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沿着高速看淄博 | 一条高速焕新一座城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鲁中网

2025-04-25 20:35:30


  编者按:

  在淄博这片融合古老文明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一条条高速蜿蜒向前,尤其是近年来济潍高速、临临高速等竣工通车,让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便捷。

  4月23日,由中共淄博市委网信办主办、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沿着高速看淄博”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组织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走进淄川区、临淄区、博山区、沂源县,以高速公路为纽带,解码“高速+”时代的淄博高质量发展之路。带领受众深入探索淄博乡村振兴、工业创新、文旅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多维魅力。

  鲁中网记者 徐梦迪

  2023年9月24日,济潍高速(济青中线)全线通车;2024年10月25日,临临高速全线通车。高速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让游客从都市喧嚣直达森林秘境,一条路让一个景区走向繁荣、让一个乡村走振兴。游客的纷至沓来,激活了文旅消费,高速解锁了文旅新体验。

  4月23日上午,由中共淄博市委网信办主办、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沿着高速看淄博”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媒体记者及网络大V一行,走进淄博市文旅资源聚集的淄川区,深入济潍高速昆仑服务区、潭溪山旅游度假区、太河镇东东峪村,解码“高速+”时代下,淄川区的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

  “高速+文旅”,让“歇脚点”变“消费磁场”

  “在我们身后的综合楼,是我们打造的法式主题风情,一进门就是‘淄连世界’的城市展厅。”济潍高速昆仑服务区工作人员正在向媒体记者与网络大V一行介绍昆仑服务区的国际风情主题特色。

  昆仑服务区位于淄博市淄川区,S6济潍高速K44处,建筑占地面积6560.6平方米,共有250个车位250。作为济潍高速的重要节点,昆仑服务区南区德式风情、北区法式浪漫,让前来参观的媒体记者与网络大V一行眼前一亮。北区综合楼巧妙融合西欧哥特式建筑,浮现了老济南火车站的历史韵味。服务区内,文化体验、美食盛宴、游娱赏购、主题展陈等四大特色模块交织,为过往旅客带来沉浸式多元体验。

  漫步在昆仑服务区,北区与南区交界处,聊斋、烧烤等元素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综合楼里,陶瓷、琉璃、龙泉铁壶等产品一一陈列,让人目不暇接;餐饮区飘来的美食气息,火车样式的休憩区域,更是为过往旅客打造了舒适惬意的停歇空间。

  “昆仑服务区内,有40多种淄博本土特产,其价格与各地超市一样,服务区内还有很多海外平价产品,吸引了不少旅客驻足购买。”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济青中线分公司副总经理张翔介绍。除此之外,服务区还升级站口便民服务设施,建造省内首批“自在行驿站”,24小时提供汽车充电、自动售货机、急救药箱、AED应急救援等多种服务功能,点对点式为过往司乘提供一站式综合出行服务。

  山东高速淄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徐纪伟说,作为在淄博市的高速公路运营主体,他们围绕淄博市“3510”发展目标,全力做好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工作。目前,已建成了“两纵四横”的高速网络,不仅缩短了区域时空距离,更成为淄博市对接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的重要通道。他们还联合文旅部门推出了“沿着高速游淄博”品牌,红叶柿岩、陶瓷琉璃博物馆等景区客流量同比增长20%,高速公路成为文旅经济的“黄金纽带”。

  如今,诸如昆仑服务区这类新型服务区,正打破传统边界,通过场景创新与功能升级,深度激活客流消费价值。过往旅客不仅能享受便捷多元的消费服务,更以庞大消费力为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

  高速破“瓶颈”,为景区带来全新机遇

  “济潍高速改写了淄博东部山区不通高速路的历史,也给潭溪山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4月23日上午,淄博潭溪山旅游度假区营销总监崔新程感慨道。

  潭溪山旅游度假区所在的太河镇,是淄博东部山区的大镇,山清水秀,旅游资源富集,但山区道路崎岖,到了旅游旺季,人流、车流增多,给道路通行带来较大压力,交通不畅成为制约当地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济潍高速贯通淄博东部山区,山路变通途,打开了旅游发展的快速通道。

