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六结合”法治教育模式 让依法治校入脑入心入行

来源:鲁中网

2024-11-13 16:21:00


  鲁中网淄博11月13日讯(通讯员 姜兴国 魏鹂泽)随着“审判长”法槌的庄严落下,一场模拟法庭正式拉开了序幕,“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证人”等角色各司其职,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高度还原庭审现场。这是学校普法社团的同学们在举行“模拟法庭”活动。此次活动选取了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案由的案件,将情景演绎与普法教育有机结合,搭建起既生动有趣又直观深刻的法治教育平台。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为主线,创新建立法治教育“六结合”模式,让广大师生把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方式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自觉融入、贯穿学校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不断提升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师生参与度、覆盖面和互动性。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基地、“高校法治工作先进集体”,建立的“蒲公英劳动法诊所”开创省内高职院校诊所式普法教育的先河,连续3年获评“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省级先进单位,参与全省“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累计获奖17项。“试用期维权视阈下高职就业法治教育路径研究”立项省级课题。

  举行学校“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颁奖仪式

  将法治教育与学校规章制度相结合,夯实依法治校根基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上,机电工程系的辅导员就校园电动车管理规定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电动车存在改装、充电、骑行等各种隐患,为保证同学们的人身安全,学校去年开展了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采取备案准入,备案后发放出入标牌,并停在指定位置。”新生入学教育的开展,让同学们能够迅速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定,找到在山轻院的归属感。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学校强化章程在内部治理中的统领地位,将依法治校工作写入学校章程,推动法治工作常态化开展、长效化落实。建立新教职工入职教育、新生入学教育“两新教育”机制,教职工入职、新生入学必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必学学校章程、学校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师生明制度、懂规矩,促使师生树立依法治校理念,推动将依法治校入脑入心。建立规章制度常态化清理机制,常态化推进制度“废改立释”,及时梳理修订滞后于形势、与实践脱节的制度文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常改常新、发挥作用,形成了以学校章程为纲领,党政管理、教学科研、学生工作、财务审计四个系列为主体的规章制度体系,为提高学校治理规范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将法治教育与师德师风相结合,提升依法执教自觉

  “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时,时时都育人”在今年3月份学校举办的“涵养崇高师德 倾力铸魂育人”专题报告中,“时代楷模”“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曲建武,结合自己42年学生工作经历,通过一幅幅珍贵照片、一段段感人事迹、一系列名言名句,用亲身经历,为参会教师讲解三全育人理念,让老师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强国有我、“国之大者”的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

  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必要条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和法治化的内在要求。随着师德师风建设步入法治化轨道,学校不断探索将法治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径,努力将依法执教转化为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校先后出台《教师师德考核办法》《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意见》等制度,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制度体系,以制度形式确立师德师风的规范意义,通过师德师风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教师行为进行全方位规范。学校每年根据师德规范新要求和师德评价新标准,修订师德师风考核办法,采用教师自我评价、教师相互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组织最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师德师风进行全面、综合考核,引导广大教师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

  将法治教育与严谨治学相结合,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以做好学校教学督导和开展好第一轮“金课堂”建设为目标,8月21日,学校举办了校级督导员聘任仪式暨第一次培训会。党委副书记、校长袁雷指出,教学质量督导检查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全校上下要坚持“向课堂要质量”的理念和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服务、参谋、监督、指导、诊断、激励等职能,以高质量的教学秩序推动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严谨治学关乎能否教育好学生、培养好人才,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学校将法治教育与严谨治学相结合,建立学术不端处理机制,确保学术权力运行法治化,避免跑偏走样。学校坚持在法治框架内推动改革,为促进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化、程序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先后印发《教学管理规定》《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将依法治教、依法办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运行、实践教学等各个方面,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和学生管理要求,用法治力量推动办学质量提升。

  将法治教育与守牢廉洁底线相结合,强化作风建设

  “公以生其明,俭以养其廉”“清廉美如玉,德政似春风”在学校纪委机关的统筹下,学校搭建了校园廉洁文化专题艺术作品展厅。在作品展上,艺术设计系师生共创的《廉环画》动漫系列作品,艺术设计系的学生专门制作的兰花刺绣,国际时尚学院老师制作的织锦画国粹系列,以“廉洁”为主题的各类书法绘画作品,一幅幅关于廉洁的手抄报,吸引了往来的师生驻足欣赏,有力传递了廉洁文化和清正廉洁的正能量,培养了广大师生高尚道德情操。

  开展师生廉洁文化作品展

  廉政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推动清廉学校建设为契机,结合开展廉洁文化作品展等活动,营造起“崇廉、尚廉、养廉”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师生崇德尚廉、律己守廉。学校以风险控制为导向,以发现解决风险问题为重点,紧盯内部控制体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法治体检”,不断强化自我监督和约束能力,防范风险机制更加完善。结合清廉校园建设目标,学校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四个一”活动,即,每季度开一次党风廉政专题会议、每学期开一次廉洁法治教育、组织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撰写一份专题学习心得,持续增强师生廉洁意识,实现“清廉学校”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以高水平法治工作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将法治教育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相结合,厚植守法根基

  10月10日,学校健康管理系开展了“普法进校园”活动。淄博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王翠玉,北京市盈科(淄博)律师事务所监事会主任王玉清作为主讲嘉宾,围绕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措施等内容,以案释法,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引导学生远离犯罪,为同学们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知识学习环境。

  举办普法进校园讲座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针对新时代青少年特点,学校大力加强法治队伍建设,通过落实总法律顾问制度,聘任法治副校长、校外法治辅导员,组建起一支由具备法律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校外法律顾问组成的专业团队。结合学生实际,开设劳动合同、趣说民法典等法治教育课程,将法治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教育清单,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多主题法律知识讲座,出版《劳动法律法规一本通》等特色教材,编制《应知应会法律知识手册》,建设民法典合同编之案例说法等法治资源课程,以案释法普及刑法知识,实现法治教育常态化,将学法守法观念深植学生心中。学校注重通过团队建设带动学校法治教育水平提升,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法治教育,拉近青少年与“法”的距离,助力新时代大学生走好青春路。

  将法治教育与参与治理相结合,拓宽依法治理渠道

  “同学们反映的食堂菜品种类不够丰富的问题已解决,也希望同学们崇尚节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学校第42期“轻听”午餐会上,党委书记范桂君向学生们反馈此前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校领导与我们边吃边聊,这样的交流氛围更轻松,提出的大小问题都能及时得到反馈,更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被看见、被重视的喜悦!”艺术设计系学生王士博在会后向其他同学这样介绍着参加“午餐会”的感受。

  提升学校治理效能,更需要法治的保障。学校创新建立师生参与内部治理新渠道,建立线上“阳光小青”平台、线下“‘轻’听午餐会”协同工作机制,让师生成为学校办学治校的主体。“阳光小青”平台办理情况全程公开,日均访问4000余人次,近四年来累计解答、解决学生诉求36000余件;每周1名学校领导参加“轻听午餐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累计举办50期,解答各类问题1000余个,及时化解矛盾、解决师生急难愁盼,有效提升师生学习生活幸福指数。相关经验被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省教育厅《教育工作简报》、《山东教育报》等平台宣传推广。

  作为首批“淄博市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周村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学校独具特色的“六结合”法治教育模式在育人育才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学校将一以贯之地将法治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着力激发法治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学校法治化水平,培养更多积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