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调查|“零添加”标签暗藏“雷区” 新规出台遏制擦边营销

来源:鲁中网

2025-04-01 16:30:00


  鲁中网记者 孙蕊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 “ 不添加 ”“ 零添加 ” 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一规定引发公众广泛讨论,也对食品行业营销方式造成了较大冲击。

  产品标注“零添加”的现象在食品行业十分常见。面对新规的两年缓冲过渡期,市场上的“零添加”食品情况如何?关于食品标签,哪些方面值得消费者关注?

  “零添加”依旧是营销热点

  3月31日,记者走访多家商超,“零添加”标签随处可见,相关品类涉及零食、酸奶、饮料、调味品等诸多类型。“零添加”仍旧是营销热点,不少消费者认真查看配料表之后,愿意为“零添加”商品买单。

  调味品区,不少品牌酱油、蚝油、醋等产品包装上,“零添加”仍旧是主流宣传语。一家品牌的标签上写着“0添加”,在下方用小字标注“0添加味精、防腐剂、甜味剂”。凭借“零添加”起家的千禾味业,在调味品货架占据一席之地,部分产品正在进行降价促销。“千禾0就是零添加”的标签就摆列在货架高处,在货架一侧悬挂了产品的检测报告,方便消费者翻阅。正在选购的张阿姨说:“我们家一直吃千禾的调味品,你看配料表,成分越少越安全。”经过仔细甄选后,张阿姨购买了两瓶“千禾0酱油”。

  在冷藏酸奶区,不少品牌酸奶包装上显著标注“0添加蔗糖”“0卡糖”,有的酸奶则是用“其他没了”的话术,搭配极简的包装设计,表明产品的“健康”。在冲调饮品区,一款豆浆粉标注“0蔗糖、0反式脂肪酸、0胆固醇”,在配料表则进一步补充说明,“产品中含有蔗糖为原料本身含有,而非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两款杂粮粉的包装上有两个显著的“0”,但细看之下,一个为“零添加香精”,一个为“零添加蔗糖”。在饮料专区,“无糖”“低糖”等标签被印在极简风的包装瓶上,“0糖0脂0能量”来佐证饮料的“健康、纯粹”。

  通过实地走访,可以发现商品包装上被放大的“0”,都是用来营销的噱头。商家打出健康天然的旗号,和消费者玩文字游戏。许多标榜“零添加”的产品,都有其限定条件,而并非“没有添加剂”。商家采用视觉误导的方式,但用附加小字的方式为“0添加”的营销方式开脱,将更详尽的成分藏在不显眼的配料表中。

  “零添加”概念为何走红

  消费者们对 “零添加”的追求,源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近年来,在辛吉飞等测评打假博主的视频中,食品添加剂成了“科技与狠活”,消费者们对读起来拗口的添加剂颇为反感。尤其在海天酱油陷入“食品添加剂双标”的争议后,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愈发追求配料表干净的商品。

  “买食品先看配料表已经是我们的常态了。”正在购物的高先生告诉记者,“像我们家里有宝宝的,就会格外注意配料表。酸奶、奶酪棒、饮料,我们也会更偏向0添加的产品,这样吃起来更放心。”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的不信任,导致他们更青睐添加剂较少、或者无添加剂的产品。在消费者看来,“零添加”代表着纯净配方和天然健康,他们也愿意为高品质的商品付费。为了抓住消费者的关注,品牌们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在包装注上“零添加”标签。

  有了“零添加”的营销,不少品牌或新品快速打开了市场。譬如,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味业迅速成为知名品牌,主打减钠与“0添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三氯蔗糖”松鲜鲜松茸粉成为品牌“黑马”,主打配方干净的简爱酸奶即使价格高昂也仍旧畅销。

  “零添加”的泛滥,让消费者陷入对添加剂的盲目恐慌。引发连锁反应的千禾味业,回应称酱油中检测出的镉来源于原料,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消费者最关注的“0”,竟然是“千禾0”商标的一部分。此类擦边行为,也是食品行业的“零添加”恶性营销战导致的恶果。正因为“零添加”的泛滥,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妖魔化”添加剂的合规使用。

  此次新规出台,不允许再使用“零添加”等说法,将有效遏制类似“擦边”的行为,“零添加”赛道或将回到有序竞争的行列。

  新规出台明晰商品标签

  近年来,健康饮食的理念深入人心,消费者追求“干净”的食品配料表。新规出台后,千禾味业表示:“我公司十分支持新规的落地,我们相信新规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的管理。新规过渡期2年,我们会尽快按新规要求执行。”多家企业均发文表示,配合并支持国家决策,将积极按照新的国标政策要求推进后续工作。

  新标准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污染物,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或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不得使用“无”“不含”等词汇及其同义语进行声称。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需在食品标签里标示含量,如燕窝月饼需标示燕窝的含量。

  新标准要求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直接以到期日的形式标示,如“保质期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数字标签将陆续应用到各类食品包装上,避免部分消费者因字体小而找不到、看不清食品标签的问题。

  新标准要求强制标示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信息。新版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强制标示内容在原来基础上增加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同时增加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据悉,预包装食品新规将于2027年正式实施,企业有2年过渡期对商品包装进行调整。新规出台,有利于引导正确认知,避免使消费者盲目关注宣传用语,忽略产品真实属性。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