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海报新闻
2019-07-18 08:27:00
7月17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关于深化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淄博市水利局多措并举,深化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取得明显成效。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淄博市是全国110座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32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67%,不足全国人均的九分之一。
水资源短缺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也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为此,淄博市水利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综合措施并用、开源节流并重,突出统筹治水,实行综合用水,强化计划用水,推进节约用水,推动全市水资源工作不断实现新发展。
突出节水优先 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2019年5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淄博市正式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这份殊荣,则离不开淄博水利人多年的努力。
淄博市水利局全面规范计划用水管理程序,坚持把计划用水作为节水管理的核心工作,对全市行政区域内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非居民自备水用水户,全部实行计划管理;对年使用6000立方米以上公共管网水的非居民用水户,优先适用定额管理,没有定额标准的适用计划管理。同时,用水计划实行分级管理,在市级层面上,将市级管理户的用水计划全部纳入行政审批大厅统一受理,实现了全程网上办理,让用水户“零跑腿”、“一次办好”,实现了用水计划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此外,淄博市水利局认真部署开展2019年水平衡测试工作,通知符合法规规定测试条件的183单位,严格按照法规规定开展测试工作。并在5月初举办了全市水平衡测试培训班,对开展测试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为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加强水平衡测试行业管理,不断提升测试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渐得到了广大用水户的广泛认可。结合“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要求,淄博市水利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取水计量设施安装运行情况专项监督检查活动,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各有关单位制定整改措施,立即进行整改到位。结合淄博市行业用水特点,淄博市水利局选定对目前国家用水定额标准尚未覆盖的、耗水量较大的陶瓷砖和水泥两个行业探索开展用水定额编制工作,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在部署开展节水型载体创建活动方面,淄博市水利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社区等节水载体创建工作,2019年上半年完成了40余家企业(单位)市级节水型企业(单位)评审和命名工作,择优推荐30家单位申报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并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时间结点,利用多种载体,进一步加深广大群众对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节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突出水资源优化配置 严格控制用水总量
据了解,淄博市水利局加强相关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把规划水资源论证作为区域、行业水资源供给配置的重要技术支撑。2018年至2019年,全市共开展各类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13个,确保与区域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市级完成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71项。截至目前,全市保有的取水许可证3520份。
淄博市水利局还建立实行了水资源调度令制度,强化全市水资源统一优化配置。依据全市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源地水位、蓄水情况等,淄博市水利局通过建立全市主要供水水源水量周报制度,及时调整水源配置方案,实时科学合理调度水源水量。自2018年以来,淄博市水利局下达重点供水区域水资源调度令8个,提高了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同时,根据新形势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淄博市水利局启动了《淄博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优化配置规划》的编制工作,该项工作已列入我市“十四五”规划的重大调研课题之一,正在开展调研。
对于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淄博市水利局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控和水源置换。严格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禁止工农业生产及服务业新增及延续使用地下水;对地下水压采任务未完成的区县,不再批准其建设新项目;严格对超采区县的管理考核,重点突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在地下水管理中“风向标”作用,实行超采区治理总量、地下水位、地下水开采量“三元”控制。2016年以来,通过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全市共压减浅层地下水2144.76万立方米,深层承压水620.2万立方米;在自备井封填方面,共封填(存)浅层地下水自备井313眼,封填(存)深层承压水自备井39眼;在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方面,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由2015年底的23.0米变化为2019年初的22.39米,超采区的平均水位升高了0.61米,连续3年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年度任务。
突出抓好水源地监管 保障供水安全
淄博市水利局根据水源地功能定位,动态调整了全市地下水水质监测布点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定期分析整理水质监测资料,切实保障供水安全。积极开展水源地生态修复工作,制定了生态修复规划大纲,推进水源地生态修复方案编制。目前,全市19个水源地生态修复方案已编制完成。在国家、省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达标建设的基础上,淄博市水利局今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安全达标建设评估现场检查,客观查找全市各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原因,提出有效整改措施建议,提升水源地管理水平。
围绕具有重要战略保障作用的大武水源地,淄博市水利局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自主研发了大武水源地水井封堵防渗技术,圆满完成了146眼水井的封填防渗处理,有效防止了水井串层污染威胁,在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取得领先成果,为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了有益借鉴;印发实施大武地下水富集区保护修复区划分方案和建设项目准入实施细则,将大武地下水富集区划分为核心区、生态修复区、控制区和缓冲区4个区域,编制了《淄博市大武地下水富集区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对大武开展生态修复;实施了“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为进一步查明大武水源地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污染现状,建立集地质结构、水流模拟、水质模拟为一体的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为工业规划、生态修复及地下水保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平台。
“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项目组研究建立了大武水源地及周边256平方公里范围内500米以浅的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首次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与地下水数值模拟进行了无缝对接及一体化展示,实现了大武水源地地质结构、地下水流、水质演化的三维可视和对突发污染等事件进行水位、水量、水质实时预警,为实现大武水源地科学化、信息化管理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项目在建立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库和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又通过时间轴将过去和未来的地下水流及溶质在地质模型中的运移串联起来,创造性的构建了四维可视化信息系统。
据悉,近期“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项目成果已顺利通过了专家组评审和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认为,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应用前景广泛,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地质结构、地下水流、水质演化三维可视化一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记者 李庆宇 通讯员 张振华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