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2-09-26 16:39:30
编者按: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9月23日,山东省“乡村振兴 法治先行”普法宣传暨淄博市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高青县启幕。中共淄博市委网信办、淄博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的“庆丰收 迎盛会 淄博乡村振兴展风采”采访同步启动,采访团先后走进淄博各区县,聚焦淄博农民丰收节展开专题采访。农民丰收节,离不开“农民”,更离不开投身于乡村事业的“新农人”,他们深深扎根于农村这片热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新农人”的力量。
鲁中网记者 徐梦迪 通讯员 王平 张振蒙
“安心地待在蓑衣樊村,不仅要当好农民,而且要发展好自己的一产,把一二三产融合好。”2020年6月18日,担任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的刘树海毅然辞职,回到了他割舍不下的田间地头——蓑衣樊村。
几年间,刘树海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从“副镇长”到“职业农民”,到成立淄博大芦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蓑衣水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到创设农民季节工岗位300余个,为30余青年安置就业。他带动了周边村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脱贫致富,获得了“淄博市乡村之星”称号,成为了新农村创业创新的带头人。
土地流转第一人,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
刘树海,现任淄博大芦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高青大芦湖农庄总经理。2010年12月,刘树海被选为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高青县第一个开展土地流转;2013年,他组织村民成立高青大芦湖农庄,组织村民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鼓励村民开展工艺品加工销售服务,走上了发展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的道路。
“看到周边的村庄发展的比我们好,作为新上任的村支书,我就在想,怎么让我们村的老百姓赚钱,这就是2011年做的第一件事情,土地流转。”2011年,刘树海在高青县第一个开展土地流转,合作成立大芦湖农庄,按照商业用地标准每亩每年1000元给村民支付地租。同时,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实行“保底收益+入股分红”模式,农庄从赢利中拿出30%给股民分红,村民不仅有土地流转的费用,还可以拿到分红。
为什么要发展乡村旅游?谈及这个问题,刘树海侃侃而谈,“当时有政策支持,我们也去参观了多个村庄的文旅项目,发现有村庄的资源环境还不如蓑衣樊村,却将乡村旅游做得很好,当地百姓都富了起来。我们村的资源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能通过乡村旅游,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呢?”正如刘树海所说,通过他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蓑衣樊村的乡村旅游做起来了,“大芦湖农庄”的名字也被外界所熟知。
回到田间地头,扎根于蓑衣樊这片“热土”
2017年1月,刘树海考入了镇政府领导队伍,成为了公务员,任高青县常家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一职。在顺利完成天鹅湖国际温泉慢城项目、全镇农户旱厕改造等工作的同时,他仍放不下自己的乡村振兴梦。于是,在2020年6月18日,怀揣着扎根蓑衣樊土地的旅游梦想,刘树海毅然辞去党委委员、副镇长职务,回村当起了“职业农民”。
“我内心扎根农村,还是放不下乡村旅游的情怀。”刘树海感概地告诉记者,“我从小在蓑衣樊村长大,这里有太多我放心不下的、不可能割舍的东西,感觉还是回家种地好,还是干乡村旅游好,这不只是我自己的公司,这是所有村民共同的事业,我需要做下去,并且有信心能够做好。”
现在,刘树海是蓑衣樊村唯一一个种地的农民,种着全村人的土地。他的“种地”并不是简单的种地,而是不同于过去,进行了创新的“种地”。“作为新农人,我们会对市场进行研判和掌握,根据客户需要什么,我们种植什么,不再是以前被动地被市场选择,而是自己主动地选择市场。”刘树海说。
怎样从一产继续把产业链拉长、拉深,实现更好的发展,刘树海说道,“过去我种植的水稻、大米卖也就两块五一斤,现在稻田也在养螃蟹、养龙虾,一斤能卖到十块钱。很多游客没见过水稻、高粱、菜园,我们来种植这个‘环境’,让一产为三产服务,实现更好的发展。”
邀请专业团队做宣传,为乡村旅游再使一把劲
辞去公务员职务后,刘树海继续担任大芦湖农庄和淄博大芦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针对平台和资源优势有所减弱、乡村旅游广泛化和同质化的问题,刘树海邀请了专业团队来策划、拍摄、剪辑短视频,在抖音上宣传蓑衣樊村,“职业农民”当起了“业余演员”。
乡村旅游是蓑衣樊的支柱,这里因水而生、向水而兴,也是淄博天鹅湖国际慢城的核心区。在一个个短视频中,刘树海或披着蓑衣、戴着蓑帽,或穿着薄坎肩,戴着草帽,带领游客领略蓑衣樊村的千亩荷塘,正是这一个个视频,让蓑衣樊来到了大众视野中,渡过了难关。
重新当起农民,除了遵从本心,更为重要的是为蓑衣樊村的乡村旅游再使一把劲。“十年前我干村支书的时候,还鼓励年轻人多出去打工、出去赚钱,现在不同于以前了,我开始鼓励年轻人回农村,回来拍视频、做抖音,宣传好我们的乡村旅游。有的年轻人回来,重新装修一下四合院,做做农家乐,一年也能赚不少。”刘树海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刘树海还投资建设黄河蓑笠红色博物馆,建立“两山理论”学习实践基地;在村里增设新的游玩设施,创建“到家乡创客中心”;通过抖音宣传推广的同时直播带货,让家乡的土特产走入电商平台;创建就业岗位,为村民、周边群众,以及就业大学生提供岗位和平台。截至目前,刘树海已创建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全村80%以上村民和周边村群众从事旅游相关产业。
刘树海带领一班人,把蓑衣樊一个沿黄土地浸渍区不足600人、无任何产业和集体收入的贫困村,带成了山东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蹚出了一条乡村旅游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