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2025-09-04 08:45:50
9月1日起,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上牌和上路迎来全新规则。旧标准车辆还能不能买?上牌有啥时限要求?新标准车价格、性能如何?记者走访淄博中心城区多家门店,为市民梳理新规下的购车指南。
旧车销售倒计时,11月底前购车可上牌
9月3日,在淄博共青团西路东段的雅迪、爱玛门店外,不少旧标准的新电动自行车被集中展销,店员正忙着接待前来置换、选购的市民。“现在卖的都是旧标准最后一批车,之后不会再进了。”一位店主介绍,按照新规,8月31日前生产的旧标准车辆有3个月销售过渡期,2025年11月30日是销售和上牌的“双重截止日”,此后市场上只能销售、上牌符合新标准的车辆。
记者了解到,近期旧标准车辆销量明显上涨,核心原因在于消费者对“续航”和“速度”的偏好——旧标准车大多配备72伏电池,实际时速能达到40公里/小时以上,续航不低于50公里。而新标准对车速、电池有48V明确限制。同时,“怕涨价”的心理也推动了消费:不少市民听说新标准车成本更高,想趁着旧车有国补、置换补贴“抄底”,目前多数品牌推出旧车置换优惠,补贴金额在500元至1000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已上牌的旧标准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只要在2025年11月30日前,凭身份证在销售门店一站式办理绿牌,后续可正常上路行驶,无需担心“限行”问题。
新标准车有这些变化:更安全但价格上涨
相比旧标准,新标准电动自行车从“安全”“防篡改”“实用”三大维度升级,不少细节与市民骑行体验直接相关。商家梳理的核心变化可总结为“一升一降三强化”。
“一升”是整车质量上限调整:铅酸蓄电池车型从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锂电池车型仍保持55公斤,更适配日常载物需求;“一降”是刹车距离缩短至旧标准的一半,还优化了雨天防滑性能,紧急制动更安全。
“三强化”则直击行业痛点:一是限速防篡改,车速超过25公里/小时电机自动断电,电池组、控制器等关键部件无法私自改装,彻底杜绝“超标车”隐患;二是防火阻燃,整车非金属材料需通过耐高温测试,减少充电、骑行中的起火风险;三是智能安全,新增北斗定位功能,车辆丢失后可精准追踪,提升防盗能力。
不过,新标准车价格也有所上涨。店主透露,受材质升级、定位功能加装影响,新车比旧标准车贵300元至1000元不等,且车型会略有缩小,目前市面上暂未大规模到货,预计过渡期后将逐步上市。
特殊需求有解决方案,规范出行成共识
“我平时骑电动车送餐,25公里/小时的限速根本不适用。”张店王府井的外卖骑手陈先生的顾虑,代表了不少骑行者的心声。对此,商家给出建议:送餐、配送等高频、高速需求,可选择电动摩托车——这类车辆需购买交强险、悬挂黄牌,驾驶人需考取摩托车驾照,虽然流程相对繁琐,但是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规定,也能满足其职业需求。
在美食街东段一家电动车维修店,店主张师傅对新规表示理解:“以前多次遇到私自改装的电动车,刹车失灵、电池起火的故障。且有的骑行者是不满18岁的青少年。现在限速、防火、定位都有要求,不仅是对骑行者负责,也能减少路面交通事故。”目前市面上在跑的两轮电动车,大部分都时速超标。
淄博中心城区共青团西路东段一家品牌电动车专营店的负责人提醒,市民选购时需分清“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前者属于非机动车,挂绿牌无需驾照;后者属于机动车,需挂黄牌,必须考摩托车驾照和购买交强险,切勿混淆导致违规。11月30日前,是旧标准车上牌、置换的关键期,有需求的市民可尽早规划,避免错过时限影响出行。
随着新规落地,电动自行车行业将告别“野蛮生长”,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无论是消费者、商家还是监管部门,都在适应新规则带来的变化——而最终目标,都是让每一次骑行更安全、更安心。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张培)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