速培育天烽智元、睿恒智元等一批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加快建设1.1万平方米算力大厦,导入济南超算算力生态,招引培育优质企业、创新实体。加快推进智能标注中心建设,打造数据标注基地,承接数据标注业务。同时,本月底欧美同学会济南海归小镇即将揭牌,将为全链条生态提供优质空间载体。
从山东省的全产业链布局,到济南市标志性产业链打造,再到历城区以算力为核心的产业突破,山东正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这场即将举办的“东盟 + 中日韩(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无疑将成为山东人工智能产业走向国际、深化合作的新起点,开启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大众新闻记者 段婷婷)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