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般阳城里探发展】脱贫攻坚补短板 点滴爱心聚民心 淄川全民攻坚筑牢经济发展底板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0-11-27 16:29:00


淄川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为村里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淄川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海泳(右)到帮扶贫困户家中走访。

  管理学中的水桶效应告诉人们,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水桶里面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遵循这个原理:大多人的发展并不算真正的发展,只有这个地区的“短板”——贫困户脱贫了,这个地区的经济才可以说真正有了发展。

  作为淄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淄川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有解思维,用爱筑起淄川经济的牢固底板,用行动唤起全社会的爱与责任,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精准扶贫 用爱重塑信心

  “麻烦您跟李海泳说一声,家里现在不缺吃,这个月别再送东西来了。”肖凤和说。

  57岁的肖凤和是淄川区太河镇西岛坪村人,因患有小儿麻痹症,使得他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曾经的他,每天只能坐在家中养养花,顺便赚点微薄的收入。

  多年前,肖凤和辛辛苦苦养了18年的儿子不幸遭遇车祸身亡。中年丧子之痛并未击垮这个北方汉子,在与妻子彭俊业商量后,二人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2006年,夫妻二人生了一个女儿,并暗暗发誓再苦也要让孩子走出去。

  然而,“祸不单行”这个词,似乎在肖凤和身上被无限放大。女儿刚开始上学,肖凤和又突患血栓,本就不堪重负的身体变得行动更加困难。生活的重重打击,让他感到一切都变成了灰色的。

  就在此时,一个人出现在了他的生命中。

  2017年,淄川区开始实行“挂包帮扶”的精准扶贫政策,淄川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海泳作为帮扶干部,了解了肖凤和的具体情况后,积极为他家申请了困难补助。

  “很多时候,扶贫工作最困难的不是物质和经济上的帮助,而是对帮扶对象自信心的重塑。”李海泳说。为了帮助肖凤和重拾信心,李海泳每周都要去肖凤和家里给他鼓气。

  50多公里的山路,一走就是三年。

  如今的肖凤和,在李海泳的开导下,开始在家自学手工活。

  “像肖凤和这样因病致贫的人很多,受益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他们已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李海泳看来,肖凤和就如同水桶效应中的“短板”,只有解决了“短板”问题,脱贫攻坚才能取得实效。李海泳是这么想的,在帮扶贫困户中也是这么做的。

  李海泳告诉记者,淄川区出台的困难群众即时帮扶和脱贫监测实施方案,建立了自我发现和全面摸排机制,定期开展大数据筛查:对存在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及时按照程序认定为“即时帮扶人口”,落实相关扶贫开发政策;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享受政策户,通过差异化分红、临时或慈善救助、保险理赔等,进行强化帮扶;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不享受政策户,及时回退为“脱贫享受政策户”,并落实相关扶贫政策。

  “截至目前,针对全区48户108名即时帮扶对象的政策已全部落实到位。”李海泳说。

  产业帮扶 助力脱贫攻坚

  淄川区有18万亩天然富硒土地。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富,一定要用合适的方式让当地农民通过土地实现脱贫增收。”

  山东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久润富硒生态园景区常务副总经理王永超说,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天然富硒农产品及功能食品研发、种植、生产、销售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一直致力于以产业带动就业等方式实现区域性脱贫。

  “公司采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扶贫思路,以‘富民生产贷’对当地村民精准扶贫,以产业项目收益分红的形式帮助村民创收,通过在园区安排工作帮助村民实现稳定收入,以土地流转形式为村民增收。”

  王永超告诉记者,山东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淄博市中小企业商会淄川分会的会长单位,还与淄川区寨里镇南黄村签订村企帮扶协议,助力脱贫攻坚。

  扶贫不是简单的物质和资金帮扶,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缺少收入来源的问题。扶贫,更要扶志、扶智。

  淄川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党支部成员、副书记张广成告诉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5年以来,淄川区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777.125万元,通过落实饮水、住房、教育、残疾人补贴、低保等政策,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等,解决贫困人口的教育、医疗、就业问题,实现全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在这期间,42个行业部门、9585名结对帮扶干部,为淄川区脱贫攻坚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特别是区镇100余名扶贫干部长期保持‘白加黑’‘5+2’,顾不上家庭和生活的高强度工作状态,以超强的毅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恒心,坚守在扶贫工作的最前线。”

  张广成表示,淄川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实施了一批带动性强、可持续的扶贫产业项目。这些产业项目凭借集约化高、带动性强、管理严格规范、扶贫资金精准投放等特点,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精准到位。

  全民攻坚 共擎大爱淄川

  11月22日,宁静的村庄飘着雪花,湿漉漉的山村里,十几名“红马甲”显得格外耀眼。

  “到群众中去,到社会上有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淄川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理念。

  当天,参加“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在行动”的十几名青年志愿者,身穿红马甲,来到西河镇上塔山村。

  这是淄川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第48次志愿者行动。

  “每个人的微小善意,都能够让世界更美好,当善良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快乐就如涓涓细流,时时在心底里流淌,愉悦自己,也快乐别人,感染社会。”淄川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司志锋告诉记者,扶贫不是一个人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淄川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正是由一群有志、充满爱心的平凡人组成,这些人有医生、律师、理发师、维修技师、修脚师……

  据司志锋介绍,服务队成立5年来,始终着眼大局,立足实际,以“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在行动”活动为载体,围绕全区107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开展志愿服务。服务主要围绕消费扶贫、健康扶贫、生活扶贫、励志扶贫等方面,以每两周一次的频率循环进行。

  “多好的年轻人啊,我自己女儿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们竟然做得这么自然。”

  这样的评价,淄川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经常能听到。

  淄川区委办公室主任、淄川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袁宝辉告诉记者,自2016年以来,淄川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强化行业部门管理,不断健全完善扶贫政策,提升脱贫保障力度。在淄川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力推动下,社会各界纷纷加入到扶贫脱贫的志愿者行列。今年开展的6次大走访大排查中,帮扶干部、志愿者等帮助清理环境卫生6000余次,进一步拉近了帮扶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贫困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为100%。

  袁宝辉表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底板,淄川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果,充分展现了淄川区的经济发展质量,也展现了淄川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全民攻坚,共擎大爱淄川。淄川区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有解思维,全面发起总攻,一鼓作气,慎终如始,确保取得收官之战的全面胜利。”袁宝辉说。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振兴 见习记者 孙良栋 通讯员 闫盛霆 杨春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鲁中网微信二维码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