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淄博以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以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 做好“两篇文章” 加快转型升级

来源:大众日报

2022-08-19 11:01:49


  □ 本报记者 王佳声

  刘 磊 杨淑栋

  以产业而立、因产业而兴,作为全国120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淄博市围绕省“十强产业”行动计划,确立“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产业组织理念,大力实施产业赋能,着力做好“以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以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两篇文章,加快推动淄博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别小看这点米粒大的聚合材料,它能拉丝2公里不断裂。”日前,在淄博市齐鲁化工区金山产业园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柴永峰说。这种聚合材料叫尼龙66,不但可用于纺织,还广泛用于轻量化的汽车、动车、航天器等。尼龙66的主要原材料是己二腈,过去全部依赖进口。

  7月31日,天辰齐翔举行己二腈投产仪式,不仅标志着国内高端尼龙行业将吃上国产“面粉”,同时也为产业集群延链聚合、集群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辰齐翔新材料项目是国内首个采用民族自有技术实现己二腈工业化生产的项目,总投资200亿元。“预计项目一期装置达产后,即可实现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利润超20亿元,上缴税金11亿元。”柴永峰说。

  作为“链主”企业,天辰齐翔以己二腈为媒,在淄博当地以商招商的7个高端尼龙新材料项目也已陆续展开,一个总产值千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将有力推动传统化工产业向新材料跨越式升级发展,补齐我国尼龙产业链的短板,让尼龙66产品更大范围融入产业应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化工产业是淄博的支柱产业,也是传统产业里的“大块头”。过去,传统产业占淄博工业的比重达70%,而重化工又占传统产业比重的70%。虽然产业基础扎实、工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但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产能过剩的持续,化工、建陶等传统产业面临着严峻的转型压力。

  淄博按照对技术工艺、产品体系、产品质量、产业链条、经济效益五个方面进行“优化”的路径,对机械、建材、纺织、医药等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整个产业结构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推动传统产业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对标省“十强”产业,淄博将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攻方向。同时,还确立了“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产业组织理念,坚持做好“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两篇文章。

  近三年,淄博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04万家,化工园区由28个减少到6个,化工企业从1135家减少到524家。2021年,淄博化工行业总投资737亿元的52个项目列入省高端化工项目库,位居全省前列,竣工达产后,预计可增收1424亿元。今年上半年,淄博全市规模以上“四强”产业增加值增长14.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9.9%。

  金融杠杆撬动企业技改

  7月18日8:30,装车、发货,看着满载35吨瓷砖的货车驶出厂区,山东力豪陶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永格才长舒一口气。刘永格说,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虽倍感压力,但去年技改工作的顺利完成,为企业发展争取了更多可能。

  力豪陶瓷是淄博首批“技改专项贷”受益企业。“去年,我们拿到了1000万的‘技改专项贷’,缓解了最紧迫的资金压力。”刘永格说,“从5月6日申请到7日放款,前后就一天,不仅有零费率担保,政府贴息后,万元资金使用成本也不过才117元。”

  现代金融是省“十强”产业之一,早些年淄博相对单一的金融业态无法满足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如何布局金融赛道,打好金融牌,为传统产业赋能?淄博市对症下药、靶向施策,2021年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出“技改专项贷”政策,通过政府性担保公司零费率全额担保、财政资金分档贴息等手段,打造“事前贷、事中贴、事后补、全程保”全流程技改政策体系,用较低融资成本撬动企业技改意愿,引金融活水驱动老工业城市产业蝶变。

  以3.1亿元财政贴息,带动31.37亿元金融资本,撬动316.6亿元的社会资本,惠及266个技改项目——淄博市推出“技改专项贷”短短一年,杠杆撬动比例超过1比10,惠及248个技改项目。今年,淄博市将力争“技改专项贷”全年完成50亿元贷款;专门面向小微企业推出的“春风齐鑫贷”全年完成投放30亿元。

  在淄博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连忠看来,“事前贷、事中贴、事后补、全程保”全流程技改政策体系的建立,不仅给企业带来了资金,也提升了淄博的产业品质,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加速形成产业链集群优势。

  此外,随着盈科资本、洪泰资本等基金头部机构的进驻和淄博科创基金港等平台的构建,淄博的基金行业实现爆发式发展,新兴金融业态的集聚效应开始释放,企业的融资渠道更趋多元化、全周期,资本市场的“淄博板块”愈发活跃,互利共赢的发展氛围日益浓厚。