  近年来,山东的自驾游市场持续火爆,高速的开通为自驾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假期期间到景区自驾的游客占比高达90%以上。“目前,我们景区的客源主要来自淄博、济南、青岛、滨州、潍坊、东营、北京、河北等地,本地游客大概占了40%,省内其他地市的游客占了50%,省外游客约占了10%。”崔新程告诉记者,高速的开通对于中长线旅游的吸引力也明显增强,潭溪山客源市场半径不断拓展延伸,全国各地的游客奔赴而来。

  以济南为例,曾经,从济南自驾游到潭溪山旅游度假区,要走近40公里的盘山道路,至少需要2至3个小时。济潍高速正式通车后,自太河高速口下高速,经过连接线行驶15至20分钟左右,便可到达潭溪山旅游度假区。“从济南到潭溪山的车程缩减了近一半,这无疑是打通了通往潭溪山的交通‘瓶颈’。”

  高速通车之后,在方便出行的同时,太河镇成熟的山果、蔬菜也及时地运出销售,极大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发展更加繁荣。大量游客的到来,还带动了景区沿线餐饮、农产品销售放量增长。“我们是淄川区第一家农家乐,潭溪山的游客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客流,游客越多,农副产品卖得越多,老百姓的生活越好,这就是乡村振兴。”太河镇孙家坪村泰阳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福广希望,有更多人能来淄川区、来太河镇、来潭溪山旅游,共同见证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高速的通车,为丰富潭溪山新业态、打造文旅IP提供了强劲助力。潭溪山旅游度假区策划推出了“高速通往潭溪山”系列活动,积极进行引流推广,并以潭溪山现有业态和项目为基础,发力高端宿集和地标性旅游产品塑造,打造富有包容度的文化容器,呈现更多的淄博另一面。

  “高速+直播”,“小山村”嬗变为“网红村”

  “这是我们村民从山上挖的野生蒲公英,晒干的,我们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蒲公英的营养价值更丰富,半斤一单,只有30单……”4月23日11时许,在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朱全祥正在直播,为村民推介大枣、蒲公英、香椿等山里好品。

  太河镇东东峪村位于峨庄国家级古村落森林公园内,总面积3.89平方公里,常住村民302户、776口人。素有春秋“古战场”、齐鲁“百泉村”的美誉,是一处建村600多年的典型古村落。村里泉泉相连、汇成小河,蜿蜒穿过村庄。这里生态资源丰富,全村种植了各类灌木、乔木、果树等,形成了一个“天然氧吧”。古老村落与自然生态交融,宛如世外桃源,静候八方来客探寻古韵与生机。

  顺着泉水往上走,一个个小院映入眼帘,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叮咚小院。叮咚小院民宿是东东峪村的一大特色,可一到冬季,很多游客就不愿意来了。朱全祥说:“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去年,朱全祥带领村“两委”积极发挥“头雁兴农”主观能动性,带领村民做起了免费的“大锅菜”,开展了“周末大集”,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过去,游客主要以本地人为主,现在鲁A、鲁G等本省外地的车明显增多了,甚至经常能看到京N、蒙K等外省市的车。”朱全祥在采访中说道。在朱全祥的带领下,东东峪村凭借“大锅菜+周末大集+短视频+直播”的创新模式强势“破圈”,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民宿专业村”。

  高速的开通、直播的流量,让东东峪村的游客变多了,如何接好这波“留量”至关重要。“因为我们没有十分吸引人的景点,我认为,淳朴的民风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破局的关键。”朱全祥说。

  淳朴的民风不只表现在“人好”上,也表现在“山里好品”上。东东峪村的山里好品也深受游客们的青睐,花椒、蜂蜜、山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火爆,为村民增加了致富的新路径。2024年,全村农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村民人均增加了1000多元。

  如今的东东峪村,正以淳朴民风为魂,以特色产业为翼,在高速与网络的助力下,持续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当小山村嬗变为精品民宿村,民宿经济就变成了乡村生态振兴的“活水”,不断滋养着这方百姓,让古老村落焕发蓬勃生机,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一条路“焕新”了一座城。从服务区到景区里,从山水间到村落内,淄川区在“高速+”时代的道路上,以高速公路为纽带,激活了文旅新动能,书写了山水交融的文旅新篇章。让更多人邂逅淄川之美,见证乡村振兴新貌。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