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琉光璃彩 齐韵淄博 | 淄博高端艺术琉璃在“守艺”中“破圈”

来源:博览新闻

2025-08-25 14:36:41


  在位于博山区的淄博精工美术琉璃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工美琉)琉璃制作工坊内,手艺精湛的匠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制作着一件件精美的琉璃工艺品。熔融的琉璃原料在高温中渐渐成型,经过吹制、塑形、冷却等工序,最终化作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艺术品。

  淄博,琉璃产业历史悠久,是国内乃至全球琉璃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产业核心区,琉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目前,全市共有琉璃生产企业及工作室91家。其中,琉璃企业16家(规上企业1家),琉璃工作室75家,主要集中在博山、淄川、张店三个区。

  “从1951年建厂到现在,公司走过了74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华老字号品牌企业。”精工美琉负责人翟照绪介绍,如今,其主要生产琉璃手工艺品、艺术品、装饰用品三大类产品,产品70%以上出口至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传承博山琉璃纯手工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然而,传统琉璃工艺品大都以手工制作为主,缺乏创新突破,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较为欠缺,精工美琉也同样面临这个难题。“此外,还面临着技术传承断层的问题,年轻人不愿投身其中,老手艺人又陆续到了退休年龄。”翟照绪坦言。

  为突破行业瓶颈,近年来,我市琉璃从业者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琉璃产品的基础上不断研制开发高档琉璃艺术品,以及可用于酒店装饰、城市景观工程中的琉璃配件。

  “我们也在不断尝试新材料、 新设备,让老工艺焕发新生机。计划通过数控、自动化技术融入琉璃制作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制作环境,吸引和留住年轻人。”对于下一步发展路径,翟照绪充满信心。

  同样位于博山区的葡萄孙琉璃艺术馆中,中国琉璃艺术大师孙凤军正与儿子孙磊在工作室研发新品。凭借“葡萄挂霜”灯工技艺,孙凤军被中国日用玻璃协会授予“中国琉璃葡萄孙”称号,近年来,父子二人携手深耕琉璃灯工工艺,创新调配出多种罕见自然色料……

  (“葡萄挂霜”技艺产品)

  (孙磊用AI设计制作出的琉璃艺术品)

  “行业的永续前行靠的是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只有品质才能赢得市场认可。”孙磊在继承父亲手艺基础上,更着眼于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眼下,他正尝试将AI设计理念融入传统工艺,通过现代审美与传统技法的碰撞,打造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让千年琉璃艺术焕发新生。“只有创新思维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更能为传统产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孙磊表示。

  说到高端艺术琉璃,一定少不了鸡油黄、鸡肝石。

  博山“鸡油黄”色如鸡油,光洁温润,古代被称为“御黄”,极为难得。鸡肝石,也是博山美术琉璃品中特有的著名色料,十分名贵,工艺难于掌握。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山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云毅, 从材料、工艺、技术、器型设计等方面不断改进,系统改良了“鸡油黄”技术和配方,从原料搭配到炉温控制,大幅度提高了成品率及产品颜色的纯正度。

  (孙云毅正在制作琉璃工艺品)

  在孙云毅看来,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在琉璃产业中的转化,让先进技术深度融入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各环节,才能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正如孙云逸所言,技艺突破与科技赋能,正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效益。

  2024年,我市琉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0.4%。出口外贸额达3408万元。以淄博博山海容轻工制品厂为例,其2024年产值同比增长10%,出口占比达到80%,展现出了强劲的国际竞争力。此外,琉璃制品的网络销售增长迅猛,2024年,销售额近160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已达11%。

  今年3月,《山东省陶瓷琉璃产业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其中,专门提出要传承创新高品质工艺琉璃,聚焦高端艺术琉璃,挖掘保护吹制、雕刻、灯工、内画四大技艺,开发高附加值的琉璃藏品、琉璃国礼、琉璃内画、名贵色料艺术陈列品等,打造博山琉璃高端、高质品牌形象。

  淄博琉璃被赋予了更高的责任与使命。站在传统与创新的交汇点上,琉璃匠人正在坚守精湛老工艺基础上不断破圈,积极引入AI设计理念、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拓展产业边界,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为淄博琉璃这张名片打开新的思路和无限可能。(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晓阳)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