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1-10-22 09:30:21
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通过参加劳动增收。
沂源县南鲁山卫生院三岔分院下设的中心村卫生室便利了村民看病。
引题: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近年来,淄博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答好高品质民生新答卷,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惠民实事落地开花,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城市文明水平,让老百姓获得感多更多、安全感实打实。
淄博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开展“十二大攻坚行动”“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正在不断取得新进展。
精准“靶向”帮扶 解决“弱者”所需
“十分感谢社区能够帮助自己出去游玩放松,完成了自己多年未能完成的心愿。”
18年间悉心照料卧病在床的丈夫,家住张店区马尚街道世纪花园的陈锦霞怎么也没想到社区在帮扶照顾她丈夫的同时,她还能被社区“照顾”,通过社区的“喘息服务”,陈锦霞终于可以出去游玩放松一下自己。
2004年,陈大姐的丈夫因突发脑溢血引起中风,导致身体偏瘫。照顾卧床不起的丈夫,陈锦霞一干就是18年。而从2009年起,从米面油到水电取暖费,社区帮扶陈大姐一家累计金额达15万元。除此之外,社区还经常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为其打扫卫生、买菜购物,派工作人员帮助陈大姐丈夫出来晒太阳等。
“喘息服务”帮助照顾人者“减压”,解决实际所需,进一步更好地帮扶困难家庭,这无疑是寻求构建社区救助救治新渠道的一种尝试。
弱有所扶,精准帮扶帮治,“窥一斑见全豹”,淄博行远不止于此。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今年淄博市妇联实施了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全覆盖,并将“女性安康工程”、农村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作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
截至目前,已完成宫颈癌检查131821人次,乳腺癌检查147098人次,确诊“两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共计174人,对96名患病妇女发放救助金共计42万元;积极推广实施女性安康工程,现参保人数已达5万余人次,参保金额520.63万元,已对63人次完成赔付,赔付金额共计345万元。
另外,在2020年,淄博市“暖冬行动”先行走进淄川太河镇,为山区儿童、贫困家庭带来冬日里的温暖;“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为全市经济困难家庭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贫困家庭儿童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帮助孩子们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重大转变,淄博用实际行动关注、支持和帮助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面政策加持 保障残疾就业
“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一个残疾人怎么可能过上好日子。”这是博山区石马镇盆泉村村民魏恩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寒暑往来,魏恩京精心料理他的食用菌大棚一晃就是8年,而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致富能手。
现年48岁的魏恩京,先天性听力残疾,腿脚也不灵便,做豆腐十几年,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40岁时魏恩京开始二次创业。他在淄博市残联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筹集资金30万元租赁大棚开始养殖食用菌。经过8年时间,他的食用菌大棚已经达到年产食用菌70吨的规模,年净利润达10万元。
残疾人就业创业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淄博市通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帮扶等政策,帮助残疾人树立生活信心,解决其“急难愁盼”问题,变被动“输血”为自助“造血”。
据了解,淄博市残疾人事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有培训意向的残疾人开展家政、珐琅画、盲人按摩、电商等技能培训。
每年年初,淄博市残疾人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发布年度职业技能培训通知,有意向的残疾人可到区县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报名,适时组织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组织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
据了解,最近几年,淄博市残联已累计培训残疾人就业6527人次;“春风行动”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和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已为60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登记、培训和就业帮扶服务。
除此以外,淄博市自强自立的残疾人及其好的创业项目符合相关要求的,还可以申报残疾人创业标兵和致富能手,奖励按照“择一”和“三年不重复奖励”原则,分别予以奖励。
密织监扶网络 建设救助体系
“这次你住院总共是花了15000多块钱,这样通过医保报销,还有纳入咱帮扶机制,特惠保,这样实际总共报销了12000多块钱,咱个人自付了3000来块钱。”
日前,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帅帅,详细地向村民孙成凤讲解着对方此次住院期间的花销及报销情况,2021年5月,博山镇杨峪村村民孙成凤因为一场大病面临致贫危机,幸亏被及时纳入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系统,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还得到了扶贫特惠保险补偿和二次报销,避免了因病致贫。
“出院了去交钱,我看一下子少花了这么多钱,我的心里边,就给我减轻了很大负担,钱花得少了我心情好了,那病就接着差了似的。”孙成凤说。
为了第一时间发现孙成凤这样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博山区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覆盖全区9万多农户,同时还有1075名网格员随时掌握每户信息。此外,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经核实被纳入帮扶名单后还可以加入扶贫产业,目前,仍有16549人仍在享受扶贫项目分红。
淄博市博山区织牢织密防返贫监测和帮扶网络,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进行动态监测,精准施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今年,淄博市还加快推进“1+N”分层分类救助体系,搭建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梳理、系统集成18个市直部门单位51项涉及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众的救助政策,为群众提供“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救助服务,破解救助政策、项目分散问题,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切实提高困难救助时效和群众满意度。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工会、团委、妇联、残联、教育、司法、人社、住建等部门将救助事项逐步纳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推动救助事项互联互通。”淄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刚此前表示。
优质资源下沉 医疗保障提质
29年间,跑废2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这只是52岁的江玉友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期间一个片段,其中更多其中艰辛,唯有自知。
日前采访期间,又到了沂源县三宝村82岁老人武传举的输液时间,江玉友骑上自己的第4辆摩托车,从所在的中心村卫生室出发,赶往十余里外的老人家中。
为了破解当地空白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2019年10月,沂源县东里镇前水北村中心卫生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包括江玉友在内的周边3个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齐聚一堂”形成合力,迅速覆盖了所辖区域10个村庄的基层医疗工作。
长久以来,淄博市的山区、库区和黄河滩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直相对薄,为此,淄博市立足改革创新,借鉴学习“第一书记”工作做法,2017年11月至今,从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选派6批615名优秀医生到基层担任“第一村医”,在全国首推“第一村医”健康扶贫模式,给“健康中国”交上了来自基层健康扶贫工程的最真实样本。
而在2020年底,城市优质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帮扶的“名医基层工作站”,也实现乡镇卫生院全覆盖。
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淄博市实现了将对群众健康的关心送到了基层、送到了群众身边。
纵观淄博全域,2021年4月,为提高医保服务的可及性和精准度,加快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体系,淄博市形成医保政策调整方案并经过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通过补充优化现有医保政策,发布实施8大项、17小项医保新政,截至9月底,已为淄博市享受待遇的54万人次参保群众节省费用支出5756万元。”
淄博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陆汉明介绍,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指导“淄博齐惠保”产品进行升级,国家集采药品进药店……淄博市办好医疗保障民生实事成绩斐然。
这其中,2020年,淄博市推出全省首款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淄博“齐惠保”,投保人数121万人。截至今年9月底,已累计赔付7122人次,9720余万元,单笔最高赔付30.97万元,赔付年龄最大99岁,最小1岁。“淄博齐惠保”2021版已于9月6日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参保人数已突破80万人。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需要什么,淄博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落实什么。从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身边事做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淄博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开展“十二大攻坚行动”“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正在不断取得新进展。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姜涛 孙良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