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02-18 15:22:30
鲁中网记者 徐梦迪
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日前,淄博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相关政策细节,淄博市中小学生也迎来了春季学期开学。
课后服务,顾名思义,是课后的延时服务,是与义务教育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延伸服务。以前,对于很多双职工家长来说,如何接送孩子以及安排放学后的时间,一直是个难题。在双职工家庭增加及教育减负呼声的双重叠加下,教育部在2017年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课后服务工作提出要求。随着国家“双减”政策落地,课后服务得到进一步推广。不少家长点赞:孩子接送问题解决了,作业辅导也有了着落。
好政策需要好执行。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经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605名中小学生受访家长中,92.9%的家长期望落实好课后服务,72.7%的家长希望开展课业辅导和答疑,69.7%的家长希望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课后服务这项教育惠民举措深得人心。但很显然,家长们的诉求也是多元的。他们不仅希望孩子能够在课后服务中完成作业,还希望开展课业辅导,希望孩子们培养兴趣爱好、锻炼身体,这也说明,家长们所期望的课后服务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鲜活的、多元化的。课后服务不是简单地执行,而是要用心地做好。
好政策需要好规范。在淄博,开展课后服务有两种方式,一是学校向学生直接提供课后服务,二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引入学校的第三方机构提供课后服务。公办学校课后服务性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每生每课时在乡村学校不超过3元,其他学校不超过3.5元范围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可以免收服务费。放观全国各地,规范执行情况五花八门,有的地方收费、有的地方不收费,有的地方辅导功课、有的地方只是看着写作业。种种情况的存在,说明了课后服务需要一个严格的规范,要坚决杜绝课后服务成为“无效服务”。
好政策需要好内核。开学后,由于要提供多样化与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如开展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学校专业化的教师资源势必会有缺口。这需要学校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师资“硬核”。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设施设备、师资条件,自主开发本校课程,打造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政策细节中提到,学校师资不足的,可以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或志愿者参与,也可以引入第三方服务。另外,鼓励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开展实践活动,更好地服务学生差异化教育需求。
想要发展好课后服务,切不可“一刀切”。严禁强制学生参加,严禁随意扩大范围,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只有满足不同的需求,不断提升延时教育的温度、深度,才能让教育惠民政策真正发挥出便民利民的效果,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