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爸爸的书橱
王乃家庭
住址:淄川区泰都花苑
我从小在山区农村长大,但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我却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我奶奶的父亲原来是私塾先生,建国后是最早的人民教师。受其影响,虽然是农村家庭,日子过的清苦,却是书香满屋。
爷爷喜欢看书,看的都是《三侠五义》《二十四孝》《三国》《水浒》这类传奇演义类的书。小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最盼望的就是天黑了、吃完晚饭,来到村边树下,听爷爷讲他看来的各种小故事。我现在也佩服爷爷的记性真好,看过的那么多书,故事都能记下来,还能眉飞色舞,有声有色的讲给大家听。在农村,那时候读书识字的人不多,干一天农活累了,围在一起听爷爷说讲上一段,是最好的休闲方式。那么时候我明白了诸葛亮的智,张飞的勇,关羽的忠,曹操的奸诈,懂得了什么是仁义礼智信,什么忠孝勇恭廉。
奶奶也喜欢看书,看的都是中医养生的书。奶奶年轻的时候体弱多病,心脏也不好,所以非常注意养生保健。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吃饭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乱吃东西,不暴饮暴食,非常注意饮食卫生。这在农村生活的人来说,一般是很难做到的,奶奶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得益于这样的生活习惯,爷爷奶奶都活到九十多岁,无疾而终。
舅舅是退休老教师,也是村里的“文艺骨干”。不但喜欢看书,还喜欢自编、自导、自演一些文艺小品,排演一些农村人自娱自乐的土台小戏。过年过节,闲暇不忙的时候,和村民们唱上几天小吕剧,五音戏。丰富一下的生活,活跃一下娱乐气氛,愉悦一下身心。台下的观众们欢呼雀跃,台上的鼓点激情高亢,构成了寂静山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舅舅现在八十多岁了,前几年收集了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小文章,整理出版了自己的小文集,还送给亲友们传阅欣赏,自娱自乐。
我父亲也是退休教师,看到舅舅出书羡慕的很,现在正在整理自己的作品。在我的眼中父亲可以称的上博览群书,从《三言二拍》《史记》《资治通鉴》这些古曲名著,到《呐喊》《彷徨》《骆驼祥子》现代文学,再到《马黎圣母院》《茶花女》等外国文学,没有不涉猎的。小时候家里穷,唯一不缺的是书。父亲看书多,了解的世界就全面。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他告诉我,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才能发展壮大,人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民主富强。
在上辈们的影响下,看书成了我最大的乐趣。读书使人进步,读书更能陶冶情操。我也希望能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素质,和当教师的妻子一起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在书香中健康成长。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2270723,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