  截至目前,淄博市政府参股类基金76只、总规模1485亿元,已投项目248个、累计投资规模达185.21亿元,还通过依项目设基金方式,引入优品车、蓝星智云、晶优光伏等一大批项目。

  产业链招商按图索骥

  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是做减法,如果去掉了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原地打转,还停留在中低端,就失去了做减法的本意。淄博坚持“优进”与“劣退”同步进行,不仅做减法,还同步培育新动能。

  在桓台县的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随着机器转动,一张张薄如蝉翼、被称为“氢能芯片”的质子交换膜不断产出。

  由东岳自主研发生产的质子交换膜是氢燃料电池冷藏车的核心部件之一。7月8日,淄博市首批50辆氢燃料电池冷藏车交付运营,标志着自主可控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在淄博已经形成。淄博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东告诉记者:“这次交付的氢燃料电池冷藏车完全实现了从燃料电池膜、电堆、发动机到整车的本地化生产,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也填补了冷藏车难以实现新能源化替代的空白。”

  “相比国际其他竞争对手,东岳的优势在于,形成了从原料、中间体、单体、聚合物到成膜技术等氟化工全产业链条,既能从上游保证质子膜原料的供给,也能从下游产品设计出发,将上游原料作为变量,满足市场需求。”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说,东岳已与全国50余家下游优势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招商引资是推动发展的“源头活水”,淄博充分利用氢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以东岳氢燃料电池膜为核心,链接招引氢能源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全力打造氢能产业高地。

  率先实现国产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批量化生产应用的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东岳合作,在桓台县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山东华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布局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项目,成为淄博市氢能领域的生力军。

  目前,淄博市“制氢、氢气装备、核心部件、整车”四大产业集群遍地开花、显露雏形:齐鲁石化氢气压缩充装项目建成投用,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项目每年可外供氢气1000万立方米;安泽气体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在固态金属储氢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共建山东省氢能基础产业研究院;仁丰特材氢燃料电池电堆核心材料-碳纸打破国外垄断,取得关键突破;亿华通、爱德曼、同清湖等头部企业先后落地淄博。

  淄博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涛说,淄博编印了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按图索骥优选目标企业,强化“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的纵向合作,因势利导推进产业招商、叩门招商、以商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在2021年综合绩效评价位居全省各市第一方阵。

  驶向新经济“蓝海”

  发展新经济是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淄博市培育新经济成长“沃土”,首批锚定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数字经济、预制食品等11条产业新赛道和200个左右的示范应用场景矩阵,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蓄势待成,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经济规模超过2000亿元。

  7月19日,临淄经济开发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内,舜泰汽车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对新一代无人驾驶系统进行数据测试。“经过测试,新一代无人驾驶系统,在整体效能响应上,比以前提高了70%。”舜泰汽车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陶文明说。

  无人驾驶系统对车辆的反应速度要求极高,面对障碍物时,需在几十毫秒内对障碍作出反应并处理。如何让无人车的“大脑”实现更高精度控制,成为需要突破的难题。舜泰汽车从软件升级和优化算法入手,配合无人车硬件提升,实现了毫秒级的响应及厘米级的高精度控制。

  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思路为老工业城市抢占新赛道提供了路径。众联能创是一家新能源商用车电驱系统集成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客户大多为国内头部的商用车企,原来总部位于上海。众联能创看重了临淄区沿链聚合的发展思路,决定在临淄投资建设电驱动生产基地,2021年直接将总部迁至淄博。

  近年来,临淄区以舜泰汽车为龙头,培育无人车整机产品生产企业睿羿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吸引了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生产企业众联能创、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超威合泰等,目前各企业均已投产运营,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60亿元。

  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哪吒企业等新物种,是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近日,2022年度山东省“瞪羚”“独角兽”企业名单发布,淄博市48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2022年新入选企业47家,列全省第四位;特别是淄博还诞生了首家独角兽企业——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截至目前,淄博市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06家,独角兽类、瞪羚类、哪吒类企业197家。

  新经济和新物种正在唤醒淄博的新动力。今年,总投资5500亿元的460个市级重大项目中,“四新”经济项目达322个,占比达七成。上半年,淄博“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4.5%,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7.6%。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