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青岛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全心育人,全员育心”浸润式心理护航 真诚育人润心

来源:鲁中网

2025-03-28 18:32:30


  鲁中网记者 徐梦迪 通讯员 秦洪庆 吕珊珊

  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大思政”和“大心理”育人观,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实现心理育人与思政工作的深度融合,系统、全面、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凝聚共识,强化部署安排,守护心理安全防线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初心,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学院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全面指导、统筹规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创新“区域化”心理育人网格体系,实现全员、全覆盖,根据学生宿舍划分网格,配备楼层心理负责人、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舍长等人员,构建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主要学生干部-心音使者”为主体的五级学生心理信息反馈与防控网络,辅导员每月遍访学生宿舍,组织心理委员等学生干部定期召开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研判会,及时更新、动态完善各类重点关注学生信息。辅导员定期开展心理谈话,根据心理问题风险等级,设立动态数据库,定期跟踪、更新学生心理状况,通过每月摸排、定期谈心谈话、心理预警反馈等制度措施,做到主动预防、及时干预,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加强与家庭的协作,构建家校协同干预机制,通过开展线下家长会、线上家长心讲堂等方式,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辅导员每月定期与危机学生家长保持常态化沟通,及时沟通学生近况。

  发挥优势,创新活动形式,塑造积极向上人格

  学院依托“3·25善爱我、5·25我爱我、9·25就爱我、10·25师爱我、12·5要爱我”等重要节点,紧密把握新生入校适应性教育、考试周前后心理调适、人际关系等与学生切实相关的要点,依托主题讲座、团辅活动、手工制作、趣味运动会、心理电影赏析等形式,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浸润式育心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节情绪,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荣获学校手语操大赛三等奖;以宿舍为单位,积极组织宿舍活动并取得良好成绩,在学校首届“青春寓动力,共筑舍友情”宿舍主题心理趣味运动会中荣获团体三等奖和“N人N足”项目亚军。依托各个班级,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心理育人实效。通过心理健康主题沙龙、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委员培训、班级团辅等活动,强化对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舍长的培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理念,带领同学们培养健康心态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培育特色,构建多元体系,提升心理育人实效

  健全专业研究体系。学院定期开展专项培训与研讨,不断完善辅导员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注重强化科研与学术交流,引导辅导员将理论学习成果切实运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指导。辅导员围绕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等主题积极展开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山东省心理科学优秀研究成果、青岛市心理科学优秀成果、学校辅导员优秀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等奖励9项。锤炼队伍建设体系。针对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开展心理专题业务培训与交流活动累计5次,开展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音使者培训8场,组织全体心理委员、宿舍心音使者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拓展宣传教育体系。通过学院“海生汇”微信公众号推送心理科普视频、举办心理趣味运动会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组织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走到”学生身边;举办新生团体辅导、心理嘉年华等活动10余次,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格局。

  把握新时代“心”脉搏,生物工程学院将全面加强和改进心理育人工作,坚持思政与心理教育同向而行,深化“三全育人”格局,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