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530余种农产品进城!淄博市“村村都有好项目”展销会震撼登场

来源:大众报业·鲁中晨报

2025-09-21 08:48:35


  9月20日,淄博市文化中心变身金色海洋,淄博市“村村都有好项目”暨第一书记派驻村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在这里盛大举行。活动现场,从沂源苹果到高青黑牛肉,从富硒鸡蛋到非遗糕点,180余个展位、530余种农产品,通过“线上 + 线下” 双轨模式向市民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乡村振兴故事。

  党建领航促乡村振兴

  本次活动由淄博市委组织部联合淄博市农业农村局、淄博市财政局、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张店区委区政府等单位举办。

  当天上午9点,淄博市“村村都有好项目”暨第一书记派驻村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开幕式举行。开幕式上,驻淄博市省派工作队牵头负责人、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徐波,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斌致辞;优质农产品产销合作意向单位进行集中签约;淄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褚振东讲话并宣布开幕。

  褚振东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淄博市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锚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个关键支撑,以开展“村村都有好项目”计划为抓手,综合采取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支部领办合作社、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国资助力乡村共富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举措,推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带540个集体收入相对薄弱村,用好“万村共富”财政资金扶持448个村发展增收项目,各类村集体经济组织、“强村公司”等经济实体获“强村贷”支持超过4.4亿元,资金规模和支持村数量均居全省前列,一批又一批好项目落地见效,带动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杨斌在致辞中说,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淄博移动公司积极投身于淄博乡村振兴事业,连续10年派出“第一书记” 进行驻村帮扶。同时,淄博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累计投资8.84亿元,建成5G基站近7000处,实现行政村5G信号100%覆盖。

  当天展销会上,淄博直播经济节系列活动同步举行。许多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在现场进行直播带货大比拼。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在现场网络保障,提供技术支撑。据了解,淄博直播经济节是由中国移动淄博分公司与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此次直播经济节为淄博首届,设置专业、大众两大赛道,吸引了600余人报名。为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产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农产品展位变身直播间

  丰收时节话丰年,特色农产引客来。

  在这次展销会上,来自全市11个区县、功能区200多个村的农产品齐聚一堂,让网友和市民目不暇接。生态大米、新城细毛山药、沂蒙山羊肉、牛奶大馒头、黑牛肉香肠等特色商品琳琅满目,让淄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田间地头的特色农产品。

  “咱们的猕猴桃,从开花到结果,全程不打一滴农药,施肥靠的是村里鸡鸭粪便发酵的有机肥!”在淄博经开区南定镇小董村展台前,村党支部书记刘洁正在直播带货。她拿起一枚饱满圆润的猕猴桃,指着展台上的照片进一步说明,小董村在生态种养上走出了 “循环路”:果园里散养着鸡鸭,它们日常啄食杂草和害虫,既减少了病虫害,又省下了人工除草成本;而鸡鸭产生的粪便,经过发酵后变成天然有机肥,回施到果园土壤中,不仅改善了土壤肥力,还让猕猴桃吸收到了充足的天然养分,形成 “鸡鸭吃草 — 粪便肥土 — 果树增产” 的良性循环。

  现场的品鉴环节更是让小董村的猕猴桃圈粉无数。工作人员切开猕猴桃,翠绿的果肉中带着细密的果籽,清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不少市民拿起小块品尝,纷纷称赞:“口感太糯了,甜而不腻,吃着特别放心!” 在家中观看直播的张店李先生品当即下单订购了 20 斤,“生态种植的就是让人踏实,不用去现场就能购买,直播经济节真是太给力了!”

  “来来来,大家快尝尝!这是我们张桥村农场自己种的鲜食玉米,咬一口又甜又糯,还带着浓浓的果香!” 在活动现场,桓台县索镇街道张桥村第一书记孙保强边卖货边直播。他双手捧着刚煮好、还冒着热气的鲜食玉米,有条不紊地分发给现场群众,脸上满是对村产农产品的自信与自豪。除了备受好评的鲜食玉米,张桥村的紫小麦、绿小麦、自磨面粉、压制面条同样受到市民的热捧。“没想到村里能种出这么好的东西,这次活动太有意义了!” 市民李女士说道。

  “咱们这富硒鸡蛋,可是喝着黄河水、吃着林下虫草长大的!” 在高青县木李镇河宴村展台前,第一书记贾立丰拿起一枚色泽鲜亮的绿壳鸡蛋,向网友和现场市民介绍。记者了解到,河宴村依托闲置林地资源,发展 “林下散养” 模式,让蛋鸡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觅食,同时补充富硒饲料,富硒鸡蛋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青睐。

  “以前只听说过绿壳蛋,没想到还是富硒的,又是黄河岸边林下散养的,吃着放心!” 来自张店的市民王女士一边品尝一边说,当场购买了两箱。

  “我们村自己产的这花生油,色泽金黄透亮,没有一点杂质;这菜籽油也是清亮澄澈,这都是我们自己的村民用老手艺结合现代化设备压榨、生产出来的,从选料到出油,每一步都严格把关!” 淄博市高新区高端装备中心北龙村展台前,村党支部副书记胡航恺在直播间手持花生油,向网友和现场市民展示着花生油的优质品相。他介绍,为了让村民吃上放心油、健康油,同时带动村集体增收,北龙村充分利用100 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村自筹资金,整合村内资源,采购粮油生产设备,建设粮油生产车间,成立了山东龙花粮油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食用油的规模化生产。“品质好不好,顾客说了算。这清亮无杂的卖相就是我们好品质的底气。”胡航恺手持检测报告拍着胸脯说道。

  更令人惊喜的是,现场多家餐饮企业负责人被油品品质吸引,主动洽谈合作。“我们饭店主打家常菜,一直想找品质好、口感纯的本地粮油,今天尝了北龙村的油,确实符合要求,想先订些花生油试试货!” 一位餐饮老板说道。短短一上午,就有2家餐饮企业有意与其达成合作,并留了联系方式。

  大美淄博丰收季,和美乡村新愿景。这场展销会,是淄博市 “村村都有好项目” 成果的生动缩影,更是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180余个展位搭建起农品进城的 “快车道”,530余种农产品承载着村民致富的新希望,直播间里的声声推介则打破了时空界限,让淄博乡村的好味道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王丽 张欣 史磊 蒲忠宁)

责编:

审核:陈佳汐

责编:陈佳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