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览新闻
2025-11-03 10:07:19
10月29日,备受瞩目的北京大视听・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总决赛于北京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我市精品短剧《琉璃奇缘》凭借卓越的综合表现,荣获“十强项目”第二名,其编剧昃文江也凭借该剧荣获“优秀编剧”称号。
![]()
![]()
![]()
作为一场高规格、广参与的行业赛事,本次大赛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国际合作司指导,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自启动以来,大赛以“立足北京、着眼全国、面向国际”为定位,设置“绘时代盛景”“传中华文化”等十二大赛道,共征集到1070部作品,官网累计访问量近十万次,生动展现了全社会参与的蓬勃创作生态。历经数月的初评、复评及多场精彩的终评路演,15 强顶尖项目最终站上总决赛舞台。大赛评审主席团阵容权威专业,由尹鸿等业界资深专家组成,他们在现场担任评委,为每个团队精准把脉、犀利点评。
![]()
![]()
谈及创作初衷,《琉璃奇缘》导演吴峰分享了中国与马耳他因琉璃技艺结下的深厚友谊,以及这一非遗技艺的传承故事,评审们也充分肯定了作品的国际传播价值。“一段琉璃奇缘,两国友谊常青”,该剧巧妙融入两国因琉璃技艺相连的情谊脉络。半个世纪以来,两国人民因这一古老技艺紧密相依,共同书写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
![]()
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内核,离不开主创团队的匠心打磨。《琉璃奇缘》主创团队在采风创作过程中,耗时 7 年搜集拍摄 300 余件琉璃作品,8次深入琉璃制作一线,采访50余位匠人与学者,查阅 300 万字资料,整理12万字口述史料;随后,团队又耗时 5 个月打磨剧本,前期拍摄周期达18天,最终成功将“中国琉璃”三千年烧制工艺史,转化为《琉璃奇缘》的核心叙事。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展现了111处烧制技艺、86 处灯工技艺,拍摄了100余件大师作品。借助4K超高清拍摄与 AI 技术还原,“中国琉璃文化”实现了可视化叙事,《琉璃奇缘》也让琉璃烧制技艺这项国家级非遗不再是静态展品,而成为可体验的文旅资产。
![]()
《琉璃奇缘》在视听呈现上颇具匠心:剧组聘请多位琉璃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顾问,高度还原了琉璃烧制的真实场景与工艺细节。从千度熔炉的火光淬炼,到凝霜成器的微妙工序,皆通过精准的镜头语言与专业的道具细腻呈现,让观众仿佛亲临烧制现场,见证琉璃从原料到艺术品的蜕变。
![]()
可以说,《琉璃奇缘》不仅是一部精品短剧,更是一扇窗。透过琉璃的绚烂光泽,观众能看到一代代匠人的默默坚守、一场场情感的真挚流露、一次次文化的悄然传承。它以“微短剧”的轻巧体量,承载起“大情怀”的深厚内涵,成为非遗传播与国际文化交流的生动范本。
据悉,在收获荣誉与掌声的同时,出品方即将启动《琉璃奇缘2》的创作与拍摄计划。 《琉璃奇缘》这部兼具口碑与内涵的作品,自2025年9月26日在爱奇艺、优酷、搜狐视频等平台上线以来,广受好评。目前该剧仍在上述平台的网站端、手机客户端及电视端热播,欢迎搜索观看。(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秋云)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