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排水、防病、补肥!专家:菜农可这样应对“超长版阴雨天”

来源: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2025-10-10 14:07:53


  自进入10月份以来,秋雨绵绵不断。据省气象台数据,自9月1日至10月8日10时,山东全省平均降水量246.9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值。对于这一“超长版阴雨天”,蔬菜种植户如何应对?10月9日,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三位专家接受农村大众报记者专访。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蔬菜栽培与设施工程创新团队负责人、副研究员温丹表示,连续阴雨天气对露地蔬菜的不利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涝害导致根系缺氧受损;另一方面光照持续缺失光合作用严重不足,弱苗加高湿环境导致病虫害更易发生。连续阴雨天气对大棚蔬菜的不利影响主要来自于光照持续缺失和棚内湿度过高,容易诱发病害。

  “目前受阴雨天气影响,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霜霉病;茄科蔬菜疫病、青枯病,瓜类蔬菜如黄瓜棒孢叶斑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等高湿病害均有加重趋势,应注意病虫害的发生迹象,及时做好防控。”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蔬菜病虫害防控创新团队负责人、副研究员高旭利提醒。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蔬菜栽培与设施工程创新团队负责人温丹。

  对于这样的天气,蔬菜种植户应如何应对?在三位专家看来,首先,要紧急排水防涝,优先清理田间排水沟渠,地势低洼地块可搭建临时高垄,避免根系长时间浸泡;其次,及时防病止损,可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百菌清、代森锰锌),避免病害扩散;第三,叶面补肥提势,连续阴雨导致根系吸收弱,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快速补充养分,防止植株徒长或早衰,增强植株抗性。

  “天气骤晴易致蔬菜萎蔫、灼伤,应逐步打开通风口,防止叶片水分蒸腾过快。有条件的可覆盖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结合叶面喷施海藻酸类等功能型肥料,提高植株抗逆性。”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赵旭提醒菜农。

  对于设施大棚,要防止雨水倒灌和棚内湿度过高。在温丹看来,防止设施大棚雨水倒灌的核心是优化外部排水系统,控制棚内湿度过高则需“外防内排+减少蒸发”双管齐下。如何防止雨水倒灌?温丹提出了三大措施:第一,升级棚外排水系统。在大棚四周开挖宽30-40cm、深50cm的排水沟,沟底铺设碎石或无纺布防堵塞;若地块低洼,可在排水沟末端增设集水井,配合水泵及时抽排积水。第二,抬高棚体基础与门口。新棚建设时将棚基抬高20-30cm;棚门口设置15-20cm高的挡水坎,避免雨水顺门口流入。第三,修复棚膜与压膜绳。阴雨天前检查棚膜,及时修补破损处;拉紧压膜绳,防止风雨掀翻棚膜导致雨水灌入。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蔬菜病虫害防控创新团队负责人高旭利。

  阴雨天在无法进行传统喷药的情况下,有哪些替代方案?高旭利副研究员表示,棚室内可以选择粉剂喷粉和烟剂熏蒸,露地蔬菜可以选择颗粒剂。另外可以采取物理防控措施,比如防虫网阻隔、蓝黄板以及性诱剂诱杀等,还可以人工摘除病叶、病果、卵块或幼虫聚集的叶片。

  阴雨转晴后,菜农通过一系列农艺措施可帮助蔬菜作物恢复生长。温丹表示,这其中,核心是避免作物因环境骤变受胁迫,需分“缓苗、补能、防病、养根”四步帮助恢复。

  具体来讲,在缓苗方面,转晴后不要立即完全揭开棚膜或遮阳网,需逐步增加光照。在补能方面,转晴后需针对性补水补肥,快速补充能量。优先采用滴灌少量补水,避免大水漫灌;若植株萎蔫,可叶面喷施清水(加0.1%芸苔素),缓解生理干旱;补水时可根据植株生长阶段随水冲施高氮高钾水溶肥,同时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连续2次,每次间隔3天,快速恢复长势。

  在防病方面,应及时防病止损,降低病害残留。阴雨高湿环境易残留病害,转晴后需立即防控。菜农可在第一时间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百菌清、代森锰锌),预防真菌、细菌病害复发;若发现病叶、病果,及时摘除并带出棚外销毁,避免病菌扩散;病株周围可撒生石灰消毒,阻断传播路径。

  在养根方面,可轻划土壤改善根系环境。长期阴雨可能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转晴后待土壤表面稍干,用小耙子轻划地表(深度3-5cm),打破板结层,增加土壤透气性。若根系较弱,可冲施微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促进根系萌发新根,提升养分吸收能力。

  “对于损毁严重或者绝收地块,可以补种一些生长期短、见效快的蔬菜。”温丹说。补种方面,她建议选择一些速生叶菜,包括小白菜、油菜和生菜等,比如小油菜品种“泉城翠”种植收获期短,后期耐低温。白菜品种“高绿1号”“高绿2号”生长速度快、综合抗病抗逆性强,都是不错的选择。改种需注意清理田园和土壤消毒,先清除田间残留的病株、残叶和杂草,避免病菌残留;每亩可喷施500倍多菌灵溶液,对土壤进行消毒降低病害复发风险。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赵旭。

  连续阴雨天气的短暂晴天是蔬菜设施大棚进行通风、除湿的好时机,但是需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应激”。温丹表示,应避开正午强光高温时段,这样可以防止棚内温度骤升后又快速降温。她建议仅开启顶风口(宽度10-20cm即可)且循序渐进地开,不建议直接开侧风口,避免外界湿气或冷空气直接灌入。通风时密切关注叶片状态,若出现轻微卷曲,立即缩小风口或暂停通风,防止“闪苗”。

  “建议农户利用阴雨间歇及时清除棚膜表面灰尘与泥水,提高透光率。遇持续光照不足时,有条件的可采用LED灯等进行人工补光,帮助积累光合产物。”赵旭说。

  在未来的种植规划上,菜农可通过多样化种植、错峰播种来分散气象风险。对此,三位专家也建议,一方面可选择抗性蔬菜品种,另一方面通过高垄种植降低雨水对根系的伤害。最关键的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收和错峰播种都是止损的重要途径。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