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览新闻
2025-08-26 08:41:00
追寻革命文物 聆听红色故事
山河铭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丨方寸证章 激荡信仰回声
泛黄的奖状、珍贵的书信、厚重的徽章,这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物品你见过吗?它们又蕴含着怎样的时代故事和精神密码?
想要一探究竟,你不妨来到淄博市博物馆,从正在这里举办的“红色印记——淄博市博物馆馆藏档案证章展”中获取答案。
“我们馆馆藏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包括档案、证件和徽章等类别,总量达800余件,本次展览,精选了其中200余件珍贵藏品,按红色档案、红色证件、红色徽章三个单元划分,通过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引领观众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8月21日,记者来到淄博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近距离了解它们身上所承载的感人过往。
纸页如刀,刻录烽火荣光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档案部分。展柜中,一份份立功材料、书信和文件整齐陈列,每一张纸,都是烽火岁月里功勋与信仰的见证。
孙成贵的1951年抗美援朝四等功奖状与1953年军功奖章证书,让人们看到了一名战士的浴血征程;支前民工王得春、李在欣的三等功功劳证上,标记了他们在支前路上的汗水与荣光。
“英雄不仅出现在战场。”讲解员指着1949年王化顺的一等劳动模范奖状,感慨地说:“像王化顺这样的劳动者,他们扎根土地,在增产运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是我们的英雄。”
在红色书信展区,一封1963年杨国夫的亲笔信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信中详述了1945年石潇江烈士乘船在赴东北途中,因船只触礁沉没的经过,字迹间满是痛惜与缅怀。此外,还有抗日战争时期搜集军用物资的信件、独立营给村长的信以及关于抗属粮食分配的书信等,也从不同角度还原了那段历史,让我们从这些枯燥的文字中看到了一个个滚烫的人生。
继续向前,展柜中的一份份历史文件更串联起完整的时代印记。泛黄的任命通知书是使命交接的见证;斑驳的入党志愿书里,一笔一划写满对信仰的忠诚;退役军人证明书、复原军人证明书等,则清晰映照出国家对每一位奉献者的珍视与铭记。
方寸证件,见证铁血丹心
进入第二单元,各式斑驳的红色证件,体现了其拥有者的身份与使命,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
马云亭的革命军人证明书与刘玉藻的军人证明书并肩陈列,映射出持证者当年的荣光;在赵纪美等人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毕业证上,朱德元帅“从工作中继续学习,锻炼自己”的题词,传递出对人才的重视和期许;此外,持枪证、光荣缴获证、保健证书等证件的亮相,也让观众得以一窥那个年代的历史细节。“这些证件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参军、参战的真实历史。”讲解员介绍说。
展柜中的军属证与民工服务证,是军民鱼水情深的信物。任纪山的抗属证清晰地记录政府对其家庭的优待政策;孙秉华的军属证则以文字的形式表扬了他为人民解放和革命事业创造的光荣事迹;而印着李忠平名字的民工服务证上,密密麻麻的评语依稀可辨,这是千千万万的支前民工,用小车推出胜利的缩影,他们的付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徽光永恒,照亮奋斗征程
徽章,是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经过特殊工艺制作的纪念品。展厅中,各个时期的红色徽章都有鲜明的主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这是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颁发的渡江胜利纪念章,画面上扬帆的战船、手持刺刀冲锋陷阵的战士非常有感染力,展现了解放军战士持枪乘帆船乘风破浪的渡江场景。”讲解员介绍说。
放眼望去,展厅里整齐陈列的徽章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时代的见证。在淮海战役纪念章上,两把枪相互交叉,展现了淮海战役中华东军区和中原军区的紧密配合;解放东北纪念章则融合了解放军军旗、东北版图及象征工业与和平的齿轮、麦穗等元素图案;抗美援朝纪念章上,毛主席像和五角星、麦穗等图案的运用,表达了人们的和平愿望与保家卫国的决心。
展厅里静静陈列的红色证章不只是文物,更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
“看完这个展览,我感触很深,尤其是那些立功材料和书信,里面的语句并不华丽,却表达出了他们对革命的忠诚与热爱,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与那段历史的距离是那么近,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去守护。”参观结束后,市民张女士感慨地说。(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耿雪)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