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2-03-22 10:08:30
鲁中网淄博3月21日讯(记者 荆睿 盖思羽 通讯员 孙婧雯)3月15日的淄博夜晚,不似往日的车水马龙、灯光霓虹,居家抗“疫”,我们每个人都为城市尽着一份力。然而,我们出不去的那个家门,却是很多人回不去的温暖港湾。
晚上7点,市中心血站血液供应科夜班值班人员于蓬像往常一样正在清点血液库存,整理当日备血单据。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划破了寂静的夜晚。“我是临淄区医院输血科,我院有一位产妇大出血亟需红细胞,请马上送A型红细胞16个单位,已提交急症申请。”
救命血,等不得!放下电话,于蓬马上争分夺秒地准备红细胞,取血、扫描、装箱、打印交接单,用最短的时间备好所需血液。此时,急症送血司机陈长江刚刚结束一趟送血任务回来,拿起筷子正准备吃点晚饭,接到这趟赶往临淄的急症送血任务,他又放下了筷子,“任务收到,我马上出发!”。陈师傅从事送血司机工作多年,深知血液对病患抢救时效的重要性,迅速做好了出发前准备。晚上7点10分,送血车鸣响警报,火速出发前往临淄区人民医院,40分钟后,这箱承载着生命希望的“救命血”顺利送达。完成送血任务后的陈长江回到血站,再次拿起筷子,将那份凉透的晚餐填了进去。
晚上10点,血供科里又是一段急促的电话声响,是沂源县人民医院的电话:“我院一名产妇行剖宫产术后出血不止,血小板计数越来越低,我院库存血液成分不足,急需2各单位B型血小板和30个单位的冷沉淀,快快快,请血站马上送来!”
不同的区县、不同的医院、不同的产妇,却是同样的紧急!说时迟、那时快,于蓬再次迅速备血,陈长江再次驾车风驰电掣般地前往沂源县。因为疫情防控,区县之间相对封闭。到达沂源县公路入口后,卡口的公安交警查看相关通行证件后,上报了沂源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部得知情况迅速让卡口放行,救命的血液成分以最快的速度输注到了大失血的产妇体内。
当陈师傅满身疲惫地返回血站时,天已经放亮。这一夜,300多公里的跨越,他一刻不停歇为两名大出血产妇送去救命血。如此情景已经发生过不知多少次,这在淄博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早已司空见惯。顾不上吃饭、没时间休息、24小时待命……血站的工作人员没有一句怨言,他们一心只想把血液快点送到输血病患的身旁,因为他们身上有重于泰山般的使命——护航健康 生命至上。
第二天,两个医院都纷纷打来电话,昨晚大出血的两名产妇经过输血治疗后都被医务人员从死亡线上抢救了回来。牵心挂肚一整夜的于蓬和陈长江得知后会心的相面微笑,没有什么消息,比“他们获救了”更为动听。
一夜,300多公里,两名产妇因及时得到血液救治而重获新生,两个稚嫩的孩子可以在母亲的怀抱中畅快吸吮这人间最美的甘霖,两个家庭得以继续幸福生活。虽不在抗疫一线,但淄博市中心血站以一腔热血立下全力保障临床血液供应的“军令状”——保障“生命血”,我们一秒钟都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